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贺荣绪生平考略
赐进士出身贺荣绪(约公元1776~1839),字仲华,山西永寕州(今吕梁市离石区)新舍窠村人,享年约64岁。为吕梁市南梁“来安坊八甲”。贺氏家族开基祖鳯鸣公第十三世孙。是二门讃系,即鳯鸣公之次子,讃公之八世孙道成公之玄孙。因荣绪公于清嘉庆二十二年丁丑科(公元1817年)殿试时,取前三甲“进士第”金榜题名,故皇恩荫及三代人,其祖父熙朝公,道光六年四月,皇清貤赠文林郎;其父敬施公,道光十九年四月十六日,皇清太学生例赠文林郎;荣绪公,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六日皇清赐进士广东西宁县(今广东省郁南县)知县。
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新舍窠村重修观音、関帝庙碑记镌刻,“观音、関帝庙前,每逢圣诞缺少香火供献,今有武生贺熙谟捐银五钱、生员贺孝施捐银五钱、信士贺长寕捐银五钱、监生贺敬施捐银五两、监生贺哲施捐银五钱,共七两整。每年所获利息以备庆贺之资是为记”。捐银者贺孝施、贺敬施姓名后,尚未出现晚辈男,贺顕绪、贺荣绪的姓名。
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岁次丁酉十月十五日吉旦,新舍科村重修观音、関帝庙碑记镌刻,“经理人,贺廷柱,男,通、遇施银三两六钱;监生贺敬施,男,荣绪施银五两,承尊银四钱四分;武生贺熙谟,男,恩施施银八两八钱;生员贺孝施,男,顕绪承施银五两”。晚辈男,贺顕绪、贺荣绪的姓名首次出现在本村观音、関帝庙碑上。
嘉庆九年(公元1804)岁次甲子十一月初一日吉旦,新舍科村重修观音、関帝庙碑记镌刻,儒学廪膳生员贺荣绪沐手敬书,为本村重修观音、関帝庙题写碑文。
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光绪版《永宁州志》记载,嘉庆戊辰恩科举人贺荣绪。
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光绪版《永宁州志》记载,嘉庆丁丑科进士贺荣绪,广东西宁县知县。
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贺荣绪为永宁州沙曲村(今柳林县沙曲村)武举人康玉书之父康会元题写墓碑:“赐进士第贺荣绪沐手题”。
道光二年(公元1822),贺荣绪为永宁州霜雾都村(今离石区西属巴街道办事处霜雾都村)郝君珍题写墓碑:“赐进士第眷晚生贺荣绪顿首拜题”。
道光三年(公元1823),贺荣绪为永宁州车家湾村安建章(来安坊一甲)题写墓碑“赐进士第鄕後學贺荣绪顿首拜题”。
道光六年(公元1826)四月吉旦,新舍窠村贺氏祖坟茔龙头墓碑镌刻“皇清貤赠文林郎贺公讳熙朝,字时雍”。立碑人“男,生员孝施、监生敬施、监生哲施;孙,贡生顕绪、进士荣绪;曾孙:映庚、映垣、映斗、映文、映奎、映星”。碑文题写,“翰林院编修年家眷晚生龙元任顿首拜题”。
道光九年(公元1829)十月,贺荣绪为七里滩村王氏(仁城都二甲)“皇清处士王公讳永华,字荣万,配高冯氏墓”题写墓碑:“赐进士出身候铨知县眷晚贺荣绪拜题”。
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贺荣绪进士为永宁州铨则墕村题写庙碑记:《在州城北铨则墕村离城十里新建碑记》,落款为:“广东西宁县正堂贺荣绪沐敬书题”。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四月十六日吉旦,新舍窠村贺氏坟茔龙头墓碑镌刻“皇清太学生例赠文林郎贺公讳敬施,字敏斋”;立碑人,“男,进士荣绪;孙,映垣、映辰、映文;曾孙,绳祖、光祖、继祖”;碑文题写,“赐进士出身分巡四川通省盐茶道专管盐茶事务加三级眷晚生周贻徽顿首拜题”。
山西永寕州柳林孟门南山寺(今柳林县孟门)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春募缘时(去世前几月),赐进士出身贺荣绪公曾参与捐银。在庙碑记正面镌刻有“赐进士出身贺荣绪,位列永寕州正堂加六级纪録十次张锦云、永寕州儒学正堂张骞之前,碑记落款时间为,大清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农历四月二十二日)”。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四月二十六日吉旦,新舍窠村贺氏石佛堂坟茔龙头墓碑镌刻“皇清赐进士广东西宁县知县贺公讳荣绪,字仲华,配王、李、任氏”;立碑人,“男,映垣、映辰、映文;孙,绳祖、光祖、继祖”;碑文题写,赐进士出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加三级同年弟王植顿首拜题。
详公之一生,少年壮志,刻苦努力,孜孜不倦,博览四书五经,丰学颖神,约四十二岁殿试考中成才,为山西永寕州(今离石区辖范围内)清二百多年历史期间,共考取难得的十一位进士之一。其为人正直,体恤百姓。上秉德善之祖训,下传诗礼之家风,亦为南梁贺氏二门之家道中兴,其嘉庆丁丑科“金榜题名”皇清赐进士广东西宁县知县后,家声大振,树立了一代楷模,堪为我山西吕梁南梁贺氏家族后裔莘莘学子励志成才效仿之典范。(贺前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