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韩伯俞,性至孝。母教素严。每有小过,辄杖之。伯俞跪受无怨。一日复杖。伯俞大泣。母讶问曰:“往日杖汝。常悦受之。未尝或泣。今日杖汝。何独泣乎?”伯俞曰:“往者儿得罪,杖尝痛,知母康健。今母之力,不能使痛,知母力衰,恐来日无多,是以悲泣耳。”
伯俞对母之责罚,非但不怨,反因杖击不痛,窥知老母渐衰,生时无多,故悲从中来。这看似简单的反应,实则蕴含着孝道本质:孝的最高境界,不仅是行为的顺从,更是对父母状态的觉察与感知。
现代人对父母的衰老往往视而不见,常以忙碌为借口逃避陪伴。还有人将孝道简化为打钱给物或年终一聚,殊不知,孝,更需身心在场的理解与陪伴。
此故事之所以穿越千年仍动人心魄,是因为至孝,是中华民族永生不灭之根,是孝道传统在古今长河中的久久回响。杖痛之微,孝思之远,莫过于此。
孤云叟 本名古长珍,辽宁省建昌县人。国家行政管理学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1970年以来先后有论文、诗歌、散文、杂文、报告文学及小说在国家和省级报刊发表。1996年出版诗集《吟边草》,2009年出版文学作品《虫草集》,颇受读者欢迎。2005年编修《辽西建昌古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