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艺》2025年清明诗会

本期上刊作者
(按体裁分类,排名不分先后)
兰云、李晓云、郑暹琼、王玉权、陈晨、张爱庄、刘治国、赵书云、王正元、赵亦金、阮映华、焦莲英、张龙才、陈顺灿、梁尚儒、李祖文、朱纯影、范希明、周春香、缘来缘去、李铃泉、刘昌荣、郑长信、梁小芳、张良碧、淳辉、刘茂金、段文华、刘冬树、李清华、杨山坡、王跃进
郑暹琼、兰云、陈晨、刘治国、赵书云、许天德、周玉蓉、王正元、焦莲英、李春莲、梁小芳、陈顺灿、李祖文、朱纯影、老木、玉树临峰、刘昌荣、彭葆平、张友田、张龙才、姜显军
郝文鹏、吕忠祥、鲍厚成、吕晓蓉、文龙、刘廷荣、张龙才
1.清明扫墓
兰 云
清明山野杜鹃开,孤燕啼飞心便哀。
柏影屹然深谷岭,茶杯敬落近灵台。
果糖祭拜情难尽,花束辞离意未裁。
遥念故亲肠欲断,纸钱燃火泪盈腮。
2.清明祭
李晓云(桂林)
清明沿路踏山风,岭上丘陵乱草丛。
万象春天呈叶绿,一箩冥币烬泥红。
酒斟地府各神鬼,香秉阴朝众祖翁。
遥寄清词三两句,携花合掌敬天空。
3.清明即景
郑暹琼(福建)
清明云岭沐春阳,霭雾轻披九陌妆。
岩畔鹃花燃似火,林间燕语韵如簧。
溪泉漱石千堆雪,峰岫凌虚万丈光。
遥念谢公曾揽胜,今朝妙景更流芳 。
4.清明祭祖抒愿景
王玉权(江苏)
寒食由来令断魂,清明祭祖悼先尊。
杜鹃蝴蝶三千梦,白发青丝十万恩。
木槿吉祥生紫气,海棠俏丽醉玫园。
人间最是风流处,华夏复兴告九泉。
5.清明
陈晨(四川)
淡霭携阴笼旧津,纸鸢飘处念情新。
柳牵冷露悲先影,鹃泣残芳悼故身。
碑畔风摇思父梦,冢前云聚忆慈真。
且将敬意心头寄,不做尘间负孝人。
6.清明节二首
张爱庄(福建)
(一)清明节吟
清明时节溯遗风,满眼棠梨落絮中。
陌上烟轻萦旧冢,坟前雨细湿残红。
心随逝水追前事,泪借飞花寄远空。
莫道春归无觅处,青山寂寂鸟朦胧。
(二)清明新风尚
清明时令焕新颜,绿道逶迤入翠岚。
作赋吟诗先烈缅,献花植树后人阗。
文明祭祀硝烟远,生态追思蕙草芊。
一瓣心香春色里,青山含笑水含嫣。
7.清 明
刘治国(四川大竹)
阳春三月鸟歌旋,寒食龙邦祭祖先。
冒雨顶风寻墓地,斩荆潦草拜尊贤。
青香烛火花圈上,浊酒斟杯目泪涓。
焚纸尘烟残屑袅,烟花鞭炮应坤乾。
8.清明祭
赵书云(内蒙包头)
梨花飘落祭祈声,杜宇哀叹触痛生。
香烛含烟归地府,纸钱化蝶绕邱茔。
追寻笑貌柔肠断,犹忆叮咛涕泪盈。
两隔阴阳难面见,今朝心碎诉思情。
9.清明
王正元
松柏陵园锁夕烟,清明祭扫泪痕涟。
子规呼喚啼斜月,杜宇绽红开墓前。
烈士英姿犹在眼,长征号角响云天。
回眸来路旗高举,文脉千秋延万年。
10.清明三首
赵亦金(福建)
(一)清明
巳年黄道仲清明,循节复苏万物荣。
三候适期精作业,四时和季辅农耕。
生元沛泽桐花盛,竭本催回稻菽更。
