讣 告
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宣告:刘振芳战友于2025年4月9日晚21时36分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医院与世长辞,享年66岁。
刘振芳先生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将自己的终生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他勤勉尽责,为人谦逊,深受同事、朋友及家人的爱戴与尊敬。他的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个优秀的战友、亲人,这是我们无法估量的损失。
刘振芳战友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2025年4月13日早上七点半到场,七点五十分在西安市
长安区殡仪馆业务楼举行追悼会。届时,我们诚挚邀请刘振芳生前所在单位亲友,战友,同事等前往参加,共同缅怀和送别这位令人敬爱的战友。
在此,我们向刘振芳先生的家人表示最深切的慰问,并希望他们节哀顺变,保重身体。同时,我们也感谢所有在刘振芳战友生前给予他关爱与支持的人们。
特此讣告。
工兵十四团陕西战友会
工兵十四团西安市战友会
十四团老七连西安战友会
国风社陕西分社,西北文学书画社
二零二五年四月十日
【编者语】刘振芳战友去世两天以来,战友会总群及有关省市连队群里,许多老首长老战友都在撰文写诗,以不同形式进行悼念战友,安慰家属,表示哀悼。
工兵十四团战友总会,陕西省战友会,西安市战友会,潼关战友会,西安老七连战友会,国风社陕西分社部分战友代表第一时间到达振芳战友家中看望慰问亲属,带去了老首长老战友和全体文友的关怀和亲切问候。
为了更好的表达心意,缅怀故人。现将刘振芳写的个人简历和主要成就分享给各位老首长,老战友,这是今年元月十七日老七连迎新年联欢会后,刘振芳就已经写好给总编辑张富贵看的。后经几次要求,于3月19号才接受此信息的,同时委托我办三件事,我都一一答应,一是把他写的有关团书上的文章发上1~2篇(已发1篇)二是他去世后让我参照他写的简介和工作简况写好悼词或祭文,让贾中朝给他念一下,(我开始没答应,后来发现他的“后事”都已交待给他的妻子儿女了,我即答应,让他放心)三是让我请书画社的书法家为李公社的女儿写幅字。我都答应认真落实。4月9日下午16时30分,我是最后一个看他的,当时他已昏迷,神志不清,时而清醒大部分时间糊涂,可当在场的夏毅峰,党雪亮告许诉他:张哥来看你了,他妻子又说:是张富贵来看你了时,他睁眼看了我,微微点头说不出话,但抓着我的手不放,过了好一阵才放开,都说当时又清醒。谁知这次看望(一月后的4月9日下午)我俩竞成了决别……
↑↓2025年1月17日,老七连西安战友会部分战友看望振芳后,当日中午举行“迎新年”联谊会掠影
↑老七连西安战友梁西勇祭奠振芳战友
↑国风社陕西分社,国风西北文学书画社代表,老七连西安战友会代表祭奠刘振芳战友
↑↓刘振芳战友逝后次日,十四团战友总会,陕西省,西安市,潼关县,老七连西安战友会部分代表赴振芳战友家中看望亲属,带去十四团老首长,老战友的问㑨,商量送别等事谊
(一)刘振芳战友个人简历
刘振芳,男,中共党员,1960年1月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
1978年3月—1981年4月在工兵十四团服役。 历任3营7连战士、文书、班长。
1981年5月—1982年5月 在兰州军区工程兵教导大队参训,
1982年6月—1983年2月 任3营8连排长
1983年3月—1984年8月 任团作训股参谋(正排职)
1984年9月—1986年7月 赴徐州工程兵指挥学院深造
1986年8月—1987年4月 复任十四团作训股参谋(正排职)
1987年5月—1989年3月 任一营1连连长
1989年4月—1993年3月 任团军务股参谋(副营职)
1993年4月—2002年6月 任兰州军区工兵训练大队教官。
2002年6月 以副团职退休,现居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
