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语墨东江

雾漫小东江的雾迷醉了无数的摄影爱好者,东江湖的神韵超凡脱俗,她宽广的胸怀,让无数的游客流连忘返!从湖中仰望清江小镇,位置选择清江大桥,你会惊奇地发现,这里有一座布达拉宫的缩影,这就是清江湾上的小镇,资兴市清江镇政府所在地,在霞光万丈的时刻,也可以美到极致!

小镇之小,小名曰羊场街,横竖约一平方多公里,一条十字街,只因近日把沥青一铺上才显得宽了不少,不高也不矮的桂花树,告诉你清江镇到了。若从陆路沿东江湖岸的环湖公路走上一圈,你会发现清江小镇,绿洲之上毫无造作的野趣,如今从清江大桥沿清江小溪往上游走,清江峡谷的风光,也让爱好探奇的自行车爱好者爱上江南明珠上的“闻说双溪春尚好”的那一衣带水!
不知道游客爱上小镇的原因,清江的水果自从肥硕的红枇杷上市以后,紧接着什么透着亮红的油桃、红的发紫的乌梅,还有各种各样的时鲜的说不出名字的李子,滚圆的沙壤西瓜,往后便不可收拾的各种水果蜂拥上市,街上的人气与繁华,便在人挤人、踵接踵的小街荡漾开来……
更不用说清江的柑橘的名气了,有个小老板说得好:清江的桔子是亚洲的桔子,叫人忍俊不禁!
清江桔子好品质得益于东江湖得天独厚的小气候,早晚温差大,有利于桔子的糖化,加上果农使用家用的有机质肥,所以清江柑橘皮薄,糖度大,化渣,来自全国各地的老板长住在果农家,一住就是三个月。有老板三十吨位的加长货车,一天忙时发三车,可想而知,十几个老板,于是清江沿路,只要能停长货车的地,都有加长板的身影,而小街上停满了这种特别的专车,司机也是开着导航,从四面八方赶向清江急集!
清江邮政快递也不含糊,一天发专车两、三车,顺丰速运也不示弱,坐镇在清江也有两、三年了!