寒食纳新尤有轨,自然气象认规行。
(二)春祭感怀
春秋祀典古文明,点化民风守德行。
期去谱中温故事,聚来山上祭先茔。
寻求友谊申宗谊,欲得亲情重族情。
斯日践时喻孝道,不忘传统见心诚。
(三)清明清聆
深情预警话天真,溯例干支远忌辰。
半月封锄新墓草,星期弃扫旧陵尘。
遵吾善意通玄妙,守汝嘉言近吉神。
兴浪弄潮迷世道,教条科学惧高人。
11.清明怀思(怀念故妻)
阮映华
渐近清明愈楚酸,冢头杂草露未干。
纸灰化蝶萦碑泣,蜡泪凝珠诉梦残。
往事如潮盈脑海,故人似线系心盘。
共衾十载温犹在,祈愿天堂亦福安。
12.清明
焦连英(河南)
田园芳草绿,肃静鸟飞鸣。
细雨鲜花润,黄牛沃土耕。
尊慈香火上,祭祖酒杯倾。
月下思纷乱,窗前泪失声。
13.清明节(新韵)
张龙才(安徽芜湖)
料峭春寒柳渐青,深情慢步绕山行。
丛林宿草闻悲语,幽径荒丘隐泪声。
奉供献花伦理尚,传承敬老道德荣。
香烟袅袅相思寄,祭祖文明始至终。
14. 乙巳清明感怀
陈顺灿(福建)
寒食风回近野村,祭旌摇曳黯销魂。
碑前浊泪湮秦碣,陌上残灰叠楚燔。
绵岭燐飞三劫火,渭川舟锁五侯阍。
杏花影落鹃声裂,犹是当年泣血痕。
15. 清明二首
梁尚儒
(一)
薄雾浓云愁绪牵,行人路上倍凄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奠玉招魂珍馔献,焚香酹酒美醪传。
河清海晏告前辈,岁稔时平励后贤。
(二)
陵园肃穆柏葱茏,吊客摩肩长鞠躬。
碑上苔痕存旧念,墓前蘚碣见遗风。
已知壮志捐躯日,更悟英魂报国衷。
哀乐低回忧战伐,枕戈待旦慰诸公。
16.清明
李祖文(福建)
祭祖天垂泪,人间孝敬忠。
鲜花坟墓艳,绿草路旁葱。
大雁回窝里,杜鹃啼树丛。
万千尘世物,厚德识为崇。
17.清明
朱纯影(河北)
今晨又是半阴晴,野径通幽祭扫行。
地上纸钱飞作蝶,坟前杨柳泣如莺。
风吹陇麦连天碧,日照鲜花耀眼明。
莫向残碑询旧事,且看春色满乡城。
18.清明二首
范希明(福建)
(一)故乡行
故里清明石径斜,岚深漫步阅芳华。
桃嫣李姹菲芬树,蝶浪蜂狂烂漫花。
水秀山青村貌旧,莺声燕剪早年家。
朝晖霁雾轻纱紫,老友围炉笑品茶。
(二)清明祭祖
扫墓从来不敢忘,呼儿千里赶还乡。
南山祖塚蔓茵草,东岭荒坟叹夕阳。
杜宇一声歌祖德,龙香三注奠先堂。
传承已是家文化,种孝遗风万载长。
19.清明
周春香
岁岁清明雾雨纷,他乡默默念亡人。
廿八逝影心头绕,昔日温情梦里巡。
幼子啼声犹绕耳,衰翁病影每牵神。
风风雨雨艰难路,未负当初未负君 。
20.清明忆母
缘来缘去
襁褓之中陪左右,听闻啼哭来回走。
迎风种地眼低垂,冒雨接儿衣湿透。
数载相思懒出门 ,一朝永隔难回首。
肝肠寸断泪盈腮,未报亲恩心愧疚。
21.乙巳清明有怀
李铃泉(福建)
记忆分明祭祖归,父前应答未相违。
坪中乞饼孩多少,墓左环林树几围。
今待先君来问我,新翻黄土默朝晖。
