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颂》(古体长篇叙事诗)
作者/王应礼
诵读/梦锁清秋
第十章 安源壮歌
沪上归来志愈虔,劳工运动系心间。
心倾马列光辉照,志效苏俄焕新天。
一师讲坛析剩余,剥削本质罪之源。
阶级对立明如炬,战斗豪情自此燃。
湘地劳工谋改组,劳动周刊情相牵。
黄庞促膝情欢畅,共为工运力增添。
岂料风云忽骤变,黄庞罹难痛摧肝。
省城难展鸿鹄志,另觅新机续锦篇。
安源僻镇隐深山,富矿招来列强贪。
路矿权归官僚手,工人蒙辱受苦难。
万七工友劳形苦,累月无休不得闲。
井下阴湿环境恶,五十人挤一狭间。
工人矿主纷争起,上下职员怨怼绵。
豪绅角力风波涌,矿局权奸手遮天。
矛盾交织如累卵,各方势力蔓根连。
此般境况危机伏,恰是工运启源渊。
泽东初访安源地,履破光脚步维艰。
借宿同乡毛氏宅,八方井畔暂歇肩。
次晨深入矿场里,工友相陪下井渊。
早出晚归工时久,矿井上下全踏遍。
促膝长谈询疾苦,启人心智浚源泉。
筷子成把难折断,唤起抗争意志坚。
腊月呼声平地起,工人致信乞支援。
泽东立三同前往,隆郅办学奠基先。
仲春支部初成立,湘区产业史无前。
泽东深谙工运道,步骤谨严循规沿。
借合法名寻契机,亲入工友选英贤。
培育骨干组支部,汇聚核心力量攒。
转瞬时光临九月,路矿当局逞凶顽。
勾结官府封俱乐,工人激愤怒冲冠。
薪资拖欠难糊口,裸体挖煤苦难言。
泽东再至察时势,细议罢工策周全。
筹谋既定归长沙,立三少奇赴阵前。
九月十四难成寝,火把如星耀矿山。
一万七千工友起,挣脱枷锁口号传。
提出条件邀谈判,罢工怒浪卷狂澜。
四日鏖兵终奏凯,三方协约喜相连。
俱乐部员激增数,工友汹汹聚如拳。
三湘各地皆振奋,各行各业赤旗艳。
铅印缝纫兼泥木,笔业理发齐维权。
水口山矿闻风动,遣使求援智慧添。
泽东工运威名显,省长恒惕心忧煎。
查禁印品难如愿,地下工作稳若磐。
泥木罢工传捷报,岸英诞世喜盈天。
安源胜利惊华夏,开创工运新纪元。
支部建立核心固,党工携手紧相连。
培育骨干育精英,革命火种四方传。
罢工胜利威风振,阶级意识入心田。
哀而动人策略妙,斗争智慧绽华灿。
推动马列广传播,理论实践相溶贯。
唤起工农千百万,团结一心把身翻。
安源精神从此立,义无反顾勇登攀。
王应礼 作家、诗人,笔名红雨,山东嘉祥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教授级高工,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出版长篇叙事诗《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巾帼英雄杨开慧》,古体长诗《毛泽东颂》;传记文学《洪宪皇帝》、诗集《烟雨芳华》、散文集《岁月钩沉》、《红雨文集》等文学著作。古体长诗《歌女怨》和散文诗《与娇妻书》被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洪宪皇帝》、《烟雨芳华》、《岁月钩沉》等文学专著,分别被中国国家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济南市图书馆和驻济南部分高校图书馆典藏陈列,诗集《烟雨芳华》、《岁月钩沉》被山东省齐鲁名人文库收藏,近年来出版个人文学著作及与他人合作出版文集二十余部,有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文出版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