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毅先生这半个月律诗及昔年旧稿
七律•清明临近,二咏邓公(三月廿二日,周六)
纵说怜年早动春,青山被仰翠摇真。
孩提望眼家重振,旄钺飞声路指新。
惟凿泉开流活水,但听天下感生民。
我心香奉游千缕,熏祭南边第一巡!
注:“孩提望眼家重振”,吾孩提时代日思夜盼全家能走出“贱民”之阴影,粉碎“四人帮”后,方赖邓公之伟力拨乱反正! “旄钺”,本为古代旗帜、兵器,代指军权。“南边第一巡”,指1992.1.18 — 同年2.12,邓公为促全民思想大解放之南巡及伟大讲话。
七律•夜答诸友人(三月廿三日,周日)
春挥这爱憾将过,剩有从容掐几何?
为老不惊人鄙鬼,借新犹诧字愁歌。
骄花一派当阳好,净壁三更滤梦多。
风步姗姗如暗度,负吾心语解颜么?
七律•自长江巴滨路至嘉陵江虎头岩访小杰途中(三月廿五日,周二)
季之所演漫延春,燃怒花红闹水滨。
江碎揉它千跳火,风盲推我几回身。
逃些渔禁鱼难羡,堵得行烦笛不亲。
忽响手机焉取舍,谁资厚道蹭厨人?
五律•三月廿九日、卅日往返永川,赠同车之庆伟、胜光二友人(三月卅日,周日)
程复程遐迩,清和景在颜。
风携春读我,香自蕊通关。
望翠留心驻,投眸觉画还。
长江平水静,云气下青山。
五律•赴尖顶坡大学城与陈忻女士、东生兄等友人急商典籍整理诸事(三月卅一日,周一)
谓我心痴极,淘金愧不纾。
去来春擅自,收放景常如。
封籍非藏拙,择文尝避誉。
劳躬重捋史,守义议当初!
注:“纾”,出自《说文》中“缓也”句。“誉”,动词,称赞、赞美。
七律•邀老友李兄晤于“新光天地”商区,王洪、德建作陪(四月二日,周三)
乾坤蹈义客知来,风土人情究可猜。
问俗孰澄书卷气,生饥手少肉锅盔。
红云亮日同光紫,俏眼青春渐色灰。
故谊我羞叨十遍,笺因梦笔为花追。
注:“叨”,承受,古汉语中用于对受人恩惠及礼物表示感谢。“梦笔”,出自《晋书·王珣传》中典故。
七律•夜雨春深,有所思(四月三日,周四)
江湖一浪入山涯,涧外炎凉究几赊?
劲节如藏月无相,趣头临晓雾拦纱。
心拈韵脚襟怀敞,柳拍虫声兴致加。
我乃春风香饮未,酿情好似雨缠花。
昔年旧作:
多丽•十一日别京至渝,空中赏冬云铺天如秋,思家兼戏答微信群春潍兄索圣诞礼物(用欧良“日初长,宝炉一缕沉烟”韵)
拜京安,小陪好认轻烟。莫听闲,行凋因冻,风如拈句绵绵。说些讶、眼迷衣乱,倚窗看、燕雪峰连。顾自囊中,忽来甚岁,几回羞涩耿兄前?端思个、陋身还欠,“群主”怕明天!为君窘,济情一把,今古同黏。
再谢云、俯望无厌,壮胜海、正阑干。斜阳护,如涛化阵,镏金色、褪尽纤纤。我意蹒跚,梅花辛苦,归门香晚敞心帘。凭远信、想家山夜,程里又三千!聊相问,如斯亲友谁添?
注:“阑干”,纵横散乱貌、交错杂乱状,出自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中“王与夫人叹曰……言竟掩面,涕泣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