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芬玲
当汉中的风,带着油菜花的馥郁清香,轻柔地拂过大地,来自长安的三位才女,便循着这花香,一路飞驰而来。她们并非初来乍到,丽娜曾说:“爱上一座城,不仅是因为这座城有美丽的风景,还因这块土地上的人和事。”而伍老师以及汉中文友,便是她们心中那抹温暖的牵挂。伍老师才思泉涌,一篇篇美文,让长安女子们视他为文学上的良朋益友。因是多年老朋友,在前阵子得知伍老师身体抱恙时,便想踏着油菜花香前来,一来是看望二来同时欣赏汉中心仪已久的春天美景。
就这样,文学如同一座友谊的桥梁,将两地的心紧紧相连,也让文化交流的花朵在岁月里绽放。
海霞是我去年在两地交流活动中结识的。她有着长安古都独有的气质,体态丰盈,五官大气,灵动的双眸仿佛藏着无尽的故事。她曾是水陆庵的解说员,那天听她讲述水陆庵的前世今生,那些古老的雕塑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栩栩如生。我对她油然而生敬佩之情。她的诗歌,亦如她的人,充满了才情与灵性,多次获奖,她的朗诵更是让人沉醉其中。此次前来,她带来了新出版的诗集《丝路霞光》,赠送我们,让我们看到一位从长安古韵中走出的才女。
小群有着清秀的外表,一副眼镜,两个小辫子,尽显文艺之风。她的中式风格与她的人完美契合。她是一位教师,热爱文学,也热爱音乐。她在田野吹奏的埙音,带着旷野的风,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她的诗歌散文,清新自然,宛如她的外表,让人如沐春风。
丽娜是我第一次见到的。她是一位时尚精致的城市丽人,戴着时尚的帽子,搭配着大波浪卷发,挺括的大衣,再配上长皮靴,尽显时尚魅力。她已出版两本诗集,是陕西省散文学会对外创联部主任。她总是鼓励我们,要多写,因为只有多写,才能不断提升自己。
虽然我因事未能一同前往早上的观花之旅,但看着伍老师和胜文带着她们一路前行,游览陈村的油菜花海。那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宛如每个人梦中的故乡。金色的油菜花海,犹如上帝打翻了调色盘,在山间肆意流淌,泼墨成流动的画面。她们在花海里奔跑,抚摸每一朵花儿,在花海中尽情挥洒快乐,那灿烂的笑容,隔着屏幕都能感染到我。正如三毛所说:“我笑,便面如春风,定能感动人,任他是谁。”
她们在岳家岭,观赏高铁穿过花田的美丽瞬间。那列车,仿佛是通往春天的使者,带着人们驶向诗与远方。在黄塘,她们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热气球在天空飘荡,大风车在田野旋转,金色的花海与桃红柳绿相映成趣,湛蓝的天空下,仿佛走进了宫崎骏笔下的春天。在他的画笔下,春天是“生机勃勃的绿色和五彩斑斓的花朵”,小草破土而出,樱花如云朵般盛开,春风吹过,带走了冬日的沉寂,唤醒了沉睡的生命。
她们在汉中博物馆的古汉台徜徉,走在青石板路上,每一步都踏出历史的回响。她们抚摸着秦砖汉瓦,触摸着历史的脉络,凝望着一件件文物,想象着千年前的辉煌。登上望江楼,感受“中华聚宝盆,汉朝发祥地”的气派。虽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我们仍需铭记来路,砥砺前行。
在汉江河畔,她们感受着春风拂面,芳草凄美,那“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美景,让她们沉醉。我看到她们眼中的光芒与喜悦,仿佛她们心中已默默写下了长长的诗行。
尽兴而归,伍老师早已安排好了汉中美食。面皮、火锅。面皮是汉中的靓丽名片,小龙坎火锅在汉中负有盛名。西蜀的装修风格,灰墙黑瓦,飞檐翘角,小桥流水,极具浪漫。屈老板是一位极具文化情怀的女企业家,听说长安的文化名家到来,便奉上精美的菜肴。在热气腾腾的火锅旁,汉中文友与长安文友举杯畅饮,共话友情与文学的美好。
华灯初上,天汉楼的上空灯火辉煌,几百架无人机在空中勾勒出“我爱汉中”“汉中最美油菜花海”以及“天汉楼”“古汉台”等字样,造型惟妙惟肖,绚丽的灯光把汉中的夜装扮得诗意浪漫。
三位长安女子惊呼着,我们赶上最美的时刻,汉中的旅行太完美了。
我想,文学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滋养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心中有丘壑,眼里有山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