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坛豪放派词人——贺铸
作者:兰云
贺铸(1052~1125年)。出生江苏,字方回,号庆湖遗老,祖籍河南省卫辉市,出身贵族,是贺知章后裔。人称贺梅子,贺三愁,贺鬼头,是宋太祖贺皇后的族孙,是北宋时期著名文人。
大宋江山,风雨飘摇间,贺铸,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在北宋文坛熠熠生辉。他的一生,恰似一首跌宕起伏的诗篇,从繁华京城到偏远州县,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壮志未酬的暮年,其足迹与情感,皆融入了他的诗词,也深深烙印在北宋历史的长河之中。
初入风华:京城少年的意气
宋都汴梁,那是北宋的心脏,繁华喧嚣,车水马龙。贺铸,字方回,出身贵族,身上流淌着皇族的血液。年少时的他,便在这京城的锦绣繁华中成长,对诗词的热爱如同春日里破土的新芽,蓬勃生长。“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在这首《六州歌头·少年侠气》中,我们仿若能看到那个英姿飒爽的少年贺铸,与京城中的豪杰们相交,意气风发,重情重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他们纵马驰骋在京城的街巷,谈诗论道,指点江山,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与抱负。
彼时的北宋,表面上歌舞升平,文化昌盛。柳永的词在市井坊间广为传唱,“杨柳岸,晓风残月”,那细腻婉约的词句,诉说着人间的爱恨情仇。而贺铸,虽也被这文化的氛围所熏陶,但他心中,却有着更为宏大的志向。他渴望像祖辈一样,在仕途上有所建树,为国家效力,施展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于是,他刻苦研读经史子集,练习骑射武艺,时刻准备着,等待命运的召唤。
仕途辗转: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贺铸虽凭借恩荫踏入仕途,却始终未能得到重用。他辗转于各地,从宝丰监主簿到泗州通判,再到太平州通判,所任皆为低级官职。每到一处,他都兢兢业业,试图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一番成绩。在宝丰监,他负责管理铸钱事务,深知钱币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性,于是认真钻研,力求改进铸钱工艺,确保钱币的质量与流通。“官小责薄得自放,酒龙诗虎聊相从。”在这忙碌而又平淡的工作之余,他也会与当地的文人墨客相聚,饮酒赋诗,以排解心中的郁闷与无奈。
北宋的官场,黑暗与腐败并存。党争不断,权贵们争权夺利,互相倾轧。贺铸为人正直,不善于阿谀奉承,自然难以在这复杂的官场中立足。他曾在诗中写道:“三年官局冷如水,炙手权门我未能。”这简单的两句诗,却饱含了他对官场黑暗的不满与愤懑。他不愿同流合污,却又无力改变现状,只能在这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中苦苦挣扎。
情韵悠悠:诗词中的温柔与深情
尽管仕途不顺,但贺铸的诗词却如同一泓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灵。他的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洒脱的一面,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般的壮志豪情;也有婉约细腻的一面,尤其是在描写爱情与思念时,更是动人心弦。“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这首《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情的表达,成为了贺铸的代表作之一。词中,他将对一位女子的爱慕与思念,描绘得淋漓尽致。那女子轻盈的身姿,如同洛水女神般,从他的眼前一闪而过,却在他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此后,他只能在无尽的思念中,想象着她的生活,猜测着她的喜怒哀乐。
除了爱情词,贺铸的悼亡词也同样感人至深。“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在这首《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中,他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如汹涌的潮水,扑面而来。曾经与妻子一同走过的地方,如今只剩下他孤身一人。看着庭院中的梧桐,在清霜的侵袭下半死不活,他仿佛看到了自己与妻子的命运。曾经的夫妻恩爱,如今已化作无尽的思念。每一个夜晚,他独自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雨声,回忆着妻子曾经在灯下为他补衣的情景,泪水不禁浸湿了枕头。
暮年余晖:退隐后的宁静与思索
岁月如流,转眼间,贺铸已步入暮年。历经了仕途的坎坷与人生的沧桑,他终于对官场彻底失望,选择了退隐。他回到了苏州,在那里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苏州,这座充满诗意与浪漫的城市,成为了他心灵的归宿。“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此时的贺铸,心境已变得平和而宁静。他不再为功名利禄而奔波,而是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诗词创作之中。他漫步在苏州的大街小巷,欣赏着江南的美景,感受着生活的美好。那如烟的青草,漫天飞舞的柳絮,以及黄梅时节的绵绵细雨,都成为了他诗词中的素材。
在退隐的日子里,贺铸也时常回忆起自己的一生。他想起了年少时的壮志豪情,想起了在官场中的挣扎与无奈,想起了与妻子的恩爱时光,也想起了那些与他一同吟诗作画的朋友。他深知,人生就像一场梦,繁华与落寞,都不过是过眼云烟。于是,他将这些感悟都融入到了诗词之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贺铸,这位北宋时期的诗词大家,他用自己的一生,谱写1600多首壮丽的诗词之歌。他的诗词,不仅反映了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与人民生活,更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与高尚的人格品质。他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中华诗词的历史长河之中,熠熠生辉,成为后人敬仰与学习的楷模。
2025年3月18日
【作者简介】
兰云,笔名绿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生于1953年3月,福建省福安市人。坐视夕阳,因酷爱传统国粹唐诗宋词,故拾韵度墨,笔笺烟云,描写岁月,春秋留痕,低吟人生百味,阔唱生活情调,善于挥诗雨(指诗词类),画兰虹(指散文类)。创作古诗词仟余首,有五言,七言诗律,各种词牌词赋,缤纷多彩,华丽多姿,篇篇诗文,谨列于《黄河诗社》,《长江诗社》,《上海滩诗叶》,《当代文艺》,《秋园诗社》.《福安文艺》等等各大媒体及网络平台,时常荡漾在五湖四海读者面前。喜欢擂台上探小峰,曾参加过全国笫五届”华夏杯”词诗大赛,并获得一等奖,部份作品被《上海滩诗叶》刊物收录,并成功编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深受广大诗友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