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梦想的星光
文/寇永红
在记忆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璀璨星辰,照亮了生命的航道。对我而言,与文学的初次邂逅,便是这样一抹熠熠生辉的初光。那是一个蝉鸣悠悠的午后,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一地碎金。那是一本《唐诗三百首》,纸张虽已脆弱,但文字却仿佛有生命一般,瞬间将我卷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仅仅十个字,却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幅静谧的月夜图。我仿佛看到李白独自一人,在异乡的窗前,望着那洒在地上的月光,思念着远方的故乡。那一刻,我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原来几个简单的文字组合在一起,竟能产生如此强大的力量,带我穿越时空,感受古人的喜怒哀乐。这股奇妙的触动,就像一颗种子,在我心中种下了对文学热爱的萌芽,也让我开始思考,文学与梦想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的世界逐渐开阔,文学对我的影响也如影随形,不断雕琢着我的梦想轮廓。读鲁迅的作品,那犀利的笔触、深刻的思想,如同一把把利刃,划破黑暗的社会现实。《狂人日记》中对封建礼教 “吃人” 本质的揭露,《孔乙己》里对旧知识分子悲惨命运的刻画,都让我感受到文字蕴含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不仅能够揭示社会的种种问题,更能唤醒人们沉睡的灵魂。从那时起,我心中便种下了一颗用文字影响他人的种子,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通过文字,为这个世界带来哪怕一丝微小的改变。
而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又让我领略到另一种震撼。主人公克里斯朵夫在追求音乐梦想的道路上,遭遇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贫困、孤独、误解如影随形,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他的坚持和勇气深深打动了我,让我明白,梦想的实现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在困境中坚守,在挫折中奋起,才能离梦想更近一步。这部作品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在追求梦想道路上可能会遇到的黑暗与迷茫,给予我勇往直前的力量。
再如曹雪芹的《红楼梦》,那细腻入微的描写、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深刻的社会寓意,让我沉浸其中,感受到了文学作品对人性、社会和生活的深刻洞察。它教会我用细腻的笔触去描绘生活中的点滴,用敏锐的视角去观察人性的善恶美丑。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与作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从中学到的写作技巧和对生活的感悟,都成为我梦想旅程中的宝贵财富。
梦想的征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康庄大道,而是布满荆棘与坎坷的崎岖山路。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文学宛如一位忠实的伴侣,始终陪伴着我,给予我无尽的精神支持。每当我在现实的重压下感到疲惫不堪,在挫折的泥沼中几近沉沦,想要放弃梦想的追逐时,文学作品总能如同一束明亮的光,穿透黑暗,为我指引前行的方向,给予我重新站起、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在创作之路上遭遇了严重的瓶颈。无论我如何绞尽脑汁,都难以写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一次次的尝试,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失望,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我开始质疑自己的写作能力,甚至想要放弃成为作家的梦想。就在我最迷茫、最无助的时候,我读到了余华的《活着》。这本书以朴实无华的文字,讲述了福贵悲惨而又坚韧的一生。福贵经历了战争、贫困、亲人的相继离世等诸多磨难,但他始终没有被生活打倒,依然顽强地活着。他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与福贵所遭受的苦难相比,我所遇到的创作瓶颈又算得了什么呢?他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下都能坚守对生活的希望,我又有什么理由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呢?从这本书中,我汲取到了坚韧不拔的力量,它让我明白,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挫折与困难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它们。
还有一次,我在生活中遭遇了重大的挫折,心情极度低落。这时,我翻开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在一岁多时,因一场重病失去了视力和听力,从此生活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但她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安妮・莎莉文的帮助下,她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知识的渴望,学会了读书、写字和说话,最终成为了一位杰出的作家和教育家。她在书中写道:“黑暗将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使人更加喜爱声音。” 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困难的无畏态度,让我深受鼓舞。
除了这些经典作品,文学作品中的许多人物形象也成为了我在逐梦途中的精神支柱。比如《简・爱》中的简・爱,她虽然出身贫寒,遭遇了种种不公和磨难,但她始终保持着独立的人格和坚定的信念,追求平等和自由的爱情。她的勇敢和坚强,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时,也能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向命运低头。再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他在革命的熔炉中,经历了无数次的考验和磨难,身体残疾,但他的精神却坚不可摧。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惜牺牲一切,这种为了梦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永不放弃 。
在那些艰难的时刻,文学作品中的这些文字和人物,就像一个个温暖而有力的拥抱,给予我安慰和鼓励;又像一把把锐利的宝剑,帮助我斩断前进道路上的荆棘;更像一盏盏明灯,照亮我在黑暗中前行的道路。
为了实现成为作家的梦想,我不断地学习、积累,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从经典名著到现代文学,从诗歌散文到小说戏剧,每一本书都像是一位智慧的长者,与我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从中汲取到了无尽的营养。同时,我也积极地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我结识了一群身患残疾但却乐观向上的残疾人。他们的坚强和对生活的热爱深深地打动了我,回到家后,我便以他为原型,创作了一篇散文,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这篇散文发表后,得到了很多读者的好评,他们纷纷表示被文中的情感所打动。这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只有深入生活,用心去感受和体验,才能写出真正有价值、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作品。
文学,宛如一束永不熄灭的光,从与我邂逅的那一刻起,便照亮了我人生的梦想征程。在这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道路上,文学给予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滋养、情感的慰藉,更是一种对梦想执着追求的力量。它让我明白,梦想并非遥不可及的星辰,只要心中有光,有对文学的热爱与坚持,就一定能够穿越黑暗,抵达梦想的彼岸。
回顾与文学相伴的岁月,那些曾经读过的书、写过的文字,都成为了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它们见证了我的成长与蜕变,记录了我在梦想征程中的喜怒哀乐。每一次与文学的对话,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次在文学世界中的探索,都是一次对梦想的追逐。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怀揣着对文学的热爱,坚定地走在梦想的道路上。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作家。我希望用自己的文字,去描绘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去传递爱与温暖,去触动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我相信,文学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让人与人之间的心灵得到沟通和共鸣。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走进文学的世界,感受文学的魅力。文学就像一片宁静的港湾,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栖息;又像一座明亮的灯塔,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无论你是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感到迷茫,还是在生活中遭遇挫折和困难,都可以在文学中找到力量和勇气。
文学之光,不仅照亮了我的梦想征程,也将照亮无数人的心灵世界。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情感的寄托,是梦想的源泉。让我们珍惜这束光,传承这束光,让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闪耀,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
寇永红,男,汉族,生于大同市。我在任山西文学杂志社特约采编员、山西省大同市作家协会会员、现聘为长河文化网签约作家。95开始创作,诗歌、散文、小小说先后在报纸书刊发表多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