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神奇的北回归线(下)
——在云南旅游之四
文/刘玉伟
神奇的北回归线,真的让我们流连忘返,久久难忘。我们那天走下魔毯后,在双子星广场上,一个身穿哈尼族服装的小姑娘是我们团队的讲解员。她指着广场上庞大的主题雕塑对我们说,这是一对年轻的哈尼族夫妻,哈尼妇女肚子突起,夫妻俩弯曲双腿,手持贡品,他们正向天神祈求,保佑他们的双胞胎平安降生。
这这祖庞大的雕塑前,有两口水井,说只要是喝了这井里的水,就会生双胞胎。我们团队的人大部分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大家开玩笑说,我们就是喝一肚子这口井的水,也生不出双胞胎来。下午从景区回到大巴车上时,麦子还给我们每一个人发了一瓶双胞胎矿泉水,他还真是一个有心的人。
我们从双子星广场继续朝里走,路边的栏杆上,还有一棵棵树上都系满了红布带。在这里500米长的地段上,“太阳之路”、“夸父追日”、”北回线之门”、“日晷广场”、“春夏秋冬”等建筑小品,雕塑以及主体标志,创造了一个形象生动的空间系列,以科普博物馆表达了对自然、生命、阳光的理解。
景区的主标塔是我们看到的第一个景点,就建在北回归线上,度数一致,塔顶设“窥阳孔”,每年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这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正午时分,阳光透过窥阳孔直射塔内的小铜片,在此可以直观的观测到“立竿不见影”的天文奇观。
在蓝底白字的“想你的风吹到了北回归线”的路牌前,有两根金黄色的石柱,分别立在北回归线的两侧。两个石柱上用蓝色写着“北温带”,用红色写着“热带”的字体,游客们纷纷脚踩着北回归线,双手分别扶着两根石柱拍照留念。
再往里面走,就是日月交辉的景点。日月交辉的水池中央有两个各重16吨,代表日月的大理石球,红色是太阳,蓝色是月亮,圆形的大水池代表着地球,里面四块不同的颜色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水池里没有水,游客们可以近距离地触摸太阳和月亮,我和老伴也上前摸了摸,并站在太阳和月亮中间拍照。
我们从这里还可以看到不远处的超越塔,塔建在高处,望着很高,游客也很多,我和老伴也走累了,就没有走到超越塔跟前。超越塔塔高23.26米,是北回归线纬度的度数。共有八十一级台阶,寓意着历经重重困难,方能登顶人生,超越自我。有游客在网上说,脚踩着北回归线,自东向西穿过超越塔的时空隧道,就能穿越时空年轻一岁。我们虽说又一次留下了旅游的遗憾,没有穿过超越塔的时空隧道,但我们的眼和心早已穿过了时空隧道,在这神奇的北回归线标志园里,看到和听到了快乐和幸福的音容笑貌。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的北回归线标志园不仅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它还是云南省环境教育基地、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基地、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云南省天文爱好者协会理事单位和活动基地。云南地接导游麦子还告诉我们,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双胞胎多达1200余对,双胞胎的出生比例更是高达百分之8.7,到“哈尼之乡”墨江,逛双胞园,喝双胞井水,赏百子图雕塑长卷,你一定会为神奇的北回归线点赞!
当天下午七点左右,我们在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用过晚饭后,我走到饭店外面,看到马路对面的山坡上,在夕阳那桔红色的晚霞映照下,一排排白色的房屋错落有致地建在半山坡上,哈尼族和彝族同胞在这里辛勤耕耘,在这里幸福地生活,在这里书写着属于他们的惬意时光。
刘玉伟,2025年4月8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