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山西省名校长边国玺在“洪洞三中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启动仪式”上讲话。图2,启动仪式后,(右起)宋建龙、孟国泰、孔新伟、辛勤、边国玺、贾震等畅游大槐树公园。
从昨天来到洪洞,我深感自己是一个无比幸福的人。这份幸福,源自40年前我选择投身教育事业的坚定决心。一路走来,从老师到班主任,从教务主任到政教主任,再到后勤主任,以及后来的政教副校长、后勤副校长、教学副校长,这些角色我都一一经历过。而今天,我竟有幸成为了一校之长。提到此,我必须感谢刚刚发言的宋建龙局长,他是我的老校长,更是我的同学,我的成长离不开他的提拔与栽培,这让我感到无比幸福。
然而,我最大的幸福,莫过于遇到了孟国泰先生——我的恩师。是他,让我真正领悟到了什么是真教育,什么是真课堂,什么是真学习。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了我理想中的学校模样。下面,就让我为大家读一读我师父孟国泰先生写的《我想办一所这样的学校》,请大家跟我一起读,我读一句,大家跟我读一句——
我想办一所这样的学校:
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
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成为更好的人;
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人;
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共建一个大同世界。
我想办一所这样的学校:
早上,三标课堂,好看、好吃、有营养;
上午,课程世界,精彩纷呈,人人为王;
晚上,散步聊天,读写结合,进入梦想;
周末,登山郊游,社会实践,欢聚一堂。
我想办一所这样的学校:
每个人都是一种文化符号,
每个人脸上都彰显着精气神,
每个人心中都镌刻着真善美。
我想办一所这样的学校:
生活社会中,处处是课程;
一年365天,时时有课程;
无论他是谁,人人开课程。
我想办一所这样的学校:
一切人个体出发,实施十五大取消:
人品出类拔萃,中、高考成绩第一,
高分真正成为了高快做人的副产品。
我想办一所这样的学校:
勇勤独信智,学生成为主角;
多快好省高,学习成为快乐;
比学赶帮超,高分成为结果。
我想办一所这样的学校:
全心全意、义无反顾地为学生服务;
坚持“事事落实,时时坚持,人人成功”;
坚持“四放”:放心、放胆、放权、放手,
把发展的主动权无条件交给学生,
绝不瞻前顾后、自以为是、包办代替。
我想办一所这样的学校:
每个人都体格健全、体重均衡、体态优雅、体魄魁梧、体质良好!
我想办所这样的学校:
每个人都志向远大、情感丰富、意志坚强、性格迷人、气质高雅!
我想办一所这样的学校:
每个人都注意集中、观察敏镜、记忆快准、思维灵动、想象宽广!
我想办一所这样的学校:
每个人都个性鲜活、勤于实践、有所创造、不断创新、人格独立!
我想办一所这样的学校:
每个人都和谐和睦、和平和气、和真和善、 和畅和美、和分和合!
我想办所这样的学校:
每个人都自尊自爱、自信自律、自觉自省、自强自立、顶天立地!
在这样的学校里,人人都是小老师,个个都是好老师,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没有传统意义上“学生”界限的学习共同体。
今天,我还有幸近距离聆听了辛勤老师的分享,这让我感到更加幸福。辛勤老师告诉我们,教育的根本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从辛勤老师身上,我看到了真人的模样——真人,就是不断成长的人。
辛勤老师60岁之前都在为自己的人生打基础,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永葆青春、充满活力。相比之下,有些人在年轻时就已经停止了成长和学习,他们的人生因此变得黯淡无光。而辛勤老师,却以成长的力量,展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
接下来,我想用三分钟时间,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课堂。我们都知道,“从个体出发新教育”涉及文化建设、课堂建设、课程建设和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而我的恩师孟国泰先生曾告诉我,课堂是学校的“牛鼻子”。对于我们学校来说,课堂就是我们的产品。那么,我们的课堂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它是用来成长小老师的地方,也是大先生们成长的地方。
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成长出来的。课堂就是小老师和大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那么小老师是如何成长的呢?答案是:教学评一体化。当下的课堂教学改革都在强调教学评一体化,但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我们的孩子们常常在课堂上被老师教、自己学,最后再用一个题目来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永远是割裂的,无法形成真正的合力。
如何才能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呢?我的恩师孟先生给出了答案:学生们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就行陶行知先生在说的: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我师父说:最好的教是自教,最好的学是自学,最好的评是自评。孩子们要自己教自己、自己学自己、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
那么,孩子们如何去学呢?他们要自己教自己。昨天在瓦窑头中学,那些孩子们就教会了我很多。他们告诉我,在学习过程中要一心一意、竭尽全力、用尽资源、想尽办法。这些孩子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小老师。
他们告诉我,一心一意就是不放弃自己,竭尽全力就是用尽身上的各种力量去学习——观察力、表达力、聆听力、思维力、感受力和创造力。他们还把同学当成学习资源,用尽一切资源去学习。当自己教不会自己时,他们会用小组教、全班教、老师教,还会利用网络资源、媒体资源、教材教辅等各种资源来学习。
大家发现了没有,我们每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这些能力都是足够的。他们只需要被唤醒、被激发就能展现出惊人的学习力。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要发现、成长小老师。当小老师成长了,我们大先生也就成长了。
关于这个课堂的建设,我们还在路上。我愿意和贾校长以及在座的各位校长一起走在这样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因为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对学生的负责更是对我们自己职业生涯的尊重。我们首先要高质量地成长、发展自己然后才能引领更多人一起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我们的区域、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也走向高质量发展。
最后我要感谢在座的各位同仁能和大家一起探讨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共谋高质量教育发展,我感到无比荣幸和幸福。
我给大家鞠躬!
也给我师父鞠躬!
人物简介
边国玺,孟子教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山西省名校长,忻州原平市实达中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山西省家庭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教育学会校园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教育学会内涵发展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名师工作室联盟常务理事、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责编: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