杜鹃偏在枝头泣,血溅时花漫翠微。
22.清明祭祖茔
刘昌荣(福建)
芳菲未歇正清明,满眼青葱向日荣。
俎豆千秋扬祖德,箕裘百世颂家声。
泉台积翠幽香在,福地浮光紫气呈。
薪火相传彰孝道,虔诚祭拜祀先茔。
23.清明节感怀
郑长信(福建)
曦光煦暖上烟岑,扫墓青山鸟闹林。
烧纸拈香情默默,斟茶捧酒意深深。
追怀未报春晖德,祭祀难安寸草心。
两界阴阳徒痛切,奉行孝道趁当今。
24.清明念
梁小芳(陕西)
清明携雨唤春风,陌上荒丘蔓草中。
几处梨枝花绽白,半坡烛泪土烧红。
酒倾泉下思亲旧,香绕碑前念祖翁。
遥寄哀情千万缕,捧花伏地祭苍穹 。
25.清明回乡偶书
张良碧(湖北)
故里少至亲,邻墙旧迹存。
竹马嬉游处,雪霜添鬓痕。
墟巷苔侵瓦,空庭燕绕门。
垂杨低不语,暗数往来春。
26.七绝.清明祭祖
文/淳辉
梨玉翻飞浮漾堆,山峦不语祭人催。
清明三炷青香袅,遥寄先公酒一杯。
27.清明
刘茂金(福建)
清明祭扫表心诚,人众纷纷路上行。
念祖思亲双颊泪,弘扬美德步前程。
28.七绝·清明寄思
段文华
清明时节雨丝风,扫墓行人泪眼朦。
忽见纸鸢天际舞,追思尽在不言中。
29.清明游
刘冬树(福建)
林间笋露日春晴,墓草萋萋翠鸟鸣。
绿野峰华花灼灼,山头祭扫路人行。
30.清明祭祖
李清华(旅美华人)
眼望荒山托骨亲,伤心珠泪打鼻唇。
纸灰飞做坟头絮,乱草难辞惆怅人。
31.望云思亲 (古风)
杨山坡(四川大竹)
清明朗日碧天晴,独在竹城念故庭。
垄亩躬耕珠汗落,波峰勇立爱如星。
俭勤育德身心正,质朴传家岁月宁。
鹤驾西归无病苦,祥光东佑有神灵。
悠悠云影添愁绪,沥沥春心伴泪零。
32.清明祭知青战友(古风)
王跃进(湖南城步)
犹记韶华正盛年,南山初赴志云天。
黑泥共踏同流汗,白首相期却断缘。
千里路遥归梦杳,三冬云敛暮霞寒。
泪飞化作清明雨,肠断难寻旧影欢。
噩耗惊闻君鹤去,凄风苦伴我心煎。
愁云紧锁眉梢绕,隔世音书哪得传。
从此阴阳途路远,追思无尽岁月绵 。
1.暗香·清明农事
郑暹琼
穆云翠陌,正清明过了,春农如织。
沃野翻犁,牛影悠然破晨色。
茶岭新芽似粟,村女采、竹筐盈积。
更垄上、点种瓜蔬,农事不曾息。
田侧,水澄碧。看芋苗露滋,菜畦葱碧。
叟童共力,挥汗田间笑声逸。
遥念年年此际,祈望处、仓盈家吉。
待秋来、同庆里,满川金粒 。
2.诉衷肠.清明念
兰云
清明凄冷径荒幽,孤雁唳空愁。
坟茔扫土除草垛,烧纸绕情柔。
思不尽,忆难休,泪盈眸。
昔时欢影,入梦频来,难解离忧。
3.鹧鸪天.清明扫墓
陈晨(四川)
细雨如丝落墓台,山樱似雪为谁开。
碑前蝶舞追思影,冢畔松摇寄念怀。
燃烛烬,上香哀,一怀悲戚漫坟阶。
春风不解人间痛,依旧携芳入眼来 。
4.鹧鸪天•三月清明话农家
刘治国(四川大竹)
三月清明霁彩翩,家家忙禄置桑田。
一场夜雨山河秀,万里屏风陌野妍。
苍野净,叠坳鲜。江堤岸柳翠丝旋。
