
探寻古村落的人文瑰宝
蔡爱丹
为了响应市委老干部局首创“绿美课堂”助推“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州生态建设,构造“绿美课堂+研学”模式,共同讲好广东绿美故事,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文化宣讲,带动更多人读懂广州、热爱乡村,让老年大学的学员走进乡村,感受广州村镇发展新变化。
3月26日,广州开发区 黄埔区老干部(老年)大学《文学创作中级》班学员,带着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前往黄埔区长洲街深井社区古村落采风。
榕树围绕的文塔公园,学员们怀着崇敬之情瞻仰文塔,像是触摸到深远的历史文风,学员们在此合影留恋。从公园步入古村,在于景客凌公祠参观合影,定格这古祠堂的珍贵记忆。
从扶轮门楼进入,春风拂面、阳光轻洒。此门楼位于两街交接处,向东而建,因清晨红日在弯螺岗升起而得名“扶轮”。
寻觅名人故居时,凌鸿年故居紧闭大门,似诉说着岁月沧桑。众人遗憾,这座走出七位进士和现代凌希天、凌叔华、凌鸿年等名人的古村,竟如此低调。
路过前山凌公祠,门口旌旗飘扬引好奇。入内发现,古祠活化成广东省武术协会咏春拳训练基地。叶问、李小龙是咏春拳名家,而伍少华作为第九代传人,在此免费授拳,传承非遗,他性格开朗,语言恢谐,还与大家切磋“防狼术”,尽显咏春魅力。
安来市,一条长约400米的古街,两旁排列着旧式排木板门的商铺。昔日,这里是极尽繁华的商业街,米铺、布店、医馆等一应俱全。而今,仍存15间商铺保留着原貌。每间商铺内藏阁楼,位于一楼后半间,由木梯可攀。商铺门面分两层,上层固定木板,下层活动板门配有小窗。“白日敞门迎客,夜晚闭户防盗,有客来访则开小窗交易”,此般描述,恍若重现当年商业街的繁华盛景。
深井古村是典型岭南风格,似广州西关大屋又独具特色。青砖灰瓦间,客家碉楼、西洋石柱等多元元素融合,彰显富足开放。
学员们逛完古村街巷,到珠江边“佬记大排档”品尝“深井霸王花猪骨汤”、“深井烧鹅”和本地杨桃,美味又实惠。
此次采风,学员们尽享文化盛宴,领略了深井古村深厚历史与人文魅力。它是岁月珍宝、文化瑰宝,值得品味、传承与宣传。
蔡爱丹简介:
现任黄埔区作家协会理事、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广州市华侨历史研究会会员、广东省侨界作家联合会理事。省侨作联广州黄埔创作基地办公室主任,主编和总纂《黄埔侨志》。文章散见于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