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品味人生
投稿请加主编微信:hmsgwhcm20190319
七律· 清明节祭祖
作者:周效朋(盐城阜宁)
寒食东风三月天,宗亲齐聚祭先贤。
萧萧细雨松间洒,杳杳轻烟冢上旋。
片片纸灰悲隔世,纷纷珠泪落重泉。
周家代代承遗志,孝道仁心万古传。
这首七律以清明祭祖为主题,整体格调庄重肃穆,情感真挚动人。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评析:一、格律章法作为七言律诗,本作平仄工整,对仗严谨。中二联"萧萧细雨松间洒,杳杳轻烟冢上旋"与"片片纸灰悲隔世,纷纷珠泪落重泉"形成工对,叠字运用(萧萧/杳杳、片片/纷纷)既强化了音律美,又增强了画面感。尾联收束自然,由祭祀场景转入精神传承,符合律诗起承转合的章法要求。二、意象经营诗中意象群构建出典型的清明图景:寒食东风、松间细雨、冢上轻烟、纷飞纸灰、垂落珠泪等元素,既符合节令特征,又暗含生死哲思。其中"松间洒"之雨与"冢上旋"之烟形成空间层次的立体感,"纸灰"与"珠泪"的虚实相生强化了阴阳两隔的悲怆。三、文化意蕴尾联"周家代代承遗志"将家族祭祀提升到文化传承的高度,使个体情感升华为集体记忆。通过"孝道仁心"的提炼,将血缘纽带转化为精神纽带,体现出中华文化"慎终追远"的伦理追求。这种从具象到抽象的升华,使诗歌超越了单纯的祭祀描写。四、改进空间颔联"松间洒"可更炼字,"洒"字稍显直白;颈联"重泉"意象虽典出《淮南子》,但现代读者接受度较低,或可辅以注释。尾联稍显概念化,若能在具体场景中自然流露传承之意则更佳。五、文化价值作为宗族祭祀的献诗,本作具有维系宗族认同的现实功能。诗中构建的集体记忆空间(松间冢上)与精神传承符号(孝道仁心),正是中华祠堂文化在诗歌中的典型呈现。这种将个体生命置于宗族谱系中的书写方式,体现了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哲学智慧。此诗以传统格律承载宗族记忆,用典雅语言诉说血脉深情,在当代语境中延续着古典诗歌的礼乐精神,堪称现代宗族文化传承的文学标本。若能稍加锤炼意象的独特性,将更具艺术感染力。
作者简介:周效朋,曾用名周效鹏,网名福寿缘,江苏阜宁人。小学高级教师,曾任小学校长,善于学习,爱好古诗词。 《阜宁县诗词协会》会员。《盐城市诗词协会》会员。曾在《北方诗社》顾问。现《红梅诗歌文化传媒》副总裁。 在《秋色》、《冬韵》、《东方之韵》诗词精选集,《盐城诗苑》丶《 阜宁诗苑》发表过多篇作品。 2022年在诗之情、春之韵(中国作家精品榜、国际诗人杰作榜、华夏文字精髓榜)三榜合一大赛评选中荣获二等奖、奖杯和奖品。在第二届《新时代艺术名家》文学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在《华夏情 中国心》全国诗歌大赛中荣获铜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