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人所未画,得意外之趣
——谈著名画家吴国亭先生的新作《挖野蒜》
文|余一
乙巳清明,本是个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好时节。这个季节是大家踏青郊游、大赏春光的时候,我们的大画家吴国亭先生也不例外,他虽已91岁,却经常与其弟、画家朋友、助理们去采风、写生,祭扫其先人。
这不,今年的清明节偶然在野外遇到一群城乡结合部的妇女孩子们在南京近郊外挖野蒜。触动了老先生的创作欲望,一幅鲜活而瑰丽的画图——《挖野蒜》,进入我们的眼帘。
【余一 ·解读】此幅作品,是典型的吴国亭新派国画的代表,画面再现了春光明媚,春树青绿,一派生机盎然,与欧阳文忠公的“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不谋而合。郊野的清幽与富氧离子满满,让人好像闻到了空气里的馥郁与湿润。但见不远处一伙妇女小孩正在忙碌着,有半蹲着在挖、有提着挎篮在寻觅、有直着腰在言语、稍远处有孩子们在商量、在呼喊……她们的到来,打破了郊野的宁静,也突出了春天的可爱。
整幅作品,有声有色,有味有趣,她让每一个观赏者感受到春天的可爱,感受到大自然的可亲,更感受到一群我们身边的劳动者的可敬。
野蒜,在都市的人们已经显得十分陌生啦!农村人就十分熟络。它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葱属植物。又名薤白、贼蒜、野小蒜、小根蒜、山蒜、野葱(浙江)、菜芝、小根菜、细韭等;在四川等地亦有狗屎葱、野香葱葱的叫法。
老画家的眼光与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他常说:“画家的创作,不是随便的,也更不是抄来抄去,模仿古人与现当代名家的,要发现美,善于创作前人没有画过的题材……”。是的,人云亦云,人画我画,亦步亦趋者,永远创作不了打动读者与感动自己的作品。也许,在中国,用国画的形式画《挖野蒜》,吴国亭是“天下第一人”,也是第一个去用画笔描绘这种题材的人。
我曾经在多篇文章中为吴国亭先生的这种《寻常景致作文章》、画前人所未触碰过的题材,用写实性与写意相结合,大大拓展了国画艺术的形式与内涵,不论是色彩繁复与富丽的运用,还是空间、维度、立体、可感等诸方面,大大地创新与传承了西方印象派、古典主义派以及中国画的构图、笔法、用墨用彩,真正是开拓我们中国画新境界、新题材、新元素、新维度的第一人。
画,要美,要画我们身边的人与物,更要画我们身边的故事,这是我去南京浦口拜访吴国亭先生时常听到的一句话。我想:著名艺术家、美术教育家、新派国画的创造者——吴国亭先生做到了!
附:吴国亭先生赠余一作品
题著名画家吴国亭先生作品——-《山野一隅》
余一
潭碧凄清映大千,
山花娇媚惹鱼怜。
崚嶒白石默言立,
昂首岿然怼万年。
——2025-4-8上午
………………………………
【画家·简介】
吴国亭 (1935.10—) 生于南京浦口镇(今南京浦口区),祖籍天津。中国当代新派国画开拓者,当代著名国画大师,著名美术教育家,美学评论家、理论家,国家一级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对外文化交流中心理事,苏浙皖国画联谊会主席,美国中华文化中心首席艺术顾问,臻纪签约艺术家。
@曾经师从吴国亭的著名画家(部分)
姓 名 供职单位及职务
潘公凯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国画家)
徐芒耀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油画家)
陈珠龙 温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国画家)
周小瓯 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画家)
潘鸿海 浙江画院院长(油画家)
韩培生 原奉化市文化局局长、现任浙江油画家学会副主席(油画家)
顾宏杭州西湖国画研究院院长(国画家)
马宏道 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油画家)
陈国贵 青岛市文联副主席、青岛国画院院长(版画家、国画家)
杜滋龄 原天津美术出版社社长、现任南开大学艺术系主任、天津市美协副主席(国画家)
沈宁 美国纽约市华人美术家联谊会主席(国画家)
沈平 香港水彩画协会主席(水彩画家)
吕云所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国画家)
王维新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部主任、教授(版画家)
郑作良中国美术馆收藏部主任(版画家)
董小明 原中国美协秘书长、全国六~七届美展评委、现任深圳市文化局局长、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国画家)
王涛 安徽画院院长、安徽省美协副主席 (国画家)
黄金祥 美国蒙大拿大学教授 (油画家)
张远帆 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教授(版画家)
励国仪 杭州画院院长 (国画家)
奚天鹰 浙江美术出版社社长(画家)
严善谆 深圳画院副院长 (画家、评论家)
李忠民 济南市文化局副局长兼市文联副主席、济南国画院名誉院长(国画家)
王立宝 马鞍山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国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