鸟歌庄户星辰早,车马腾飞垄上喧。
5.醉乡春•清明祭
赵书云(内蒙包头)
地冷径凉烟雨。鸣语杜鹃悲诉。
念绪远,泪流频,梨树落花飘舞。
梦里觅亲无数。敬奉哀思漫墓。
烛香袅,纸灰飞,缅怀跪拜恩情悟。
6.浣溪沙·清明怀思
许天德(新疆乌鲁木齐)
又是清明落雨时,山川凝泪柳垂丝。
坟茔碑上寄情词。
忆里音容常入梦,别来岁月总添思。
青烟一缕化愁诗 。
7.更漏子•清明
周玉蓉(德阳)
晓烟稀,云雾月。树上子规啼血。
柳影动,杏花纷。风吹扫墓人。
陵园路,芦苇渡。一阵肝肠断处。
两杯酒,三丛花。任它丝雨斜。
8.踏莎行•清明
王正元
流水枫桥,山村古道。杜鹃开尽花枝俏。
夕阳倒影渐黄昏,扶筇望远霜颜老。
暮霭凝烟,泪痕芳草,清明扫墓愁云绕。
欲将此举问行人,夜归儿女灯前笑。
9.汉宫春•忆父亲
焦连英(河南)
父爱如山,对人情意重,铁骨铮铮。
红梅吐艳,相思梦绕魂萦。
风霜雨雪,几坎坷,道义担承。
流血汗,春风化雨,阖家笑语声声。
踏破黎明辰露,暮归伴月影,劳苦终生。
人心泽厚担当,笑傲峥嵘。
伟男丈夫,耀星辰,玉洁冰清。
怜弱小,从严教子,流芳千古英名。
10.长相思·清明祭
李春莲(连春)
墨云沉。脚步沉。孤影寒鸦寂寞林。
凉风耳畔侵。
雨淋淋。泪淋淋。肃立丘前思德音。
且将陈酒斟。
11.清明词二首
梁小芳 (陕西)
(一)
长相思.怀故
风也愁。雨也愁。泪洒碑前念旧游。
思情绕不休。
忆难收。梦难收。往昔音容心底留。
月寒孤影秋 。
(二)
长相思·祭父
纸灰菰,泪花菰。碑下长歌忆父途。
恩深岁月濡。
念难除。痛难除。梦里音容灯影苏。
醒来心更孤 。
12.江城子·清明有寄
陈顺灿
一镰弦月挂苍穹,夜朦胧,郁忡忡。
冷雨敲窗,惊觉梦魂中。
遥望双亲天国处,山叠嶂,雾濛濛。
奈何桥畔影憧憧,念千重,泪盈瞳。
逝水回风,无处觅芳踪。
笑貌犹萦杯底月,音容杳,叹幽冥。
13.鹧鸪天•清明即景
李祖文
日照田园百卉香,桃花灼灼遍红妆。
和风摇柳翻丝浪,清露沾樱染蕊凉。
蜂采蜜,燕飞扬。山川沃野绿岚芳。
春光景色千般好,游客欢心喜乐狂。
14.中吕·山坡羊•清明
朱纯影(河北)
纸灰飞倦,梨花垂面,草痕浸透碑前半。
雨丝绵,柳条缠,鹧鸪声里悲歌颤。
美酒泼来隔世远,生,如絮翩;亡,如絮翩。
15.极相思•清明扫墓
老木
清风丽日蓝天,青冢刺蓬间。
披荆斩棘,坟头培土,纸烛香鞭。
割股疗饥恩欲报,树化烬骨殖山巅。
那堪更看,当场开祭,介子灵前。
16.诉衷情令 · 清明感怀
玉树临峰
清明祭祖拜坟前。悲泪顿如泉。
焚香化纸飞蝶,思绪似云烟。
淳训导,记心间,落书笺。
钟灵位育,厚德传家,诗礼延绵。
17.满庭芳·清明寄怀
刘昌荣
晓雾迷濛,还寒乍暖,人间又是清明。
莺啼燕语,陌上啭娇声。
遍地繁花似锦,春风里、万物敷荣。
芳郊外,垂杨袅娜,酥雨渐消停。
节来循旧俗,携亲家眷,踏野寻青。
恰追远慎终,祭扫先茔。
