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里,文化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文明的进程。这其中,笔墨纸砚作为传承千年的书写工具,承载着汉字的重量,映射出书写者的品性与情怀。它们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精神的见证,一笔一划间,流露出书写者的性格和修养。
笔,是书写之魂,其形百态,各有千秋。狼毫、羊毫、兼毫……不同的材质,赋予了笔不同的性格与表现力。书者执笔,力透纸背,或刚劲有力,或柔中带刚,每一笔都凝聚着书写者的情感与意志。笔锋的转折、提按,既关乎字形之美,也是书者内心世界的直接反映。一笔落下,或大气磅礴,尽显豪迈之气;或细腻婉转,透露温婉之情。笔锋之下,人品跃然纸上,成为无声的语言,诉说着书写者的故事与追求。
墨,是书写之源,其色黑而深奥,象征着沉稳与内敛。古人云:“墨分五色”,实则是指墨色在浓淡干湿间的微妙变化,这变化背后,是书写者对情感的把控与表达。选择浓墨重彩者,往往性格直率、情感热烈;偏爱淡墨轻描者,则多具温婉含蓄、深思熟虑之质。墨色的选择与使用,无形中透露了书写者的心境与品性。人之性格,或刚烈如火,或温润如玉,皆可通过墨香窥见一二。
纸,是书写之基,是中华民族对世界四大发明之一。其纸质、纹理,直接影响着书写效果与观赏体验。宣纸之润,绵韧而白净,适宜展现笔墨的流动与韵味;棉纸之朴,粗糙中见自然,更能体现书写的质朴与纯真。选择何种纸张,往往反映了书写者的审美趣味与心境追求。在洁白或微黄的纸面上,书写者倾注心血,将情感与思想化为永恒的印记。纸张的选择,是对书写效果的考量,也是书写者内心世界的一次自我投射,体现了其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与人生境界的领悟。
砚,是书写之伴,其形古朴,质地多样,既是研磨墨汁的工具,也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怀的载体。一方好砚,历经岁月洗礼,见证了无数文人墨宝的诞生,也承载了代代相传的文化精神。书者研墨,不仅是在准备书写的材料,更是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体会那份静谧与专注。砚台中的每一滴墨,都是书者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是对先贤智慧的敬仰与致敬。在砚台的方寸之间,书写者的品格与情怀得以升华,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笔墨纸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凡使用者,只能在保护中传承,不可在虚荣中狂妄。
笔墨纸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魂。凡使用者,只能在敬畏中弘扬,不可在轻蔑中玷污。
笔墨纸砚,是书写的工具,是书写者人品的镜像。不能随意损伤、人为毁坏。
笔墨纸砚,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传承于中国,服务于人类。它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世界大事,记录着生活小事。记录着书写者的情感与思想,映射出书写者的性格与修养。
笔墨纸砚有自己活的灵魂。别把笔墨纸砚看轻了,你轻看了它们,它们就会看薄你。你慢待了它们,它们就会“嫌弃”你。这些都在冥冥之中成为了事实,只有存良善用,方知其中的奥秘。
其实,爱戴与猥琐笔墨纸砚,得来的优劣结果,往往都是“祸福无门,唯有自召”。在此,唯愿与笔墨纸砚共舞的众生们,自尊自爱,福星高照,灾祸远离。
做为中华民族的子孙,要怀着敬畏之心,将自我的思想与笔墨纸砚的灵魂融为一体,细细品味笔墨纸砚间的韵味,深深体验笔墨纸砚的智慧,就能在那一笔一划中,找到心灵的归宿,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作者简介
田玉平,祖籍山西五台,现籍怀仁,退休人员。喜欢写作,却又文字功底差;爱好文学,却是欣赏水平低。盼与有识之士、之群体结缘,见贤思齐,不断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