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品味人生
投稿请加主编微信:hmsgwhcm20190319
七律 我的童年(平水韵)
作者 周效朋(江苏阜宁)
茅檐古井柳含烟,赤脚联朋盼岁筵。
扑蝶穿花追蚱蜢,破云逐日拽风鸢。
青梅竹马常回忆,冷灶昏灯总系连。
以往顽童霜鬓改,惟余落照送流年。
《我的童年》赏析:
这首七律以平水韵为载体,通过童年意象的铺陈与人生况味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逝水年华的深沉追忆。全诗在结构经营与意境营造方面颇具匠心,值得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品读:
一、时空架构的匠心(平仄分析略)首联以"茅檐古井柳含烟"构建起立体的童年空间,檐、井、柳三重意象形成空间纵深感,烟霭氤氲中暗藏时间维度。颔联"扑蝶穿花"与"破云逐日"形成微观与宏观视角的转换,蚱蜢与风鸢的动静交织,既是对仗工稳的技巧呈现,更是童年时空的延展性表达。二、意象选择的深意"冷灶昏灯"看似寻常家景,实为时代印记的凝结,与"青梅竹马"的纯真形成冷暖对比。尾联"霜鬓改"与"落照"的意象呼应,通过生理时间与自然时间的双重映照,将个体生命体验升华为普世性的生命感悟。其中"拽"字尤见炼字功力,既状风筝之态,更隐含着挣脱时间束缚的潜意识。三、情感表达的曲笔全诗以乐景起笔,却在"盼岁筵"中暗藏苦涩期待。颈联"常回忆"与"总系连"的平行结构,构成情感的双螺旋,表面追忆童趣,深层勾连时代创伤记忆。结句"惟余落照"以景结情,将不可逆的时间流逝转化为可视的夕阳意象,余韵绵长中透出哲思光芒。此诗若能于尾联突破传统伤逝窠臼,在"霜鬓改"处注入更具当代性的生命感悟,或可成就更高境界。然其以有限意象涵容无限时空的艺术追求,已使这首童年追忆之作超越个人记忆,成为一代人的精神图谱。
作者简介:周效朋,曾用名周效鹏,网名福寿缘,江苏阜宁人。小学高级教师,曾任小学校长,善于学习,爱好古诗词。 《阜宁县诗词协会》会员。《盐城市诗词协会》会员。曾在《北方诗社》顾问。现《红梅诗歌文化传媒》副总裁。 在《秋色》、《冬韵》、《东方之韵》诗词精选集,《盐城诗苑》丶《阜宁诗苑》发表过多篇作品。 2022年在诗之情、春之韵(中国作家精品榜、国际诗人杰作榜、华夏文字精髓榜)三榜合一大赛评选中荣获二等奖、奖杯和奖品。在第二届《新时代艺术名家》文学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在《华夏情 中国心》全国诗歌大赛中荣获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