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街长
——献给父亲张庆林的挽歌
作者:张俊强
清明时节,雨纷纷或不纷纷,我的心里总在下雨。走在去为父亲烧纸的路上,又走过那条长街,长街已不是当年的长街,但父亲依然走在长街上。
灵车碾过1986年的长街时,我攥着母亲的手,听见她腕间银镯磕在棺木上的脆响。窗外槐树正在抽新的嫩芽,送葬的队伍却像条黑缎带,从南和县委大院蜿蜒至烈士陵园,车轮卷起的尘土里浮着一地的纸钱。
"咱是一个老百姓,是人民的勤务员,永远要和群众打成一片。"我的耳边又传来父亲的叮咛,眼前浮现出脚穿粗布鞋,穿着蓝布衫的身影。
1984年的深秋,父亲总在深夜咳嗽。我蹲在县委招待所锅炉房后,看他办公室的灯把窗纸染成橘色。"爸,该吃药了。"我踮脚推开虚掩的门,看见他正用搪瓷缸压着发皱的体检单。县委大院的梧桐叶打着旋儿飘进来,落在他鬓角的白发上。
直到腊月初八,他咳着血在医院走廊对我说:"小强,把你妈织的毛背心给隔壁张大爷送去,他气管炎又犯了。"接过毛背心我觉得针针线线里不仅有妈妈的温度也有患绝症的父亲的温度。
北京301医院肿瘤病房的走廊永远飘着消毒水味。母亲总在凌晨偷偷抹泪,父亲却教我们用输液管折星星:"看,这是北斗七星,代表着指引......"他的手背上爬满紫青色的血管,像老树根缠着新藤。
临终前那晚,他忽然清醒过来,从枕头下摸出个铁皮盒。褪色的红领巾、泛黄的教案、还有张泛黄的全家福——那是他当校长时带学生春游照的,身后的麦田被风吹成金色的浪。
"记住,"他的手指划过照片上每个人的脸,"不要做温室里的花,要像这些麦子,扎根土地才能结出果实。"窗外的月光落在他凹陷的颧骨上,像撒了层霜。
麦浪翻涌时,父亲总爱站在田埂上。那年北关村支书在晒场上调度收割机,自家好几亩麦地熟透了也顾不上收割。父亲把草帽往我们手里一塞:"去把支书家的麦子帮助收了。"我们兄妹四人顶着日头干了一整天,汗湿的衬衫黏在背上,却听见父亲在树荫下对邻人说:"当干部的心里得装着整片麦田,咱就该帮衬那些为百姓弯腰的人。"二十年后,我站在父亲的坟前,看着遍野的金黄,忽然明白:他教给我们的是麦穗永远低垂的分量
每当我经过原来的县委大院,总会想起那条漫长的街。长街再长也长不过我的思念。如今,新栽的梧桐已经成材,树影斑驳间,一个高高瘦瘦的身影若隐若现。他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衫 ,衣角随着步伐轻轻摆动,腕间的袖扣总是规规矩矩扣好。鼻梁上架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透着睿智与坚定,只是因为整日操劳,眼底满是青黑的疲态。
他一生都在路上,或去村镇,学校,企业,或去农家或田间地头。步伐匆匆却沉稳,脚下踩着满地金黄的落叶,一步步走向他心中的黎明。每一步,都踏在这片他深爱着、为之奉献一生的土地上,也踏在我的心间。成为我此生都无法忘怀的印记。
注:张庆林,曾任南和县委统战部长、县中校长和公社书记、宣传部长等职。

《新诗大观》长期征稿、赠阅启事
《新诗大观》为邢台市诗人协会主办的纯诗歌刊物,逢双月出刊。
《新诗大观》诗刊创刊于1994年,至今已经编辑出版138刊。主要栏目有“特别推荐、诗现场、诗歌发现、散文诗叶、诗歌密码、网络诗文本、诗天纵横、诗歌部落、诗坛撷英、诗人说诗、古韵新声”等。《新诗大观》长期面向国内外征集诗歌相关稿件。
本刊真诚免费赠阅读者,只望读者支付18元/本邮资,增加一本加10元。
投稿邮箱:xsdg1994@163.com
业务联系:13930908446 (同微)
获书通道:13932935519(同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