酹酒焚香叩拜,灰蝶起、思绪萦萦。
凝眸处,纸烟散去,天际复新晴。
18.蝶恋花 清明
彭葆平
细雨纷纷芳草浅。又到清明,三月东风软。
陌上桃花已开遍。蜂来蝶往花梢恋。
坟头远处飞双雁。泪眼朦胧,不见亲人面。
莫道人间情无限。归来路上子规唤。
19.鹧鸪天.蛇年双春不上坟感咏
张友田
都说今年不上坟,只缘乙巳是双春。
千秋谚语流深远,百代传闻论假真。
明化纸,暗伤心,堂前摆案祭宗亲。
零星鞭炮耳边响,许是西行上路人。
20.满庭芳•清明感怀
张龙才(安徽芜湖)
柳絮沾襟,棠梨落雪,又逢寒食东风。
纸灰化蝶,迢递旧山松。
多少黄泉故事,都付与、细雨濛濛。
空凝伫,乱鸦啼处,荒冢草茸茸。
人间谁记省?牧童指冷,野老杯空。
剩年年,杜鹃啼老残红。
欲问归途远近,烟霭外、云暗千重。
黄昏近,秋千影里,灯火已阑珊。
21.沁园春.祭奠祖墓
姜显軍
乙 巳清明,动脚山畬,窘步道途。
摆珍奇供品,恭承青冢,馨香绮馔,敬奉阴墟。
孝子贤孙,烧钱烈纸,祭奠先人献豢腴。
弯躯体,谨鞠躬故墓,叩拜玄庐。
低声细语申舒。念世祖、追伤忆往初。
伴清锅冷灶,芋魁饭豆,黄汤辣水,瓮牖绳枢。
垦植农桑,衍生胄嗣,陆续骖鸾殒病躯。
铭家训,定清身洁己,尺步绳趋。
1.清明随感
超然(陕西)
仿佛雨后见彩虹
天清地明,乾坤朗朗
云雾不再缭绕
气温不再上下波动
宛如观音菩萨再生
海晏河清,山清水秀
晦气荡然无存
万物精彩纷呈
好像先祖或英烈显灵
给众生馈赠好运和吉祥
从此,岁月静好、山河无恙
大地呈现新气象
2.清明祭
吕忠祥(湖北赤壁市)
柳丝纤纤
垂下长长思念
芳草青青
铺展回忆连绵
洁白的玉兰花
宛如素装的心灵祭奠
细雨纷纷
千年的美德传承感动苍天
又是一年清明至
缅怀我的爹娘、我的祖先
墓前长跪咫尺近
天人永隔不能相牵
轻拂墓碑一遍又一遍
孩儿的呼唤爹娘可听见
常盼双亲梦中团圆
重回孩提依偎在膝前
聆听爹娘唠叨一天天
受教诲叮咛年复年
屋后的小院
是孩儿们玩耍的乐园
满院的欢声
绽放爹娘幸福的笑脸
厨房袅袅的炊烟
野菜也飘岀喷喷香甜
闪烁的油灯下
母亲娓娓道来的故事动儿心弦
难忘的往事桩桩件件
如沐春晖暖彻心田
如今我走过岁岁年年
生活的风雨将我磨炼
每遇坎坷犹豫不前
总似听到爹娘的声声劝勉
那盏老屋的灯温暖依然
照亮我在尘世中迷茫的眼
在岁月的长河里漂泊辗转
这份思念从未搁浅
我把回忆酿成酒慢吞咽
每一口都是对往昔的眷恋
愿那明月照亮天堂里爹娘的住所
愿那清风捎去儿的思念
诉不完的无尽思念
感恩不了的满腹心愿
儿今生留下的遗憾
祈祷来世再续儿的父母缘
3.清明,想起了一位墓园更者
一愚(湖北)
有人推测
他是因为体内残存的那些弹片
与逝者骨灰中的那些弹片
相互吸引,才退休而不退职
坚持不要任何报酬留在墓园守更
他已经习惯月明星稀的中夜
拎几碟小菜和一壶土酒
与长眠这里的战友小酌
他不允许任何声响打扰逝者的安寝
包括那些羽翼如轮的不速飞禽
