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 笔
我咋就情商低了呢?
文/李佳桂
是啊,我怎么就情商低了呢?
当年,我曾被称为“单位一支笔”,不知为大领导写过多少“报告”。领导“报告”嘛,当然要围绕工作讲方针目标、讲任务,但从根本上讲,要鼓舞人心,没有激越的思想感情能写好吗?
业余时间,我写过小说,多少次为笔下活着的、或死了的人物,甚至小动物,都感动的止不住落泪——虽是一个大男人,可也是个情感丰富、多愁善感之人呢!
我还喜欢写散文。这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文学体裁,文字可穿越古今。近可写今日所见所闻,远能溯千年往事。靠的是什么?那便是深沉的、又是丝丝缕缕的情思!
我还在上大学时,即已被戴上一顶“诗人”的帽子。知道啥叫“诗”么?抒情言志是也!即是通过高度凝练的语言和韵律节奏,反映社会生话,表情达意,抒发情怀——没有充沛的情感能作诗吗?
瞧见否?我这可是为“情”耕耘一辈子、付出一辈子呢!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却常常被斥责、讥讽为“情商”低了。说什么我太率真,心里搁不住活,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尽掏“实锤子”。说什么我太耿直,巷子里头扛木头——直来直去,不会拐弯抹角。还说什么我太刚正,较真、认死理,对人对事全抛一片心,是啥说啥,不藏着掖着。
啥时候世风变了?这几千年来,反映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性格的率真、耿直、刚正的“好词”,竟被哪里冒出来的一句“情商”给打倒了呢?
“情商”究竟是个啥东西?
不查不知道,一查,情商果然大有学问!原来,“情商”是个“舶来品”。20世纪代90年代初,由美国心理学家首提,后逐步形成为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本意是指个体在处理情感方面的智力、能力,通过心智的修练,提升良好的情绪品质。其核心观念及要求是:准确认识与把控个人的情绪状态;敏锐认知他人情绪变化,调节情绪冲突,建立和谐相处关系。
总之,情商是个体高品质的情绪修为与智慧管理。
然而,近年来,在情商成为各色人等时髦谈资的高频用语中,却将情商丰富内涵消解了;深层意义肤浅化、甚至异化了!竟成了左右逢源、八面玲珑、世故圆滑、巧言令色和拍马屁、会来事、善交际的代名词;成了“心机婊”、当“好好先生”的遮羞布;成了不顾事实,不讲原则,见风使舵,花言巧语,一味追求“语言技巧”的理论根据;成了研究“读心术”,揣摸他人心理,曲意逢迎,耍滑头和小聪明的一种光环。
一言以蔽之,情商已被悄然由主体的情绪修为“内功”,有意无意演化为迎合客体、讨好客体的“外功”!
而一些所谓专家学者和网络,对修练这种“外功”更是推波助澜,为迎合“市场需求”,不遗余力炮制花里胡哨的“大部头”著作,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和具体操作手法、范本。仿佛一夜之间,天下人都不会讲话了,老祖宗留下的“仁义礼智信”处世哲学和修身养性之道,全都过时、成了垃圾了!从网上随便查查,什么《当众讲话诀窍》、《高情商聊天术》、《一开口就让人喜欢你》、《回话有招》、《口才三绝》等等,便赫然入目。更有甚者,网上还开办了《开会讲话》培训班;堂而皇之刊登《高情商撩妹5000句》、《高情商聊天术900句》,等等。基本都是滥用和曲解情商这一具有深刻定义的学术概念,简单、粗暴的将情商之“自我情绪管理”,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与道德品质,主宰人生,以道驭术,与社会、时代、集体及事业和谐共生的核心内容、基本要求,曲解、修正为包藏私心的处理人际关系和说话的技巧、计谋!将情商化为伪善的化妆品!
莫非专家学者们也低劣到望文生义?一见着个“商”字,便立马想到奸诈、滑头、弄虚作假不成——果如此,当初,那位将“情”字后面缀一“商”字的翻译家,真是作孽呀!
如此一来,真的细思极恐,这滿世界都如此这般高情商起来,你高情商来、他高情商去的,这滿世界还有真情、真意吗?还有“真善美”吗?——还有真人吗?闭上眼睛想想吧!在社会、在单位、在你身边,甚至在你的家庭、在你的朋友圈,尽是些“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把自己的小心思包裹的严严实实,换上专家学者设计好的不同场合的行头、面具;滿口是专家学者设计好的不同对象不该那样讲、应该这样讲的语言,“媒人说亲——尽挑漂亮词儿”,让你的耳朵根本无法过滤出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还有哪句话半真半假,直至让你分辨不出你是在与人、与神、与妖、与鬼打交道——这世界能不可怕吗?
这里,我想真心问一声喜欢玩弄你那种高情商的人,你终于以掺了水份的高情商讨得了对方的欢心,你自然很欢喜吧!然而,当别人以同样掺了水的高情商对你,你也很开心吗?你如果很开心,那么,你以为你的情商真的很高吗?
现时流行的高情商,究竟与虚情假意、两面三刀、老奸巨猾、老谋深算、口蜜腹剑有多远?一步之遥乎?等量齐观乎?
2025年3月26日夜于淮南斗室

李佳桂,号“榆木”,1951年生人。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一央企从事管理工作至退休。现居合肥市。有多种企业管理著作和论文出版和发表。业余创作诗歌、散文、文艺评论散见报刋、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