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清明节气与写写清明节
文/张绍钟
清明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时间点在农历每年三月初一前后(公历4月4-6日),太阳到达黄经15°时。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演变为民间节日的节气,与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因清明时节民间多有扫墓、插柳、踏青、放风筝等纪念和娱乐活动,这天还被称为扫墓节、踏青节、柳节等。
清明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清明节气是上古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廿四个特定节令之一,这一时节,吐故纳新、生气始盛、气温升高,万物皆洁齐,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黄金时段。
为了我们相互学习了解清明节,我下面再写写清明节:
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来进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所以“清明”本为节气名,后来加了寒食禁火及扫墓的习俗,才形成了清明节的。为此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好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另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二千多年历史。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因清明节气到来,气温升高变暖,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与“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我再加几句有关清明节的来历,传说晋文公流亡时,随臣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帮助晋文公脱离苦海,后来晋文公为纪念他,感恩他,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总之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开始农田,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节气里,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有融合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是一个极富特色非常特别的节气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