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扫抗战苏军飞行志愿队烈士墓园巡记
◎红榜作家 谭长笙

忠魂永驻江山秀,浩气长存岁月平。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四月二日,值此清明节之际,我所在成宝社区党委,将党员活动日安排为祭扫烈士墓。
武汉的四月天,气温二十度左右,天高气爽,景色宜人。我们一行人,身着素装,胸佩党徽,乘大巴向汉口解放公园抗日战争苏军志愿飞行队烈士墓进发。
来到解放公园门口,我们下车徒步入园,血色的檵木像给我们铺上的红色地毡;三色堇也为我们露着笑脸;红色的鸡爪槭在小径两旁为我们举旗迎宾;满树像绣球一样的大白琼花为我们营造着庄严的氛围。
一九三八年,苏军志愿飞行队来到中国,援助我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新中国成立后,武汉人民为了纪念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和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将原葬于汉口中山大道万国公墓的烈士骨骸迁葬到解放公园内且重建墓碑。一九五六年三月二十九日,墓园竣工。同年四月五日举行了祭扫仪式。之后,每是清明时节,武汉各界人士、社会团体、国际友人、中小学生等前来祭扫。烈士墓一九七九年被列为湖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二零一九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八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抗日战争苏军志愿飞行队烈士墓,就座落于解放公园东北隅,位居朝梅、夕桂两岭之间。整个墓园面积近一万八千平方米。大墓两侧有台阶二十级。墓碑刻着二十九位烈士的姓名及生卒年月。墓前矗立着一座八米多高的纪念碑。大墓与纪念碑中间是一个小广场,纪念碑前建有大花坛。整个烈士墓区松柏环抱,庄严肃穆。
当我们手持鲜花,站立在墓前静默的那一刻,我眼前仿佛浮现出英雄们,那峥嵘岁月浴血奋战的英勇场景,心中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又仿佛,激发了我心中的英雄胆气,我先祖谭嗣同气贯长虹的诗句,在我脑海中跃然呈现: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不忘先烈,祭扫烈士墓,为的是如今的我们砥砺前行。解放公园地处武汉市江岸区,该区利用烈士墓园这一资源,弘扬正气,表彰英模,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也使我们在这次祭扫活动所受教益。
给烈士墓献花后,我们来到墓区一侧的“江岸之光,英模长廊”,廊庭的方柱上,展示的是江岸区的英雄模范人物,讲述着基层干部群众坚守付出、勇于奉献、执着探索、忠诚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的热血初心,无怨无悔。有赴汤蹈火,无畏逆行的“火蓝尖兵”消防队长朱雪亮;公安系统,有迎难而上,用真心换真情的片警沈胜文。有有勇有谋,在破案中练就“最强大脑”的刑警许奎。有恪尽职守,选择无畏的好警官邵玉春;卫生系统,有不忘初心,抗击新冠肺炎的“守门人”,儿童医院的陆小霞。有仁术匠心,点亮患难希望的好医生蔡常春。有小处方续写“上医之魂”的全国三八红旗手王争艳。有德艺双馨,创造生命奇迹的“暖男医生”曾凌空;教育系统,有立德树人,创新思政工作的人民好教师蔡晓瑜。有培根铸魂,学生成长的“指路灯”吴又存;社区工作者,有“小巷总理”之称,与居民心贴心的书记王波。有定纷止争的人民好调解员陈立昌。有聚焦民生,万家灯火的“守望者”施敏;还有身残志坚,为他人撑伞的“轮椅勇士”胡文兵;坚守与传承“热血家庭”的郭珍玲;奉献人生的道德模范王小玉;筑梦青春,千仞高塔上的“电力尖兵”王攀。历史与现实交辉,给人以强大的正能量。
下午一点半,我们一行又赶至汉口的中山公园,参观了园内抗日战争胜利,日军投降的“受降堂”。
一九四五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国民政府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蔚如奉命主持武汉地区受降。九月十八日下午三时,受降仪式在汉口中山公园“受降堂”举行。孙蔚如身着戍装,偕同武汉地区总受降官王敬之、湖北省政府主席王东原及盟国代表美军顾问等八十八人出席。日军第六方面军司令官冈部直三郎率参谋长中山贞武及幕僚福栖静岛、冈田芳政、清水勖之,代表二十一万华中日军前来签降。受降堂雕塑还原了这一场景,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抗日御侮、浴火重生的胜利之姿。
(受降图)参观受降堂时,恰遇武汉市第六十八中学师生,在堂中,面对五星红旗,庄严的宣誓: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声音洪亮,高亢激越。给人以震撼!师生们还在受降堂外的受降碑前留影,以作忆存。
当我看着这朝气蓬勃的学生们时,心中无比的宽慰,仿佛像看到,解放公园翧台的和平鸽正展翅飞翔!
2025.4.3于武昌
谭长笙,武汉市新洲人,大学学历,曾从事商业和新闻媒体工作,已退休,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