2022年5月,参加国风社陕西分社,为国风西北文学书画社秘书长。协助常务副社长、总编辑传播国学文化,管理文学团队。
(二)刘振芳战友工作成就简介
1978年入伍后,在兰州东岗镇沙金坪采石场担任风钻手期间,以吃苦耐劳、积极肯干的工作作风,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拼搏精神,先后七次荣获连嘉奖。因长期在恶劣环境中工作,不幸罹患职业性肺结节病,终身饱受病痛困扰。
1982年7月,任三营八连排长期间,于凌晨2时紧急受命,率部星夜奔赴甘南。全排官兵连续急行军数百公里,圆满完成白龙江流域特大洪灾抢险任务,保障了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983年调任团作训股参谋期间,以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经常通宵达旦开展工作,因表现突出荣立团嘉奖一次。
1987年任一营一连连长期间,所在连队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集体"称号。1988年7月,因军事训练成绩位列全团榜首,一连被指定为"全训先行示范连",成功承办团级战术演练观摩会,其创新的训练模式与官兵的过硬素质获得各级指挥员高度评价。
1990年4月,青海省共和县铁盖乡、塘格木农场发生6.9级强震。率部执行抗震救灾任务期间,秉承工兵部队"两不怕"战斗精神,发扬老山战役优良传统,在余震频发、道路中断的危急关头,带领官兵连续奋战十五个昼夜,率先打通生命救援通道,抢运救灾物资130余吨,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作出重大贡献,获地方政府赠授"抗震铁军"锦旗。
2015年参与团史编纂工作期间,抱病辗转四川南充、成都及山东临朐等地,全程负责史料征集、文稿编审工作。除独立撰写回忆录二十余篇外,还协助修改、润色战友文章十余万字,为完整保留团队历史记忆作出特殊的贡献。
↓工兵十四团部分老首长,老战友撰写的悼念文章(散文部分)选编
深切悼念文才品德优秀的刘振芳战友
打开微信群就惊悉地看到刘振芳因病去逝的不幸消息,顿感太突然,好好一个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我俩春节期间还互相祝福共贺新春。实在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我和刘振芳战友不是一个时代入伍工兵十四团的战友,对此也不甚了解和熟悉。但在2015年南充编辑工兵十四团纪念文集的编辑期间及最后在成都的编审定稿时段同振芳战友朝夕相处了几天。
他为人谦和,是一位重情重义很有文才品德优秀的战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心心相印有了微信的联系和交往。没想到他突然离我们而仙逝!让我们又失去了一位优秀的战友。我怀念他,愿他驾鹤仙去一路走好,天堂安息!永别了,振芳战友!
沉痛悼念刘振芳战友
(散文)
作者:樊兆庆
看到刘振芳战友突然去世的消息,很是悲痛。前不久在群里还看到他怀念安铜锁老团长的文章,我正想接笔,还没来的及,他却走了,怎不让人难过。
振芳战友为人厚道,品德高尚,工作认真,吃苦耐劳,並有较高的文字水平。他是《光荣的团队 难忘的战友》一书的重要功臣之一。他参加了南充杜炳良和任静海组织的第一次审定会,参加了刘宏升,王义组织的第二次临朐审定会,还参加了由任静海,邓忠组织的第三次成都终审会。在成都终审时,为了落实全团战友名录及捐款名单,我们俩每天忙到凌晨四点。为了搜集资料,他和姜增智老首长骑着自行车多㳄到西安马神庙等地考查落实。他写出了多篇怀念朱许生等老领导的高质量文章。
他的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战友,好兄弟,是我们的重大损失。愿振芳战友一路走好,愿家人节哀顺变!
安息吧,振芳!
音容在目友情铭记
一一我们将永远怀念刘振芳老战友
(散文)
作者:曹善起
早晨打开微信,看到老战友刘振芳逝世的消息,感到十分震惊。这么年轻壮实的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太让人意外了!
