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明 忆 父
作者:王瑞初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的雨,淅淅沥沥,点点滴滴,如同我思亲的泪……
在思亲的泪雨中,我又一次捧起父亲的遗像,遗像下一行诗句是父亲留下的最后遗言:“他年相忆当如梦,一见形容宛若生。”
如幻如梦,我回到了自己的幼年。
幼年的我有点娇气,摔个跟头要哭好半天。等我哭过了,父亲把我拢到他温暖的怀抱中,轻声问我:“瑞儿,还痛不?”看到父亲亲切的笑脸,我破涕为笑,摇摇头说:“不痛啦!”父亲抱紧我,说:“小孩子走路,哪有不摔跤的!摔了跤,哭是没有用的!”“那怎么办呢?"“爬起来,拍掉身上的尘土,再向前走呀!”
为此,父亲给我买了我人生的第一本图画书:《我不哭》。
如今,我已年过80。在几十年的阴晴风雨中,我跌过跟头,受过挫折,如:1963年夏,热爱读书的我却突然被告知因身体等原因不让参加高考!如同塌了天似的,我哭得天昏地暗,后因恩师王占崧校长的奔走,在高考头一天的晚上,我终于拿到了准考证!
到汉后又不让我入学,折腾了一个多月还没拿到学生证和校徽!好不容易,华师中文系的领导最终收留了我。此后,在求学和工作的过程中更少不了跌跟头,但“我不哭”,或者哭过之后,再如父亲所教的那样:“爬起来,拍掉身上的尘土,再向前走!”
青年时期的我敏感、脆弱,小有不快就皱起眉头,稍有不顺就焦虑不安。父亲教我说:“为人呐,心思要细密,但胸怀要宽广。有些事情你可以不必太理会它,有的坏事还能变成好事呢!”为此,父亲还给我讲读了贾谊的《鵩鸟赋》等文章,让我明白“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父亲这么教我,自己也是这么做的:文革中他被当作“反动学术权威”揪斗,母亲气愤不平,父亲却云淡风轻,批斗完了,照旧做自己该做的事。
后来,我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也牢记父亲的教导,慢慢学会乐观地对待疾病和挫折。譬如我原本走路很快,甚至想慢都慢不下来。而4个多月前偶然伤了腰椎,导致椎间盘突出,腿脚疼痛走路不利索了,现在走路是想快也快不了啦!我在疾痛中自我安慰道:“这一下可好了,免得走路太快,容易摔跤!”
步入中年,我和老伴的身体都不算很好。除了帮我们调理之外,父亲还赠我们9个字:“慎寒温,节饮食,安情绪。”3句话9个字,涵盖了冷暖、饮食和精神情绪方方面面,真的是“9字真言”啊!试看当今铺天盖地的养生经验,多半不也就是这9个字的内容吗!
记得当年我在家乡浠水一中任教时,被同事推荐举行全县的大型公开课,不仅本校的领导和同行,还有全县各高中的语文教研组长丶县教育局长等领导都要来听课!当时还比较年轻的我惴惴不安:这么大的阵仗,要是讲砸了可怎么办呀!父亲知道了,特特赶来教我放宽心,大胆讲,努力把这次公开课当成是对自己的一次锻炼。临别父亲还送我两句话:“堂上你要旁若无人,堂下你再虚怀若谷。”父亲,您说得真好啊!在精心准备之后,我照您所说的去做了:堂上摒除顾虑,侃侃而谈,做好与学生的互动,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后我抱着虚怀若谷的态度,认真听取领导和同行们的评论意见,结果好评如潮,那次公开课取得了成功。
父亲啊,太过劳累的工作无情地加快了您人生的脚步,时时处处为病人着想而不顾自身的生活导致您患上了不治之症!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您担心敬您爱您的晚辈过于伤心,您暗中备好一个日记本,写好了遗嘱:“生丶壮丶病丶老丶死,这是自然规律,是人生应有的风光……对于死,亲人不必太为之悲伤。各人应当珍摄自身。过于悲痛,伤身偾事,是愚蠢的!……”父亲一向平和待人,怎么这一次竟然用“愚蠢”这么重的字眼呢?哦,我明白了,他老人家这是着急,这是在为我们担心呀!用词重一些,是为了更好地警醒我们!父亲啊,您的爱心,至死不渝……
父亲在遗嘱中还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他说自己很普通,不会“流芳百世”,但他一辈子还是遵循古圣先贤的教导去做人做事,最后,父亲用孟子的话总结自己的一生,说他回首平生,可以说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10个字,对于父亲,是何等简洁而又不易的人生信条;对于晚辈,又是何等庄严的教导与榜样;在我们心中,父亲,那10个字该是何等伟岸的丰碑啊!
父亲从来不爱照相,可不知是什么时候,他竟然独自去照相馆照了相贴在本子的扉页上,并题诗曰:“他年相忆当如梦,一见形容宛若生……”
父亲啊,您给予社会和人民的,是无私的奉献;您给予女儿的,是如山的父爱;您给予我们晚辈的教导,是我们永久的忆念!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在清明思亲的泪雨中,回忆慈父严师的谆谆教诲,捧观父亲的遗像,真个是“一见形容宛若生”啊!
清明时节思亲的泪雨,浸透我心房!……
【作者简介】
王瑞初,女,1944年11月生于湖北省浠水县,1967年7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参加《古典诗歌鑑赏》(武汉出版社出版)丶《配画唐诗一百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丶《配画宋词一百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及《中学生汉语规范化读本》(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等书籍的编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