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忆母
简培荣
多年来,母亲总会在她的忌日或祭祖日前后托梦于我,音容笑貌犹在眼前,让我错觉她宛若在世。难道母亲是担心我们儿孙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将她淡忘?亦或是我对母亲的思念已痛及灵魂而刻骨铭心?在母亲辞世第三十二个年头的清明之际,我们母子依然如约梦中相见,这更加触发了我对她老人家无尽思念。
母亲是一位极其平凡的农村妇女,勤劳、贤惠、善良、坚韧,她用瘦弱的身躯撑起了我们这个贫困家庭,一生都在为她的儿女遮风挡雨,艰辛庇护。
九三年冬月十五日,一个寒风凛冽的凌晨,年仅58岁的母亲不幸离开了我们,她是被癌症耗干最后的心血离世的。记得她咽气时并没有合上双眼,是没有把子女全部操持成家留有遗憾?还是在离世前的那一刻还在为儿女的未来担心和守望?我想,一定还有对残酷命运抗争的不甘和对美好尘世留恋不舍的因素吧!想来真是让人痛彻心扉!我出生在上世纪物质贫乏的六十年代,母亲怕我缺乏营养,据说超长时间用乳汁喂养我,不忍心断奶,可能也有十年盼子终得所愿因素吧。而她当时尽管稍过而立之年,却因为营养不良和高强度的生产劳作,身体严重透支而面黄肌瘦。后来我每每想到此事总感到对不起母亲,为那时年幼的贪婪和自私而羞愧不已!
小时候记得母亲每天早晨天不亮就起床,生火做饭,操持家务,忙于农活。父母都不识字,父亲老实、木讷,求人帮忙、出头露面的事都得母亲上前。繁重的农事活动加上各种人情事务的操持,使得母亲过早地身心疲惫,疾患在身。然而她那布满皱纹的面庞上始终洋溢着浅浅的笑意,透露着温和与善良。母亲待人热情、实诚,做事不惜体力。庄邻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只要能帮上忙,她都会伸手尽绵薄之力。听说六十年代,南京的一户下放知青刚下放就和我家做邻居,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母亲为此跑前跑后张罗,帮了不少忙,两家因此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母亲善待亲友也是出了名的,尽管那时生活捉襟见肘,难以为继,但是每逢家里来客,母亲总能设法体面地把人情维持过去,因此亲友们也都打心眼里记得母亲的好。老舅身体残疾,但身残志坚,做民办教师时每次到县进修学校学习升造,总喜欢路过我家落脚与大姐唠嗑,母亲常常顶着雷暴雨或炎炎烈日到被压实的草垛拽草生火,到田间地头采摘蔬菜和瓜果,甚至不惜把下蛋的老母鸡宰杀,好生招待聪明乖巧的小弟,作为大姐他怜爱残疾的小弟,更为小弟的勤奋进取和坚强不屈而倍感暖心和欣慰。记得八十年代家里翻建新房时,老舅无偿把家中上好的树木砍伐给我家做堂屋的房梁,这是亲情的良性互动和真心回馈。一个大姐、一个小弟之间相互体恤,互至温情,成就了一段感人至深亲情佳话。姨兄、表兄他们到镇上读高中那会,也都争相来我家搭伙借宿,他们都是奔着大姑妈(大姨妈)的温情、贤淑、无私而来,因为母亲对他们视如己出,倍加呵护和用心。尽管大集体时代自家日子原本就过得紧巴,母亲还总是乐呵呵地善待她的这些至亲们。我们从母亲身上看到的是不讲价钱的良善,不求回报的给予和付出,这也是她老人家留个我们儿孙最大的精神财富。由于缺少文化和贫穷的家底,父母着实受了不少罪。分田到户起初那阵子,我家无力购买生产机械,一段时间还在用畜力耕种,因而功效低下。记得有一年夏季我家用老牛拖石磙打麦场,起场、扬场等整个过程下来忙个通宵,母亲累瘫在地,昏迷不醒,我看在眼里痛在心上。父母尽管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辛劳,但家庭却始终走不出贫困的怪圈。为了把穷家撑起来,母亲农忙之余经常起早贪黑地煎油饼、蒸包子、炸锅巴,悄悄到学校卖给住校生;还利用小菜地长些时令蔬菜到集市上去换些零钱补贴家用;乡里粮管所等单位有什么临时性上下货的重活和累活,她也和男劳力一样抢着去干;大集体时代为挣工分她还争着到单位公厕掏过大粪,有次寒冬涉冰过河险些掉下冰窟。她还为生产队养猪场养过猪、并且放过成百上千的鹅鸭;为改善我们营养,他还和父亲去十多里外的鱼池涧捞过河蚌、鱼虾等,肩扛担挑、星夜归来,可以说历经艰辛、苦难尝尽。自己一生省吃俭用,穿的衣服补了一层又一层,饮食方面经常是草草对付,而照顾我们子女却一点不含糊,唯恐我们冻着、饿着,总是尽可能最大程度地让我们享受到好一些条件。