我和振芳熟悉,是他到团作训股当参谋之后。在一个锅里吃饭,在一个院子生活,很快就熟悉起来。我发现他很爱学习,喜欢读书,便经常找他借书,共同语言越来越多,几乎无话不谈,一次他还说到有首长想招他作女婿一事,可见振芳非常优秀。
后来天各一方,中断了联系。2015年编写团书时,又在南充聚到一起,重叙别情,再说旧事,觉得倍感亲切。振芳文武双全,不仅军事素质过硬,文字功夫也不一般,他写了不少文章,也帮战友们修改了不少文章。其中,他写的智取华山老英雄刘吉尧的文章,让人耳目一新,堪称佳作。后来,刘吉尧的女儿刘英会知道此事(我和刘英会是三局政治部的战友),她很感谢工兵十四团的战友,更感谢振芳。振芳也想见见刘吉尧的儿女,以便更深入挖掘老英雄的事迹,再写点纪念文章。我同英会说好,若在西安战友聚会,邀请刘英会参加,并和振芳见面交流。想不到振芳这么早就匆匆走了,真是让人痛心!
愿振芳老战友一路走好,安息福地。愿家人节哀顺变,保重身体,好好生活。音容在目,友情铭心。我们将永远怀念刘振芳老战友!
(散文)
作者:李启峰
近期偕百位战友、亲属重上老山。昨日返回昆明途中,接贾中朝电话,言刘振芳危重弥留,念及诸多战友。即与同行的王联社视屏慰问,其已不能言。今晨突闻已去,颇感悲催。因在途中,不能参与丧事,仅以遥祭。
1978年初,三营七连在兰州沙金坪采石,团里送来一批陕西渭南地区新兵。刘振芳来自潼关县,分到二排,打风钻。我是三排长,虽不隶属,但看到身材瘦小的他施工棉衣露絮,稚嫩的双手起泡,未显苦怨之色。又因其文笔出萃,后任连队文书,由此留下深刻印象。以后他在司令部当参谋,我是三营营长,经常一起研讨部队教育训练工作,有不少交集。其为人忠厚,谦虚自律,敬业好学,坦诚论道,见解新颖。我诚心赞许。
退休回陕,他热心联络战友,再续军旅情谊。多次组织一连、老七连战友聚会,参与组织地域战友聚会,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誉。
患病期间,与战友探望,他仍乐观大度,坚持与病魔作斗争数年。
忘不了黄河边上弱冠少年的音容笑貌,忘不了青海高原同甘共苦的月月岁岁,忘不了几十年的坦诚之交……
只愿振芳老弟洒然西去,不再病苦,畅享极乐。
李启峰敬致
【编者注】2025年4月10日中午,老七连贾中朝、田军探望振芳时,得知刘想见李启峰,王联社战友,于是贾中朝安排与在昆明的李、王战友视频,以了却心愿。
(散文)
作者:孟繁明
惊悉刘振芳老战友因病不幸逝世,心情十分悲痛!在团里一起相处的许多场景不由浮现在眼前,记得是在1980年前后,我到连队了解训练情况,参加刘振芳所在排某班的讨论,看到刘振芳在做记录,发现他的字写的很好,留下了良好印象。后来他先后任团作训股参谋、一连连长。我任团参谋长时,他是军务股内勤参谋,每年由他主笔起草的团年度管理教育工作指示和管理教育工作总结,基本不需要改动,证明了他的思路能准确理解上级意图,能全面掌握部队底数,也表明了他的文笔过硬。
1990年4月26日青海省共和县塘格木地区发生6.9级地震,军区命令我团前往救援,团决定由邹成德政委和我带司政后部分人员及一营教导员王晔组成指挥组,带领一营及汽车连修理所部分人员装备执行抗震救灾任务,因时间紧迫,部队紧急出动,为尽快到达震区,人员和轻装备乘运输车快速开进,大型机械单独编队由军务参谋刘振芳带队跟进,部队连夜赶到震区,因机械行军速度慢,青海高原路况险峻,又是夜间行军,一路上我都很担心机械梯队的安全,刘振芳同志凭借曾任连长和参谋的阅历与经验,与一营的同志一起大胆沉着冷静组织指挥,把机械梯队连夜安全带到震区,按时展开救灾作业,受到国家民政部工作组和青海省委省政府省军区领导的赞扬。
刘振芳同志军人仪表好,文字水平高,气质涵养好,为人谦虚厚道,处事稳重朴实,是我团难得的优秀人才,他对团队和战友们有着深厚的感情,前不久他还积极向大家推荐转发老团长安铜锁的战斗事迹。他的逝世是我团的一大损失,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战友好兄弟,他为工兵十四团建设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将永载团史。
愿振芳战友安息!
