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离石现存最早的志书,顺治十三年(1656年)刻本《永宁州志》,当时记载的永宁州都甲户口为:十坊都。即二坊八都,在城为坊,有宣阜、来安两坊;在乡为都,有东相都、仁城都、太孝都、勤忠都、青门都、泽远都、文北都、同南都。每一个坊都下,各设置十甲。
据1996年6月《离石县志》记载,石州境内明初41坊都,隆庆元年(1567年)之后,因屡遭兵燹,人口锐减,尚存25坊都;崇祯年间又缩减合并为16坊都;清初,由于战乱,户口减少,又将明末16坊都缩减合并为10坊都。
根据离石境内庙碑、墓碑记载的都甲户口,大致如下:
明初41坊都,其中有:来远坊、安业坊、青阳都、赵李都、归化都(凤山天贞观明景泰元年八月〈1450年〉庙碑记载);长林都(凤山天贞观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碑刻记载);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四月,黄栌岭功德碑记载有:石州安业坊善士赵普通立石;油坊坪村柏林寺,嘉靖三十三年(1555年)仲冬月十八日碑刻有:来远坊立契书人王锡。共6个坊都。
隆庆元年(1567年)之后25坊都,笔者暂未发现碑刻都甲户口。
崇祯年间(1628年~1644年)16坊都,其中有:下水西村李姓墓碑刻有,石州来远坊(今下水西村李姓为来安坊七甲)。
清初顺治年间(1644年~1661年)10坊都。一是凤山天贞观顺治八年七月十五日碑碣记载十坊都;二是顺治十三年《永宁州志》,记载有10坊都(2坊8都)。
公元1450年凤山天贞观碑刻来远坊、安业坊,来远坊施钱人为石州郭姓(今前马家村郭姓为来安坊四甲),安业坊施钱人为石州安姓(今车家湾村安姓为来安坊一甲)。综上所述,初步研究分析:清初来安坊,是由明初的来远坊、安业坊合并演变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