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江,这里是我们用青春和热血护卫过的边疆,这里是我们与傣族、景颇族各族群众水乳交融的第二故乡。在云南省军区原边防八团建团七十周年、八团撤销番号四十周年之际,部队首次在驻地组织战友联谊活动。虽然,我们英雄的八团已成为永不消失的番号,但在人民军队的史册上却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题记
心中割舍不下的牵挂
——写在2025年原云南省军区
边防八团战友会之际
作者|郑义伟
重返盈江①:
迎着时代的脚步,我们从风雨中走过。乘着历史的车轮,我们在2025年春天一路同行!我们用最欢快的舞步回望过去,我们用最激励的乐曲迎节明天;我们把美好的祝福化为希望的白鸽……
2025年3月,南疆的木棉点燃了几十载战友欢聚的激情;风雨阻挡不住战友重逢的胜景。是友情的召唤,战友们的约定,拉开了原云南省军区边防八团首次在盈江战友重逢的帷幕。
微风拂去了岁月的尘封,微信群里滚烫的邀请函,写满了战友梦中思念的片段。浓浓的军旅情温暖在流淌的心田,相约盈江河畔,赶赴一场多彩的盛宴,怀想几十载年少的青春时光,我们精彩的故事优雅美丽的明天。
杨力告诉我,咱们部队首次也是最后一次以边防八团的名誉在盈江组织战友会,因为崔团长、张政委,还有组委会的战友们都老了。你来吧!因为你的参加,战友聚会将更有意义。傅宛平也说:“想看一看从咱们机炮连走出来的作家、诗人和音乐家”。张佳胜道:“多想亲自听一听战友作词作曲演唱的《盈江之恋》”。杨福忠、蔺汝新、陈云华等战友都希望得到一本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并有我签名的诗选集《借一束月光的温柔》。梁蜀生说:“带上你的作品吧,在战友会上,穿插一个签赠诗集的节目,还为战友会增添色彩,同时还能慰藉长期在微信里鼓励和喜欢你诗歌作品的战友们”。
这么多年了,我想见一见全方位大纵深描写云南系列之美的作家、诗人粱蜀生班长。聚一聚在建团六十周年中,主编80余万字团史回忆录《永不消逝的番号》的武开老班长。还想见一见那些未曾谋面的傅宛平、童国斌、林发茂、巩新生等老班长和老战友们。当我准备参加战友会时,报名的大门已关闭。我找到梁蜀生班长,经过他的运作,为我打开了已经关闭的大门。我立即向魏班长报了名,他惊讶地说:“你能来真好”。
2025年初春,星光和自己的影子融入夜色中,而我,如此清晰地怀念幽静的边关,国境线上连绵起伏的山峦在我眼前若隐若现。远方,哨所那盏并未熄灭的心灯,依旧在中缅边防的夜空下闪烁。
3月17日,我从故乡会理驾车到攀枝花,乘高铁到昆明转飞机到芒市。当我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我的双眼在寻望,寻找曾经一起扛过枪的战友。远远的我看见杨福忠班长站在光阴的路口,走到张友雄、蔺汝新、杨智宏、包宏明、陈其荣战友的身边,一双双潮湿的眼,把中缅边陲的往事怀念。快速靠近,相互凝视胜过千言。我们的嘴巴和手指、头部与眼睛都会说话,把遥远南国的往事复制还原。我想紧紧握住那一双双有力的手,让战友感知我手上的力量与温度,久久不想松开,松开,不知要等多少时候。唉!咱们的头发都白了,步履已蹒跚,这些年,我们走得太远,是时间给了我们相见的机遇。
张友雄说:“等一会,蔺以卫也会出现”。在我的记忆中,蔺以卫的名字依然熟悉,容貌还是那样清晰,因为,连队每次点名时,有时我会把蔺以卫与郑义伟的名字听混。我知道,蔺以卫战友是一位荣获全国优秀信访局长称号、云南省人民满意公务员称号、省部级劳摸、荣立一等功的二级巡視员,他不仅是我们机炮连,更是我们边防八团的骄傲。
未能到场的芒市战友也打来电话,谢谢你,我亲密的战友!我知道,等待的心早已穿越了千年。那一串串银铃般的声音在远方轻声呼唤,一行行热血沸腾的文字在银屏里出现。一张张稚嫩的笑脸,早已定格在永不消逝的记忆里。