请振芳家人节哀!
愿振芳战友一路走好
(散文)
作者:王宪明
惊悉我亲密的老战友、老同学、好兄弟刘振芳因病逝世,着实令人悲伤,我和振芳相识于徐州工程兵指挥学院,两年的一起学习生涯毕业后,回部队留守期间又同在作训股一个宿舍工作生活一年,工作上是好同事,生活上是好兄弟,后来无论在工兵十四团还是工程兵训练大队,虽各自岗位不同,但战友情、同学情、兄弟情一直都很亲密,这种战友+同学+兄弟的特殊感情,使我们那怕转业至今,也互相联系紧密,所以振芳也是我为数不多的几个联系最多,关系亲密的人之一,回首过往,仿佛昨天,振芳谈笑风生间的音容笑貌和生活日常间的行为举止,一切都那么历历在目,愿振芳战友一路走好!逝者已去,生者已矣,愿弟妹及家人节哀顺变。振芳战友安息吧!
(散文)
文/毛志祥
打开手机,看到我们的好同学好战友刘振芳同志因病逝世,令人悲痛泪目。蓦然间,他的音容笑貌浮现眼前。无论学习还是工作,振芳同志都有一股孜孜以求、勤奋好学的劲头,敢于负责,踏实工作的干劲,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性格,性格平和,与人为善的品质。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老同学老战友,心情十分悲痛。但愿他的在天之灵,感知我们老同学老战友的怀念之情,保佑他的妻儿老小健康平安,福泽绵长。振芳同志,安息吧。
沉痛悼念刘振芳战友
(散文)
作者:段军
看到刘振芳战友突然去世的消息后,我悲痛难受,心情很久难以平复。这么熟悉的战友,怎么就突然离开了。
我和振芳都是从一连调到司令部工作的,后来又同在作训股当参谋,他是内勤参谋,我是外勤参谋,他工作细致认真,文字功底深厚,为人诚恳厚道,热情友善。我每次回到西安都要相约见面,重续战友情,聊聊家乡事,尤其是在团作训股的工作趣事,过去的一幕幕至今仍不时的浮现在脑海。在西安,我们两家相距很近,他经常还在我们小区来打乒乓球。去年我们还相约今年在西安见面,可谁能想到振芳战友就这样离开了。他的离世使我失去了一位好战友,好乡党。他走了,怎不让我怀念和难过。
记得哪年,振芳战友在组织一连战友聚会时,多次与我电话联系,征求意见,使一连战友聚会受到了战友们的一致称赞。他为人厚道,品德高尚,工作认真,吃苦耐劳,並有较高的文字水平。他是《光荣的团队 难忘的战友》一书的重要贡献者之一。
振芳战友的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战友,好兄弟,也是我们战友们的重大损失。愿振芳战友一路走好,愿家人节哀顺变!
安息吧,振芳!
战友情谊难以忘怀1
(散文)
作者:郑怀民
刚踏上南去参加军校同学聚会的火车打开手机就看到了振芳战友去世的噩耗,心情无比悲痛,振芳战友和我在部队工作、学习、生活、训练时的音容笑貌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和振芳战友在西宁一营工作时间较长记忆深刻,他当一连连长,我在三连任指导员,他的女儿与我的女儿同龄,两个小孩伢伢学语的时候常,经常他抱着孩子在一连连部门口,我抱着女儿在三连部门口相互喊话,四十多年过去了两个孩子都巳有了美满幸福的家庭,我俩也到了奔七的年龄。
前几年振芳参加南京战友会时还专程来蚌埠相聚至今难以忘怀。振芳老兄老战友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您叩首。
↓刘振芳战友生前军旅、生活、战友情掠影
↑“疫情”解封后我与马光林、夏毅峰邀请西安部分连队战友联欢后合影
【说明】本期作品所采用照片分别由刘振芳亲属,张富贵,张文平,孙继红等战友拍完成,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