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 悟 人 生 》
文/山里布衣
人生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填词。笔者粗浅初悟如下。
辉煌显赫时要自律,保持低调,心不悬浮,不骄不躁。要给自己加油充电、补充能量、扩充知识,刷新观念、升华理念、创新思维。活跃小脑灵感,丰富大脑导图,精密细小专注微观,创新创造发明发现。不然的话,一时的辉煌过后,难有拔高拓展的空间,缺乏后继发展的能量,少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动力,取得的辉煌就是花蕾上的露珠,打雷前的闪电,昙花一现,瞬间即逝。亦如火膛里掉下的红火碳,五分钟热度。
遇到困难,毅力顽强,不屈不挠。真金不怕火炼,脚正不怕鞋歪。英雄不问出处,不畏艰难钢铁汉。三国时刘备,无地无势无兵员,投东奔西吃软饭。寄人篱下看脸色,三天两头被人嫌。但他胸有英雄大志顶天立地,最终得人、得地称帝王。其间艰难险阻无数,多次性命堪忧,险些被袁绍、刘表、吕布、曹操砍去头颅。正如古人所说:“路虽远行则将至,莲虽苦尝则便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碰到诱惑,心似明镜,不染尘埃。 三国时关云长身在曹营心在汉,面对金银任用,细软任玩,奴婢任唤,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曹操每天问其安,待为上宾佳客,宠成“高堂祖先”,其诱惑不可谓不大,物欲不可谓不让人欲滴垂涎,但终难俘获他的心,关云长还是选择了弃曹归刘,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无敌回大汉。他是抵抗诱惑的光辉典范。
在喧嚣中,守一份宁静,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远看天边云卷云舒,挂牵苍生福祉平安,“心如止水,无风无自更生漪。已是都忘人我,一任吾身醒醉,有酒引连卮”。心境淡然,宠辱不惊,临乱不扰。战国时苏秦,哪里喧闹就到哪里读书,在常人认为入不了静之中求静,在入静之中把大量知识潋进心海,然后经大脑加工,物化成智慧。与张仪并驾齐驱,成为历史上声名显赫的“纵横”家。
落魄时挺起坚韧不拔的意志,不辍跌倒爬起的愚顽,找到是地不平,还是腿脚软,是不行还是愚蠢,是客观还是主观,“刀尖”向内,多从自身找原因。把每次“触礁”当成船体维修,全身“查体检修”的机会,自愈疗伤注入动力,重新启航活力四射,光芒万丈千里踏浪行。预测到前进路上还有险滩暗礁,火眼金睛发现要趁早,拨正航向绕过暗礁漩窝,行稳致远,把障碍阻力远甩后面。
索布蕾诺发明“硝酸甘油”治疗心脏病,弗莱明发明“青霉素”救治无数人,爱迪生发明电灯驱走黑暗,都经过了千百次乃至无数次科学实验才取得成功。过程中不知道遇到多少拦路虎,碰到多少妖风迷雾,看到多少白眼,听到多少冷嘲热讽,甚至丧魂失魄,连走路都灰溜溜的。假设没有这些伟大科学家不畏困难不惧落魄不厌其烦的反复试(实)验,也许我们还在黑暗中摸爬滚打,拼命挣扎,也许不知有多少人殒命于无辜。他们是众多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值得人们崇拜景仰,值得永久载入史册。
委屈时自度,心似大海,包容万物,修一份宽容。有位伟人说过,世界上最伤人心,让人最痛苦的是委屈。但又真的难绕开难躲过。既然是这样,对待委屈不仅要有理论上的正确认识,而且要有实践上的承受能力,任何侥幸惆怅和幸灾乐祸都是非正常的心态。况且,不经委屈就不能成长,正如种籽在膏壤里发芽出土一样,全靠自身强力冲破压力和委屈,才能茁壮生长。能经受住各种各样的委屈,才能在委屈、打压中长成参天大树。可见,能受得了委屈,世界上还有什么苦痛不能承受呢?把宽路给别人走,把无路留给自己,沿着陡峭的山峰不停攀登的脚步,沿着崎岖的羊肠小道,历经千辛万苦,从无路中走出一条路。这才叫独树一帜,出类拔萃,与众不同。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辰,也非天边,而是两颗熟悉的心由热衷变成冷陌,在于价值观的不同,认知的偏远不在一个频道,行走的方向背道而驰。陌生可以再熟,心远却难以再近。破镜能重圆,但终难复痕如初。
在误会里,我寻一份理解。误会比委屈更甚一层。委屈仅限主体自己,误会是牵带主客体双方的彼此反映,是咽不下吐不出的难受,有很多时候渾身是嘴难辩言,“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有时候是“字如黑狗,越描越丑”,唯一解套开锁的方法是等待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但这个周期是十分痛苦的。这个痛苦谁也不愿找,但都得自觉不自觉的去黙然承受。等到那一天,阳光会照亮每一个抬头的人,才会善待每一个坦荡的人,才会“恩赐”胸宽如海,大度能容的人。
在自律中,应选择慎独,不需要监督,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保尔•柯察金在身有严重不便时写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司马迁为别人坚持正义主持公道受到“宫刑”,他不仅没有悲观抱怨,而且以凌云的壮志,惊人的毅力,十数年著作了纵接横连三千多年历史的《史记》,走出了以往写史断代,互不无缝衔接的“瓶颈”。这些不朽大作,很难估量其文学价值的分量和无穷的精神影响力、感染力、辐射力,说不清鼓舞了多少人发奋图强砥砺前行有所作为,道不明造就了多少推动历史进步、发展繁荣的栋梁之材。
……。
言而总之,不论辉煌与低谷,不论成功与失败,不论得志与失意,都是上天对生活的馈赠,都是对人的历练,意义非凡,举足轻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