在芒市,咱们机炮连五班班长杨福忠热情地接待了我,席间战友们真诚交谈,并留下珍贵的合影照片。面对一张张熟悉而亲切的面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在这个欢聚时刻,战友们的心情是那样的激动、那样的兴奋、那样的感慨,千言万语说不尽久别的思念,千头万绪诉不完心中的故事。久别重逢让我们相互诉说着浓浓的思念、无尽的感慨、澎湃的激情。
战友啊!曾经我们用双手点燃了军营的青春、用岁月谱写了刚毅的篇章、用一颗纯朴却坚强的心,感染了每一棵绿草和红花,牵起了万古长青的情谊。时光流转,仿佛就在昨天。那一刻,您是否看见,酸楚迷离的双眼,被岁月的刀磨砺的脸。
这么多年了,我想写首诗寄给绿色的军营,拭去军人思亲的泪水,橄榄绿,是大地上色彩最浓最深情的部分,我们用青春抒写最美的芳华初心。那一抹橄榄绿的戎装,是生命中最亮丽的色彩,我们把红领章,红帽徽,融入激昂澎湃的芳华岁月。
翻开四十三年尘封的记忆,我们将岁月苦吟成一首湿漉漉的诗行。曾记否,退伍时背影留在身后,回头望却转身已走,目光停留在岁月的深处,从此我们丢掉了彼此。回望军旅,朝夕相处的美好时光难以忘怀,苦乐与共的峥嵘岁月,凝结了我们情深意厚的战友之情。绿色军营结成的友情,没有随风而去,战友情怀,就像存年的老窖,已沉淀为美酒,每每启封,时间越长,越醇厚、越珍贵。四十三年悠悠岁月,真挚的友情始终把我们紧紧相连,这一切我们将永远铭记。这段历史已成为我们人生中最辉煌、最绚丽的一页。
走过匆匆的岁月,闻过幽幽的暗香才知战友情会有多长,我在远方呼喊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多少次与那棵鲜血浸透的木棉在梦里相望。回望军旅,记忆又回到那军歌嘹亮的军营,绿色年华的身影,苦乐与共的峥嵘岁月,凝结了情深意厚的战友情。曾记否,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熔炉里,我们用热血涂染军旗。曾记否,翻越高黎贡山,穿过南疆的硝烟,边防哨卡,国境界碑,到处都有我们巡逻守护的身影。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我们头枕边关,身披雨雪风霜,在祖国的西南边防线上,我们守卫着祖国的领土完整与人民的生命安全。
盈江,我来了。当我再次踏上回归盈江逶迤盘亘的山路时,车窗外的山川河谷是那么的亲切,行走在边关高原的崇山峻岭中,高黎贡山的山路好似一杯清茶,淡淡地散发着古朴的醇香。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黎贡山上眺望远方,那蓝色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斑斓的花海和林中各种鸟雀跳跃的鸣唱;那空空落落的河谷、沉沉静静的山峦、零零散散的村庄,遥遥远远的牧歌;那透过绵软飘舞的云海,那直逼眼帘碧绿如茵的山峰,巍峨葱郁的山峦冷峻得让人窒息,和着天上如洗过的蔚蓝,这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宏大奇景,使我怦然心动。
待续未完
2025年3月22日
【作者简介】
郑义伟,曾在云南省军区原边防八团服役,警察作家、诗人、音乐家,中国诗歌学会、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中国公安作家协会、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公安诗歌诗词学会理事。公安部铁路公安局作协签约作家。
成都铁路公安局作协主席,三级高级警长,九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著有诗选集《踏着月色的脚步》《借一束月光的温柔》报告文学集《翱翔吧!雄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