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湖的老母庙
作者 王敏庭 (山东)
早些年间,在莱西湖的马银山上,原来还有一座很漂亮的庙殿,叫老母庙。由于年久失修,毁于一旦,实在可惜。
如果老母庙,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必定能成为莱西湖的一大旅游景点。据说老母庙,始建于明末年间,清朝初期重修。
在原基础上,向阳坡挪一基。正殿3间, 配殿东西各3间,共有殿堂9间。正殿拢起,檐头9尺余,呈飞檐,小瓦盖顶。方砖铺地,五大檀木结构,里正8尺。方棱花格窗,朱漆红木门。
门槛高五十公分,外刹檐下建有平台。 台下3部级。阶前设有尖顶小瓦镶滴水,铜质香炉置于其间。东侧有赑屃背碑石,碑文无考,共4块道训、庙志。
西侧建有7间廊房,住僧、道、主持及其家人或道童。东侧石砌白粉墙,墙上镶镏金字,字文无考。
前有正阳门,牌坊山门,匾额炀金字“老母庙”。山门两侧牌楼各有一间画廊,彩塑“哼哈”二将。
山门东西两侧有钟鼓楼,东侧钟楼生铁铸造,大型吊钟,相传八百余斤。西楼一米直径的红鼓,呈小瓦四立柱型。飞檐外出近米,飞龙探悬,嘴叼风铃,微风去处,叮咚作响。
山门千秋阶,级数无考,阳坡南下。门两侧立有“孝天兽”石狮,雄雌各一,座视远野。
2003年,作者采访了88岁高龄的敬格庄老人刘永勤,和未代道士北七村86岁的张信明道长。据他们回忆,清光绪年间,由八村捐资修缮,香火兴旺弟子信人络绎不断。
借王母娘娘生日之际,举行庙会。古历四月初八,摊贩、大戏、杂耍艺人、商贾绅士、红男绿女蜂涌而至,声势之大,路人皆知。
志日,马银山相传,古时有马负银而至,老母庙由此而名”。
勤劳的“马银山”人,创作了脍炙人口、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引得名道至此,数载修炼,使马银山道观成为古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博得黎民爱戴,至今被视为风水宝地。
岁月流逝,庙虽倒毁,遗址尚存 ,给人们留下了美好印象。
重新采撷编撰,意在勿忘历史,古为今用,了解水集街道莱西湖马银山的山水、人物、风土人情。为振兴新农村服务。
这里要告诉你的是,老母神像泥塑金身,傍伴送子娘娘、筋骨老爷、四名判官、牛马王、疮神老爷、索命鬼、八仙神、千手佛等诸神。
大殿四壁,皆为彩色画绘。 大殿终日香火不断,道经高颂,木鱼声声,烟火枭枭。
住庙道人用近一年余时,长凿了一口八米深井,井水泉涌从不枯竭。
正是农历四月八日,也就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借此祭祀大典。
抗日战争打响后,八路军地下交通站,便选在此庙里。 地下工作者王德新、王永昶用住庙主持的身份,接待前来联络的地下党员。
1938年不幸泄露秘密,日本鬼子将庙洗劫一空,二人被迫奔望儿埠道院,今南墅镇北泊村重操旧业。
1939年春,被南墅庙后两个据点的鬼子包围,王永昶同志为掩护其他地下党员突围,而不幸英勇就义。让我们记住为革命流血牺牲的先烈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永远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奋力建设美丽富饶的新农村。
(图片选自网络)
【作者简介】王敏庭,1954年出生,山东省莱西市南墅镇西关张家人。中共党员。先后任小学教师、乡文化站长、莱西市公安局大青山警区警长,大青山森林公园负责人。2001年7月任水集街道办事处史志办公室、组织人事办公室主任,中级文化馆员,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曾荣获莱西市‘‘优秀共产党员″、青岛市‘‘文物先进工作者′′、山东省文化厅“基层文化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