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赵大地,有一座名为馆陶的十八线平原小县。这里既没有钟灵毓秀的自然资源,也缺乏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工业基础更是十分薄弱,难以撑起县域经济的一片天。前些年,房地产热潮为这座小县城带来了短暂的繁荣,然而服务行业的根基依然脆弱。直至当下,县城里不仅找不到一家能涉外的高档宾馆,国际品牌餐饮店更是难觅踪迹。在全国经济南北发展不均衡的大环境下,河北省的发展步伐本就相对…,而馆陶作为邯郸的偏远小县,更是远远落后于其他县市。这种不景气的大环境,如同一记重锤,给当地餐饮行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走进馆陶县较为繁华的陶山街,萧条之景映入眼帘。春节和正月过后,不少饭店没能延续这最后的红利,幻想破灭后,关店潮汹涌来袭。街道两旁,“出租转让”的告示随处可见。餐饮群里,旧餐具、旧桌椅低价甩卖的信息铺天盖地,曾经热闹非凡的餐饮市场,如今一片清冷。
但正所谓危机之中蕴藏生机,一些小型餐饮业态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小火锅、杂烩菜、酥肉店和面条店纷纷开张。在筑先广场附近和西苏村桥头,卤肉餐车、凉拌菜餐车以及卖黄河大鲤鱼的餐车也纷纷摆了出来。就拿黄河大鲤鱼来说,价格从最初的28元一路降至22元。经测算,刨除鱼的采购成本,以及调料、水电、人工等费用,利润空间已被压缩到极致,这看似是餐饮人在困境中的无奈坚持与挣扎。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餐饮店都陷入了困境。陶山街上有某串串香和某砂锅店,同属一个老板经营,生意颇为红火。经打听,这两家店不仅性价比高,还成功吸引了年轻消费群体。怀着好奇,我带着家人前去体验,发现店内消费者多为90后和00后。这些年轻人手头积蓄或许不多,但在工作后,家庭给予了一定的经济支持,消费时顾虑相对较少。他们饮酒频率较低,更倾向于快餐式消费,将聚餐作为聊天交流的契机。相较于传统菜馆中豆腐丝、花生米、炖排骨等菜品,他们更喜欢半自助或自助形式的餐饮,比如烤肉、涮锅等新颖吃法。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馆陶县餐饮人若想破局求生,需另辟蹊径。一方面,深挖本地特色美食文化,形成差异化竞争。馆陶有着独特的饮食传统,将这些传统美食加以创新,以崭新的面貌推向市场,不仅能吸引本地食客,还能通过游客和网络传播,提升知名度。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平台拓展销售渠道。通过外卖平台增加订单量,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打造网红餐饮品牌。餐饮人还可以联合起来,整合资源,降低采购成本,共同应对市场风险。此外,针对90后、00后等年轻消费群体的喜好,调整菜品和经营模式,提供更多元化的半自助、自助餐饮选择,营造适宜聊天聚会的消费环境。
经济下行压力之下,馆陶县餐饮行业的困境只是一个缩影。但只要餐饮人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勇于创新,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就一定能在这片困境中找到新的生机,迎来行业的复苏与繁荣。
文 /闫兆敏
编辑/王梦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