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孔雀剪纸扮靓首届楼观镇
群众文化艺术节暨新农品推介会
文/陈洁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群众文化艺术推介会在周至县楼观镇福地延生观隆重举行,推介会以“福地欢歌猕香浓,楼观振兴正当时”,“剪彩楼观,艺韵流芳”等为主题,通过展示楼观新农品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周至剪纸,为当地群众及游客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而这场盛会的主角之一,便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周至剪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吕孔雀。
一、剪纸大师吕孔雀:匠心独运,传承非遗文化
吕孔雀出生于周至县楼观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幼便对绘画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得益于艺术之家舅父们的指导与支持,她逐渐在绘画领域崭露头角,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周至县文化馆借聘工作,参加各类书画大赛及研讨活动。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吕孔雀在县文化馆何建农老师的建议下,开始尝试剪纸艺术。凭借其绘画的扎实功底与超前思维,她将剪、刻、画、贴、粘有机结合,使剪纸作品更加得天独厚,与众不同。
吕孔雀的剪纸作品以单色剪纸为主,剪功精细,刀法多样,线条流畅细腻。她擅长民俗典故、动物花鸟图案以及戏剧人物等题材,作品能抓住人物瞬间神态,剪、画惟妙惟肖。1985年,她的剪纸作品在西安美术家画廊展出,得到了原省妇联主席刘力贞的赞扬,并题字留念。此后,她的作品多次获奖,包括1986年作为西安文化艺术精品赴法国巴黎展出获奖,1989年在省美协、省文化厅举办的永寿、旬邑、周至三县民间剪纸艺术调展中荣获二等奖。吕孔雀不仅在剪纸技艺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致力于周至剪纸的传承工作,近年来多次参加省、市、县民间艺术展演活动,并多次获得国家、省、市技能大赛大奖,被授予“陕西省妇女民间手工能手”称号。
二、推介会现场:剪纸艺术的精彩呈现
推介会现场布置得大气磅礴,热情奔放,展牌醒目多彩,充满了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展示区,吕孔雀的剪纸作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她的作品题材丰富多样,既有《五鱼闹莲》《鸳鸯双喜》等寓意吉祥的图案,也有《西游记》《八仙过海》《三娘教子》等经典故事人物。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吕孔雀高超的剪纸技艺,更体现了她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诠释。
在活动现场,吕孔雀还亲自为观众们展示了剪纸的制作过程。她手持剪刀,灵巧地在纸上穿梭,不一会儿,一幅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便呈现在大家眼前。观众们纷纷惊叹于她的高超技艺,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吕孔雀还耐心地为观众们讲解剪纸的技巧和注意事项,鼓励大家亲自尝试剪纸创作。
此外,推介会还设置了互动体验环节,邀请观众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制作剪纸作品。许多观众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欣赏到了精美的剪纸艺术,还亲身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三、剪纸艺术与楼观镇: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融合
楼观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周至剪纸的重要传承地之一。吕孔雀的剪纸艺术不仅为楼观镇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也为当地的文化艺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楼观镇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吕孔雀的剪纸作品不仅在本地受到欢迎,还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活动,为周至剪纸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通过这次推介会,吕孔雀的剪纸艺术再次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为楼观镇的文化艺术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结语
吕孔雀剪纸扮靓首届楼观镇群众文化艺术节暨新农品推介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周至剪纸的独特魅力,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吕孔雀能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剪纸作品,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希望楼观镇能够继续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作者简介:陈洁,男,陕西省周至县楼观镇人。教师世家,书画门第。简居于旅游胜地古楼观台下,作学在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之侧。幼受当地文化及家庭环境影响熏陶,喜书画、爱文学、善收藏。曾在《陕西教育》《当代青年》《陕西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稿百余篇。其代表作有《爱的晶体是真诚》《她为何悄然离去》《几度风华几度情》等。现已退休。《陕西日报》《西安晚报》特约撰稿人。《诗韵墨语》签约作者。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凡夫易谈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石根丹青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