和自已欲鸣又止的鼾声
为熄灭一些宵小觊觎祭品的念头
他高调附和钓者动用逝者毛巾
高烧不止的灵异
其实他是无神论者
他经常采摘墓园的野花
馈赠一些亲人迟祭的逝者
有人回赠以酒
他又都回馈给那些亡灵
他像一尊大慈大悲的菩萨
夜夜行走在墓园的清风之中
却又不是菩萨
还企望百年之后
有人在他的墓前还些野花
4.琅琅书声在清明回响
文/吕晓蓉
昨夜我做了一个梦
梦里是延绵黝黑的大山
和满山摇曳的翠竹
还有那一条从村庄绕过的清澈小河
梦里我和同学们坐在一间简陋的教室里正听着母亲老师讲课
母亲站在讲台上
面带微笑地注视着她的学生
她端庄而美丽
严肃透着温婉
她手捧一本二年级语文课本
温和地带领同学们朗读课文
琅琅书声飘出教室在山林间回响
母亲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写着新词
每一笔都是那么有力而清秀
摇动的黑板发出吱吱的声响
母亲手拿自制的细竹教鞭
一字一词指导同学们反复念读
几十双求知的眼睛注视着黑板
从孩子们口中发出稚嫩而标准的读音是这山村最美妙动听的声音
一阵淅淅沥沥的雨声打破了我的梦境
多想多想还是母亲身边的学生
多想多想还是那个天真烂漫的少女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母亲都已离开我三十年了
我也不再年轻
然而在我心里
在我无数次梦里
母亲仍然在大山执教
我的脚步仍跟随母亲爬山涉水
悠悠大山仍回荡着当年母亲带领孩子们朗读课文的余音
年年清明
今又清明
让这丝丝缕缕的雨
带着我的思念飘飞
飘落到湘西南那片青山
那片安放母亲灵魂的山地
这青山上杜鹃花一定开了
山脚下的桃花梨花定是一片芬芳
成群的小鸟定会在林间悠转歌唱
老师——母亲
我这样怀念您
是您是我人生中第一任老师
您不仅带给我生命养育我长大
更引导我选择了正确的人生方向
母亲——老师
今年清明节我在长沙
不能回家乡来祭拜您
就让这小文告慰您在天之灵
让绵绵春雨带去我对您长久的思念
5.清明
文龙(贵州)
这发光的日子
不只落英,有淡淡忧伤
和水而去的帆
留下谁,用柳丝,翻阅波光
渡过青青的麦海
与鹧鸪,寻找种你的山冈
那些关于雪的语言
散落的欢乐,同纸灰,去云上
有些疼痛,在人间不能讲
酒,泪一样滚烫
告诉缠绵不去的风
一棵青草,心惊胆战的坚强
6.清明的思念
刘廷荣
清明的细雨,如思念的繁花,疯长开去。
远处的山峦,薄雾里朦胧成画,似一幅古老而神秘的水墨长卷。
长卷里有静静的墓碑伫立,碑上的名字,让我生出无尽的思念。
这些墓碑还都有层次,最高的,高的,中高的,中低的,低的,下边离我最近的。层层都让我思念。
高的低的都让我思念,离我最近的就不只是单单的思念,更多的除思念之外是哀伤。
哀伤过后我又为他们时间的庆幸。庆幸我们为他们用去一寸保贵的土地而立碑而埋灰。