她虽然不识字,但很明事理。经常叮嘱我们,人穷不能志短,不一定成才但一定要成人,绝不能做任何伤天害理和有违良心的事情,她自己也始终遵循这些做人、处事的道理。她很清楚读书升学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不二选择,所以很重视我们的学习,尽可能不让我们做家务和农活,深怕影响我们的学习,耽误前程。从上小学三年级起一直读至初二年级时,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始终是名列前茅,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尤其初二那年年底学业评比时不光被评为“三好生”,还从几名“三好生”中被遴选为“三好生标兵”,那也可以算是我整个学生时代最高光的时刻了,因而父母也曾一度为我感到自豪,从而对我的学习更加重视。可好景不长,初二下学期,我担任的班长职务因一次课间劳动,被时任班主任误解无情撸下后,心灵遭受重创,从此逐步患上了瞬间遗忘症,因而成绩急剧下滑。然细想与当时的年少轻狂、妄自尊大、学风漂浮,甚至出于愤慨刻意与班主任对抗也有很大关系。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母亲并没有对我滑铁卢式的退步给予责难,而是更加无微不至地嘘寒问暖,甚怕我钻进死胡同有什么闪失。记得我在外乡住校读高中那段时间,她经常步行好几十里为我送去面饼和换季的衣物等,走累了就在路边小歇一会,口渴了就捧点沟渠水喝上几口,而带给我的零食和饮品一点也舍不得沾唇。然而在学校的宿舍见到我的同学,却会毫不吝啬地分给他们少许。这个不经意的小细节潜移默化地教会我与人为善的道理,并影响了我的一生。每次我送她出校门时她总会不厌其烦地唠叨几句,要我一定跟同学搞好关系,尊重每一位任课老师,不要太熬夜,要注意身体等,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她节衣缩食是为了供我们好好读书,希望我们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然而愧对母亲的是,当年我虽经努力最终仍然没能如母亲所愿而金榜题名(主要是长效记忆欠缺和存在瞬时遗忘的短板,烂熟于心的题目和内容,会因为考试的紧张等因素瞬间短路,而一出考场答案瞬时浮现眼前,无奈透顶。时隔几十年下来,一直存在瞬时遗忘的毛病,即便是一个烂熟于心的的同学、同事或朋友竟会在短时间记不清名姓,而稍后时间不长就会对号入座,豁然开朗)。智力上存在如此缺陷要通过考学而改变命运,想来是比登天还难了。而母亲并没有因此对我轻看,依然鼓励我说:“只要努力了就好 ,天无绝人之路,只要你不丧失信心,通过其他渠道同样可以闯出一番天地。”就是母亲这句充满温情和谅解的暖心话,让我逐步走出阴霾,一路勤勉艰辛、坚强不屈地走到今天。现在我可能依然没有母亲所期望的那么成功,但至少有圆满而幸福的家庭,始终能坚持在社会上做一个正直的人,也尽可能争取在做一些有利于公益的事情等。
母亲因为积劳成疾,尽管当时才五十多岁年纪,体质却每况愈下。有段时间她连续高强度劳作,一度吐血不止,然而在稍事治疗休息后,还未痊愈就又投入到繁重体力劳动之中。后来我才明白这不是母亲生性固执,而是生活的重压容不得她停下脚步呀!起初她被诊断患上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由于一直没太重视,病情反复一拖再拖持续长达几年时间。记得有天晚上,母亲放工后,累倒在床边,又大口吐血不止,血液把身边的被褥和床单浸透,触目惊心。一种不详的预感顿笼心头,我担心母亲随时会有不测。后经检查母亲已到了结肠癌晚期,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我们全家人心都碎了。母亲这么勤劳、贤惠、一生广结人缘、乐善好施,未到花甲之年,却横遭厄运,我们做儿女的实在心有不甘。我们再也不顾母亲执拗和反对,四处借钱为她治疗。遗憾的是在市一院做完手术不到半年时间,母亲就匆匆地离开了人世。刚动完手术后一段时间,她感觉浑身轻松,误以为病灶完全消除,非常感激我们做儿女有孝心坚持举债为她治病。出院不久就争着帮我们操持家务,洗衣做饭,照看小孩。而让我常常感到愧疚的是,在她老人家养病期间,我们因为经济上的拮据和窘迫,没能给她买过一件像样的营养品,甚至连一些必要的荤腥类食品都没能很好地提供。她老人家为了我们可以砸锅卖铁,可以健康不顾,生命不顾,而我们相比母亲的付出实在是太少太少。她待我们恩重如山,我们却慢待和疏忽了对她的体恤和眷顾。
母亲走了,走得那样匆忙,没留给我们儿孙反哺的机会。老人家把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我们儿女身上,而我们做子女的却一一都辜负了她老人家的期望!我时常想,如果那时要再努力些能顺利考学,亦或是愿意服兵役说不定也能改变命运吧,还有一次税干考试,就因为报名迟到了几分钟,而不懂得找人通融白白地葬送了难得机遇而懊悔一生,也许一切都是命运使然吧。想想母亲一生遭那么多罪,与身为长子的我,平生碌碌无为是脱不了干系的,母凭子贵啊。
人生没有如果,人生最大的悲哀莫不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一切都悔之晚矣!也许我们唯有通过正直做人、勤奋进取、勤俭持家、奉献社会,传承好“克己、内敛、仁爱”的家风,才能告慰慈母的在天之灵吧!愿老人家在天国安详,您的儿孙将永远怀念您! 2025年4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