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卷残灰荒冢地,梢披余墨唳青鸦1280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雨坠清明润素纱
草馨烟缕寄天涯
风卷残灰荒冢地
梢披余墨唳青鸦
半炷温香点幽花
长揖叩首泣夕霞
万代绵传民族业
追思吊祖谁作答
清明天坠泪,细雨漱梨花。荒草掩孤冢,新枝唳野鸦。焚香达壤界,俯首叩天涯。千古离别事,谁人可作答。“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莅,天雨茫茫,乡村残月,举首无赏。归茔祭祖,子孙灵应,代代尚德,天地自明,祖英青塚,德风绵陵。我们秉承祖德之气而化,秉佑先德之荫而生,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人有祖守之后,皆为德征之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以载道,以一贯之,慎终追远,民德归厚,道与德犹如树之本末,道之根源德之物繁。自古德与道两者之间关联密切难舍难分。道是什么?是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而德就是依道而行的所有收获!故德者得也,阴德、功德、福德皆是千万年祖先遗纷我们的生存基础。
长河无言东流逝,夕阳几度化德风。中华民族从三皇五帝到夏商周三朝及诸子百家,从秦汉王朝到唐宋元明清,千万年文明之旅,弘道扬德代代相传。《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自古文明东土邦有邦德,家有家训,行有行规!德者得也,人类社会其实都是在阴德与阳得之间寻找平衡!德亦胜得,得亦由德,宅心仁厚方能载物之得!故以德治国、以德齐家、以德修身者古来如此!每逢清明,后人折柳追思,香火尚飨,逝者生前之德,必将光映日月,福泽万代子孙。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九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20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