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洪明 画
扶帽子的女孩
在一个小饭馆
她往上扶她的帽子有几百次
上千次
发梢弧度微微改变
唯美而神秘
虽说只是分裂症而已
可那就像苦难的荒野里小花在闪烁
此诗应约送八戒
亭子周围,常常一地白色的果实
扫去,一个月后又会是一地
所以游客经常问
这是什么
我猜是苦楝子
而周围的苦楝子树光秃秃的
游客又会问,哪儿来的
我猜是鸟儿……
现在可以写首诗汇报八戒(八戒是个藏族女孩,法名八戒):
亭子上住了很多鸟,它们每天不停地采集、采集,哪怕这白果
咬不动磕不开,这生命还是不停地采回来,日日,月月,年年。
放在屋顶、梁上,又从上面掉落,竟也是日日,月月,年年。
今天我知晓了这生命的边界,当我捡起两颗:
五个棱,硬如石,砸开,果仁很小,一股极清苦的味。
竹叶像什么
竹叶像什么
夜路上一个声音问
像星星 绿色的星星吗
不黑色的星星
不聊斋里的星星:漫山遍野
有时可以煮着吃
有时是琴音的星云
很快地,月光会在里面轻轻鸣响
石桌上饭已盛好
衣服的声音就要出来……
你看聊斋出世就纯是安慰人的
很纯洁,没什么思想
就是世界宽大如是
你看夜里的竹子也是
所以要画墨竹
画离你这么近的地方就有星光目光
竹子纯是关怀
竹子就算做成了尺八,吹出了苍凉、高峻、清纯
也是在应和
你
细雨
这个秋天
下了几场毛毛细雨
恍惚之前、往年都没有过
新奇的
熟悉的
无边丝雨
让我理解了复古派
也更理解了先锋派:
走在这样的雨中
忍不住祝愿以后、
下月、下一季、下世纪
还有这么好的雨
当彼时此地的人们
走在山坡
为雨停下
坠入诗的时空
不能让他们有一丝失落,细雨的精神
清柔、自在、滋润、淡然、甚至无情等等等等
没有向他们全部敞开

选自 旋覆《蜜蜂说》 (韩东 主编《年代诗丛》)
梅花波
爬到高处剪梅花
高处是这样的:
风在吹
阳光在闪耀
树枝在摇
脚下在晃动
还没选中哪一枝
一时间,我就掉进了当时的波动里
尽管周围全是跳跃的花骨朵
但那更像是
地球的一个脉冲
早春的脉冲
我恰好踩在峰上。
事后我反复确认
所谓气之动物,物之感人
是真的
甚至气势撼人、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都是硬核式的存在。
天地是活的,身体是活的,但我们
曾几何时
以为它们并没有呼吸。
包括那些画山水的,如今他们自己都讲不清楚了。
还有望气的人,在一首蜀国的旧诗里,我如今才发现他们。
抄录师父唯识课上的一段话并分行
春天到了
初夏了
风和日丽
之后,下了场微微的小雨
每个人都很快活
这是一个共业
好的因,共同的感受。
在小雨的好日子里面
午饭后大家都睡觉
每个人都做梦
各做各的梦
这个梦是不共业。
有的业是我们共同的,
有的业是我们单独的。
落花生
满世界的落花,纷纷扬扬飘坠
挨到地面
就在泥土里生出根须
结出带壳的
红衣包白浆的种子
它们就叫落花生:
这是这个名字
在平行世界里的样子。
缩减进现实,中国这种农作物
低矮,丛生
开花时节
农民会从上面踩过
使枝叶接近土壤,长须,扎根。
不过小时候,我没踩过
也不记得父母做过
或许是亲友邻居帮我们做了。
人,有时也会像落花生那么感人。豆科,但埋了一世荣华
为了让豆荚里灌满浆液,它长进泥土里。为了长进泥土
它们躺平被踩。
现在,一小把落花生
拧去了红衣,正搁在栏杆上,等鸟儿来。
废物闪耀
一块切下的
柠檬蒂
黄
盖在一碗
枇杷糖
橙红
的中心
装枇杷糖的碗
金属
金色
柠檬蒂
随手扔进去的
枇杷糖,添加剂太多
是被开除
进的金碗
金碗以前装礼品八宝粥的
此时
废物的
色泽
一圈比一圈
浓郁
一圈比一圈精粹
并纯以美丽
而闪耀
寒流之夜
寒流之夜,泡桐
落了一地
那是北方的霜晨。再来一次降温
硕大的叶子能一次卸下
扫出一座小山,填平一道水沟
那是北方的爽劲。
泥巴地面又硬又干净
月亮清爽地照着树枝。
大自然给人,画出了清晰的界限:
南方物候不同,每天一地金黄
每天一地绯红
小果子三三两两
扫吧,文脉悠长。
地分南北,人不分,人要文武双全
人要悲智双运,
智慧菩萨在北方
眼神是童子
慈悲菩萨在南方
眼神是慈母。
白色房间
白瓷砖,白马桶,白面盆,白吊顶
这是多么奇异的
一个房间
在唐代的人看来。
甚至有点脆、亮、冷
说像雪后,更像结冰。
还一人一个,看起来如同自由
也许仅仅是私有。
水龙头里流出的清水
是一样的
但这水,声音怎么簌簌的,气息还有点冲人。
当有人在里面咳嗽,又会像
鼓一样,震荡周围好几间。
HELLO 你们会阳虚的
请互相之间多点理解和热情吧!
真想不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
荒寒
你们竟一人一个。
白猫
以为那是一只
一动不动的白猫
窗外山坡稀疏的竹林后
沉浸在阳光里。
它还带来了上面有更多猫的错觉
非常多的洋溢之感
阳光之范围。
后来雨水滴答,才发现不是
而是一坨什么材料
圆圆鼓鼓的。
假如在降温前,这个雕塑就消失了
我将永远认为
竹林里照耀着自在之光。
这么一想,恐怕很多雕塑家都搞错了
他们只管生
却不设计灭
灭得其时才是难题
而雕塑家正持有禅师的手笔。
旋覆:原名侯子英,1981年生于河北馆陶,曾就职于媒体,现出家,法名妙觉。

让我对南方的钟情
成为绝世的传奇
——西渡
南方诗歌编辑部
顾问:
西 渡 臧 棣 敬文东 周 瓒 姜 涛
凸 凹 李自国 哑 石 余 怒 印子君
主编:
胡先其
编辑:
苏 波 崖丽娟 杨 勇
张媛媛 张雪萌
收稿邮箱:385859339@qq.com
收稿微信:nfsgbjb
投稿须知:
1、文稿请务必用Word 文档,仿宋,11磅,标题加粗;
2、作品、简介和近照请一并发送;
3、所投作品必须原创,如有抄袭行为,经举报核实,将在南方诗歌平台予以公开谴责;
4、南方诗歌为诗歌公益平台,旨在让更多读者读到优秀作品,除有特别申明外,每日所发布的文章恕无稿酬;
5、每月选刊从每天发布的文章中选辑,或有删减。
《南方诗歌》2021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2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3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4年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5年1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5年2月总目录
《南方诗歌》2025年3月总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