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黄晓明
制作:对韵翁
配乐:没马的骑手
——写在东乡区优秀共产党员方明心(化名)移风易俗远行之后
历史不一定记得2024年8月10日凌晨那一刻。但我们记住了。你的家人,也一定记住了。
那一刻,你因病在家中安详仙逝,享年68岁。生前,你特意明确交代同是党员的老伴,一定要移风移俗,坚决做到”六个不”:不搞安葬仪式,不收礼金,不要花圈,不用骨灰盒,不用宣传,不麻烦任何领导,任何单位和个人。骨灰和水拌面粉,洒入抚河,与水中生物结善缘。如此坦荡,正可谓:东乡区(县)有史以来移风易俗办理白喜事的第一牛人!
你,方明心,方方正正,明明白白,心灵同春。你选择在龙年金秋潇洒远行,你用惊天的勇气做出了芸芸众生望尘莫及的壮举。你的”六个不”吻合天心天道,让我们肃然起敬。你的悄悄远行,遗体火化和整个丧事办理仅仅花费780元。这是东乡建县(区)512年历史以来极其罕见、鲜活而真实的一幕。这一幕,既惊世骇俗、感天动地,又细雨润物,默默无声。
我们身为党的宣传干部,写了一辈子新闻报道,听说你的果敢壮举,想为你写条新闻。然而,你的夫人和亲友坚决拒绝,再三郑重表示:万万不可!万万不可!低调,低调,再低调。
你的壮举悄然已过8个多月。眼下将逢中国传统的清明节。清明节,该是祭祖时节,应当学习清风明月。这些日子,我们的良知经受苦苦煎熬,总觉得应该为你留下一点文字。今天,我们灵光一现,请允许我们用化名的方式,既尊重你的意愿,又传承你的精神,为你罕见的壮举留住一个质朴直白,鲜明生动的印记。
是的,你当过兵,立过三等功,得过团荣连嘉奖。你说,兵的品格就是不怕牺牲,精忠报国,刚正不阿,奋勇向前,服从命令,一切行动听指挥。你做过乡镇领导。你说,领导要领也要导。最贵清正廉洁,求真务实,爱党爱国爱人民,爱亲爱友爱家乡。你深知丢掉小我得大我,丢掉大我得无我,无我方为永恒的我。因此,面对大吃大喝、大操大办、挥霍浪费,轰轰烈烈办理红白喜事的陋习旧俗,你别出心裁,反其道而行之,用惊天动地但又默默无闻的壮举,为简朴节俭办理白喜事,树立一个可供借鉴的样板,画出一个令人敬重的精彩音符。这样板,这音符,无声又有音,有音却无声。只在有缘人心中默默芳香 ……
你生前常说,你学不到敬爱的周公翔宇把骨灰洒到祖国的江河里和土地上,学不到伍豪的高尚品格、伟大风范、卓越领导艺术。但你可以把他的品格默默弘扬。因此,你生前再三郑重嘱咐妻子,一定要后事从简,确确实实做到本文开篇的”六个不”。这”六个不”是你的愿望,是你的心声,是你的风骨,是你留给人间的罕见珍宝,是你坦荡无畏的特立独行,是天上明月,是冬日暖阳,是旗帜,是标杆,是缕缕清风,是赤子宣言。还好,你的老伴也是党员,也有觉悟。她带领至亲遵从你的遗嘱,做到了与你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于是,你的骨灰在10个亲人的护佑下,于2024年8月14日上午10点10分洒入抚河,流向赣江,融入大海。
你,方明心,用无言的行动告诉我们:这才是大道至简,这才是真正洒脱,这才是无私无畏,这才是和光同尘。你的行动让我想起那位下巴上长有肉痣的伟人。他老人家生前对工作人员说过,死亡是生的必然,有生就有死,这是辩证法。如果等到有一天我死了,你们要开个庆祝大会,庆祝辩证法的胜利,再把我的骨灰撒入江河水中,让鱼儿饱餐,就说我生前爱吃鱼,现在欢迎鱼儿也来吃我吧!吃饱了,好为人民服务!真没想到,伟人的风趣言语被你方明心,一个普普通通的党员,一个平平凡凡的基层干部悄悄地、默默地、稳稳地落到实处。
我们感慨,我们崇敬。我们用自己笨拙的笔留下这篇粗陋的文字,没有用真名,用的是化名。相信我们的纯正发心能让有缘人心领神会。
方明心,我们的同志。已经远行的你,早已看破功名,早已跳出世俗。我们为你祝福,为你击掌。赞曰:发心纯正知天性,明德欢歌觉有情。点化苍生莲圣洁,功高脱俗潇洒行。
方明心,心方明。东方彩霞美,美丽中国心。你涵养无我,无我更有情。有情修正德,正德照乾坤。
红尘万丈,感恩有您;
移风易俗,感恩有您啊!
(作者均为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分别系东乡区委宣传部退休干部;抚州市政协正县级退休干部)
作者简介
杨金高系中外诗人注册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诗词学会会员,抚州市东乡区作家协会顾问、区委宣传部退休干部,1965年9月出生。曾任北京《报告文学》杂志特聘作家、《江西日报》特约通讯员,《抚州日报》首批特约记者。自1983年开始从事业余文学创作,有700多篇(首)约80多万字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作家》《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人才报》等近百家报刊,并入选20余种选本。著有《龙山行吟》《东乡之光》《赤子心歌》《金高读书》《杨金高散文随笔选》。有作品在全国征文赛中获奖,在《中外诗人》多次发表个人作品专辑。
作者简介:
杨春高,当过兵,教过书,任过乡镇干部,做过机关公务员,系抚州市政协退休干部(正县级)。江西作家文坛名誉主编,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北京《京华时报》《吉林政协报》《江西日报》,省政协《光华时报》(《江西政协报》前身),《抚州日报》《玉茗花》《抚河》《金峰月》《大觉山》等刊物发表文章。诗歌及散文入选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彩虹桥》(约37万字),在《江苏广播电视报》文艺副刊发表作品6万余字。信奉: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