我已到了需要思考立不立碑,埋不埋灰,占不占用一寸保贵土地的时间。占地立碑埋灰有用么?除了少栽一棵树,少开无数花,少绿一寸地,就是让后人清明节劳累远道辛苦来行哀思。
行哀思的方式很多,心里记着最关键,形式不重要。
我心里向多少把骨灰撒向大海的伟人学习。我以向后人交代,我活着在不停的作奉献,过世后也请把遗体捐献或骨灰埋在树下去让绿树更绿,放在花草下,让草更青春靓丽,让红花更红,给美好的春天增添五彩缤纷。
这是我在清明节个人的思念。
7.清明记
张龙才(安徽芜湖)
清明时节,雨丝如织,纷纷扬扬地洒向人间。这雨,不是夏日的倾盆,亦非秋日的淅沥,而是细得几乎看不见,却又分明存在的。人们撑着伞,在泥泞的小路上行走,鞋底沾了湿泥,一步一沉重。
坟茔前,照例是有人来了。先是摆上几样果品,继而烧些纸钱。那纸钱在火中蜷曲,化作黑蝶飞舞,终又归于灰烬。人们跪拜,口中念念有词,大抵是些保佑子孙的话。我想,死者若有知,未必愿意听这些;若无知,听了也是白听。然而活人总是要说的,仿佛不说便对不住什么似的。
邻家的王老伯也在其中。他年近七十,背已驼了,却每年必来。他的儿子死于一场车祸,算来已有十余年。王老伯蹲在坟前,用粗糙的手擦拭墓碑,又拔去周围的杂草。他并不说话,只是沉默地做着这些事。末了,从怀里掏出一小瓶酒,倒在坟前,看那酒液渗入泥土。我想,这沉默比千言万语更有分量。
城里人扫墓,往往开着汽车来,带着鲜花和精致的点心。他们匆匆地来,匆匆地去,仿佛赶赴一场不得不去的约会。祭扫完毕,便掏出手机拍照,发到"朋友之圈"里,配以"怀念""感恩"之类的文字。这倒也是一种纪念方式,虽然不免有些做作。
墓园的管理员老张告诉我,这些年扫墓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都忙,有的几年才来一次。再过些年,怕是要荒了。"他抽着烟,眼睛望着远处。那烟圈在空中飘散,如同逝去的时光,再也抓不住。
我走过一片老坟区,那里的墓碑东倒西歪,字迹模糊难辨。野草从砖缝中钻出,有的甚至长到了墓碑顶上。显然,已经很久没人来祭扫了。这些死者,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悲欢,都随着最后记得他们的人的离去而消散了。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遗忘。
回程时,雨停了。阳光穿过云层,照在湿漉漉的墓碑上,反射出奇异的光。几个孩子在墓园外放风筝,笑声清脆。生与死,哀与乐,在这里奇妙地交织着。
清明终究是个矛盾的日子。我们纪念死者,却又不得不继续活着;我们哀悼逝去,却又必须面对未来。或许,这就是清明的意义——在缅怀中前行,在记忆中成长。
人生如寄,死者长已矣。而生者,还得在这纷纷扰扰的世上,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