清江湾是指环原青草、清西、黄桥、绩坪、清东、上堡等六村的环东江湖形成一片约1.6万亩的水域。其环境优美,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丹青长卷,远山倒映水中近,浓淡相宜,风光旖旎,任你画中遨游。傍晚星光点点,两岸华灯初上,欸乃的桨声和着灯影,也不知迷惑了多少的少男少女!
也有人说清江的人看不起人,你看那幅广告:广州人家欢迎您! 这明显是看不起人吗?这个误会闹大了,其实是一个广东人开的店子的广告罢了。也有人说,这个很正常,清江人的富裕是通过劳动,用种桔子的汗水换来的!这是每个清江人爱听的,我也不由得举双手赞成!
清江街道很小,街上的学校却很大,有人从南走到北,就分不清,哪是哪啦!清江学校的名气在八、九十年代也大得很,教育兴乡,科技兴镇,所以现在仍有许多人愿意到学校走走、看看,也惊诧于学校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四、五年前,学校还没实行封闭式管理,也没围墙,假期一些驴友便在操场上架起了帐蓬,时有吉它轻拨,凉风习习,芳草悽悽,好个清江之夏。
尚若时尚一点,酷暑来时,到湖边游一把泳,你会看到湖中的各式各样的游泳圈,像许多连串的肥皂泡点缀在湖面上,女孩子三五成群,怯怯地在浅的可以触到也爱热闹的小鱼的湖边,咯咯的笑声似铜铃摇碎了湖面的晚霞!
假若非说不可,清江的"阔气"也是有的,一个小镇有两个石油气加油站,有包括顺丰在内的所有快递少则一、两天,最多也一个星期就到了,还有一个大型超市,以及正在竣工的派出所大楼,新建的农商银业大楼跃地而起!还有新开的无人值守的煤气站等等,也不由得佩服起来,清江人的阔绰也略见一斑。
公路两边的小别墅,比比皆是,初夏刚至,朱顶红与石榴花,风姿招展!
到了桔红的十月,忙的季节,一场篝火晚会才刚刚开始,点燃了激情的狂欢,丰收的喜悦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小镇热闹的原因,还在于赶趟的"集",本地人称"赶闹子",逢年过节说不出来的"赶"的味道,较之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人们习惯一家子开个三轮车什么的,都是整车整车的拉上各种劳资与生活用品,人织如流,车水马龙,只好派三、五名交管人员疏通路况!
若是过年,花炮冲天,晚上焰火照亮整个天空,白天舞龙拜年的队伍淌漾于小巷之中,也让小镇喜形于色!
爱上清江小镇的理由不多,住上一阵子,"喝口清江水,做回清江人",你就会像回家一般轻松自在!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清江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也是古往今来清江的写照,资兴古八景之清江玉泉映月,留下的诗句为证。
知县罗绅赋诗曰:"古寺何年化井头?跃鳞归去似云浮。蟾光滴露深宜夜,桂影沉波满汛秋。皎洁有情牵玉绠,高寒无语对琼楼。他时饮马投钱去,一勺春风为我留?″。故事性很强的一首诗词!
典史刘肇相作《玉泉》诗曰:"老寺何年废?泉流直到今。龙蟠山谷冷,风清月华沉。荡漾分光润,漪涟失浅深。试看秋月景,谁作井头吟?"足见昔日的风光无限!只是如今都在湖底之中。
另一景瑶岭晴云与清江遥遥相望,而兜率灵岩就在现清江境内。
东江湖中有一岛,岛中有一洞,溶洞前有一座古庵,名曰:兜率灵岩。穿过古庵就是兜率灵岩的岩洞。岩洞是特大石灰岩溶洞,以高、大、雄、奇、深、旷而著称。
古庵因溶洞而名扬天下,溶洞因古庵而神密莫测,传说不断。
古庵始建于清乾隆51年(1796年),距今已整整220多年的历史。宋朝谢岩的《兜率灵岩记》被采入《天下名山记》,联合国溶洞协会专家考察后誉之为“地下大自然的迷宫”、“天下第一洞”。文人骚客们则赞之为“天下洞相似,此洞独不同”。溶洞开放来已接待游客百万人次,其中接待中央、省部级领导数千人次,海外游客数万人次。
洞內最高一柱达76米,为世界之最。南宋绍兴元年因谢岩著《游兜率岩记》收入《天下名山记》中而显名。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州判李元禄书"兜率灵岩四大字额于上。
宋末州守阮阅《兜率岩》诗云:泉如铅汞流丹灶,石似珊瑚出海涛。不会当年融结意,区区虽巧亦何芳。"
廪生蔡贻缄《兜率灵岩》诗云:"蓬莱不可到,洞辟古今秋,石室和云住,山根带雨浮。径穿迷鸟迹,磴耸驾龙楼。更有亭泓处,中峰欲砥流。"
距小镇约三公里许,有五百多年古民居:留加田,过去许多大地主住在这里,从这里走出去许多国内知名的教授,留加田既有大財主的阔气,又有江南女子的灵气!既有陶潜(陶渊明)笔下归隐田园的景气:山花烂漫,曲径通幽!又有徽派建筑的大气:灰墙黑瓦,榆林高耸! 出入其间,晃如隔世,真乃神仙居住之地也!
留加田古民居是资兴市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湘南古代民居群,古村落主要由民居、祠堂、学堂、古寺、古衙门、碉堡等构成。村落由老屋、新屋、射前岭三个群落组成共有82栋古民居。村落整体成品字形,古建筑群极具明清建筑风格,房屋为砖木结构,青砖灰瓦,马头墙,构筑精巧,古风古韵、精湛的手工艺石雕、木刻和彩绘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让人惊叹。各条巷道都是由青石或麻石铺就,流水从巷道暗沟排出,干净整洁。整个村落体现了湘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那里的青石板街巷延绵千米,古民居、古祠堂、清泉、半月塘、 晒谷坪、古驿道、自然田园等有机排序。
这些历尽千劫而不倒的古民居,栋栋雕梁画凤,飞檐翘角,无论是它的水磨青砖,还是门当户对,或者是它的砖雕、石雕、木雕,其工艺都十分精湛,让人叹为观止。
在这里,依然能看到古村古貌、古房古景、古巷古道、古厅古铺。能感受到“古”的味道。湖南省级、郴州级及资兴级媒体记者曾相继采访报道过,省、内外摄影爱好者来此采风、摄影的不计其数。广东、湖南慕名前来的旅客日益增多。现如今,留家田古民居逐步被人们所认识。
另一村落代头古村是当代著名作家白薇(名黄彰)的故乡,古村落依山傍水,坐南朝北,是一个由血缘发展而成的聚族而居的黄氏家族,民居以母亲河大脚岭河引入的两条水沟环绕范围流入东江湖。清代最为鼎盛期发展170余栋,目前保存完好60余栋。古建筑是黄一色的土砖、青瓦,黄氏白薇祖籍祠堂是马头墙,配以精雕细刻的门槛、门楣、门星、角石、石墩,千姿百态,形象生动;结合民居整体,错落别致,布局机巧,巷道路面都是青石板条块建置,与村旁水沟结合,宽畅整洁,美观大方,具有典型的湘南山区民居特色。
代头村遗存完好的历史建筑有60余栋,黄嘉村过去因湘粤商业古道从村中穿而过,也曾是资兴的要道和繁华之地。目前,代头村及黄嘉村已成功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传统村落和古民居都是宝贵的历史财富,不仅能让城里人回归农村,记住乡愁,也能为当地村民创造美好未来。
清江小镇,到此你也许就不会陌生了吧,无论从哪个方向进入小镇,也无论你走进哪个村落,这里山清水秀,若是橘花盛开的时候,你吸进的是不仅是她的清香,更是处处展望未来的喜悦!你读一下这首
《清江橘花》去体会一下啰!
踏莎行 · 清江橘花
远黛青山,月近楼台,东江微暖似旧年,
清明橘花处处开,更胜却佳丽无数!
民居秀色,鱼戏花间,丝丝迷香入梦里,
巷陌深处雨打萍,游子掩帘岂相思?
第5稿 于东江湖民宿 清江拙园 2020/07/06
【作者简介】
语墨东江文化传媒
张小鸥,笔名:语墨东江,清江学校教师,《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青春的散文诗》编辑部成员,《渡头档案》编委会人员,《笔若诗歌网》签约诗人,《中乡美古诗词》审编人员。
地址:湖南省郴州市资兴市清江学校
微信:zxo2302779056
邮箱:qjxxzx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