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自牧”
信义庄
记不清什么时间、什么场合认识自牧先生了,反正已经数年,心目中,早已是大哥、楷模。

认识自牧先生,还是多年前期鹏兄的引荐,说句实在话,当时并未留下多深的印象,只记得,这个花白头发的老头刚刚退休,姓邓 ,家是周村的。看其头发直愣愣竖着的样子,俺就想,这老头脾气肯定很犟,一定不好惹,以后躲着点吧!
后来,因工作忙,很快就把自牧先生忘记了。2017年假期回老家,在周村大街闲逛,偶遇老同学,说起自牧先生,不想老同学拉着我,噼里啪啦就是一通输出。说来说去,归根到底,就是自牧先生,是周村人的骄傲,是个好人、文化人,你得好好与其交往。
有了老同学的交代,闲暇之余,开始关注自牧先生。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自牧先生真的是不得了。“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先生能以“自牧”自居,一定是谦谦君子。先生是响当当的国家一级作家,不仅是《日记杂志》的主编,山东大学作家班文学馆馆长,而且还担任齐鲁书画家协会主席。了不得,了不得,试问齐鲁文坛,几人能有如此成就。其实,除了这些,俺更看重的是其“好人自牧”的称号。在文化界,享有这样的称号,放眼全国,恐怕也没几人。
知悉了这些,拜见自牧先生的愿望越来越强烈,2018年春天,一个周末的午后,终于在期鹏兄的书斋里,再次见到了自牧。大概是中午喝了几杯小酒,一见面,自牧先生就给了俺一个大大的拥抱,瞬间拉近了相互之间的距离,让俺一下放松了下来,来时所有的担心和疑虑一扫而光。捧一杯清茶,满面红光的先生,侃侃而谈。从故乡到泉城,从历史到现实,从人生到文学,从文学到书画艺术;一会抑扬顿挫,一会娓娓道来。开心时捧腹大笑,忧伤时泪眼朦胧。一个率真、直爽、善良的“好人自牧”,真真切切走进了俺的心间。
三个多小时的聊天,仿佛只是瞬间,那眼神中睿智的光芒,那循循善诱的话语,那饱含深情的谆谆教诲,让俺激动万分又回味无穷,以致晚上躺在床上,还在不停地咂摸。也就是这次见面后,让俺对日记文学有了新的认识,才有了参加党校培训,90天写出88篇15万字日记;出国培训鼓捣出“吃、住、学、行”4篇3万多字周记的事情。
一来二去,与自牧先生渐渐熟稔了起来,彼此之间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原以为自牧先生只是一个日记文学作家,想不到竟还是一位造诣颇深的书法家。这事说来颇令俺有些羞愧。有一次与先生相聚,品茗聊天,十分投机,临别之际,先生送俺两幅刚刚写就的书法,并告俺,有需要找我就行。俺对书法一窍不通,根本分不清孬好,回到家,就将两幅字束之高阁了。一次好友乔迁新居,没有可送之礼,忽然想到了这两幅书法,便挑了一幅相送,想不到朋友却大为夸赞。说:这字秉齐鲁学风,古朴拙雅,有浓浓的书卷气,非文人之手不可为。朋友比俺早几年退休,退休后一直苦学书法,在圈内也算小有名气,他说的话自然令俺信服。

周末,禁不住与朋友凑在一起,取出两幅书法,认真品读起来。这一品,让俺对自牧先生佩服的简直五体投地,心中的敬仰嗖嗖上升。两幅字,一幅“素位而行” ,一幅“读书悟道”,单就这文字而言,没有点深厚的儒学功底,没有些生活的切身体验,是很难想到写这样两幅字的。把两幅字一起送俺,已经不单单是书法问题,而是饱含了大哥无尽的深情厚意。而俺却一度将其束之高阁,你说是不是有些羞愧。朋友还在解读:自牧先生书法的线条、结体、用墨独成一家,书风古朴典雅,大拙若巧,与“魏老”的书法有的一拼!这些俺已经听不进去了,此时,俺的脑海里已经满满都是大哥“好人自牧”的光辉形象了。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