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河津市地处黄河中游东岸,是河东名城运城市管辖的县级市。
运城依傍黄河,毫无异议是华夏民族的文明发祥地。一城看尽中华5千年。泱泱大国,积淀下的文化璀璨夺目。中国最有历史文化的城市是古都西安。拿数据说话最靠谱,如拿国保级文物说事儿,西安还算是运城的小弟。只不过历代西安做都城,住过的皇帝佬儿多些。若华夏民族刨根问底找文化,必须到黄河中游的运城。没有了运城,中华文明史会断片。
运城市下辖十几个县市,自北往南,竟有河津,万荣,临猗,永济,芮城,平陆,垣曲等7个县直接被母亲河黄河拥抱。黄河自永济市由南向北折向东部,与中条山相依,对岸远望去是陕西省的华山。东西一河之隔的中条山与华山,两山从地理概念上抽象出我们的"中华"。一说河东运城市,自然想到4千年尧舜禹的故乡。还可上溯至5千年炎黄二帝与蚩尤的九黎山战争。更早的发现,芮城西侯度人180万年前就学会了玩火。为世界最早。考古学家还挖掘出震撼国际的"垣曲曙猿",确定了最早的地球人是4500万年前的垣曲人,比之前非洲人还早1500年。
运城的历史大文化实在璀璨夺目。人活在这颗星球上,都不外乎是地缘的产物。我们生命的灵气来自于山川河海。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归纳下来,也就是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交响曲。

我们今天讲述的河津市,处于河东运城盆地的西北,吕梁山的南缘。一马平川数百里,自然是古老黄河的冲积型土地。北倚吕梁山,直饮黄河水,这块天赐的风水宝地,所以叫河津。地名由来自有玄机。津,是河海渡口,汉字的意义挺饱满,滋润,滋养,资助。你看北方的天下名城,渤海湾的天津,老天爷照护与滋润着,不好不行。河津,有黄河水滋养,黄河魂浸染。河津人是有福的。
说河津必须先说禹门口。
黄河在内蒙古草原绕行千里,在准噶尔往南拐了个大弧形,自山西的北部偏关县进入了三晋大地。一路奔流的很辛苦,穿行在吕梁山的山谷陡崖中。山路九曲十八弯,无法纵横释放。但山与河的纠缠,却切换出一路奇异的风景。偏关老牛湾,临县碛口,柳林孟门,石楼及永和的乾坤湾,吉县的壶口大瀑布,直到河津冲出禹门口,黄河才象脱去了束缚的骏马,狂驰在平原上奔腾。
黄河穿行在狭谷之中,曾经有高山峻岭阻挡。吕梁山的孟门,在禹门口上游,今吕梁市的柳林县孟门镇一带。黄河巨龙一度被困,酿成大湖,给当地带来水患。大禹治水,神斧一挥,孟门凿开大口,黄河顺流南下。流到河津吕梁山的北口,又被群山封堵,形成堰塞湖。又是治水英雄大禹,站在山顶上俯视后,然后一声巨吼,神斧砍开了高山,峡谷成形,黄河水奔腾汹涌出高峡,形成了一道自然奇观,即今天的河津禹门口。为纪念神人大禹的治水功绩,所以称之为禹门口。黄河流经八省数千里,浩浩荡荡,河床最窄处就是禹门,有专家测量过,仅有38米宽度。实际神话大禹是华夏文明的文学创作,大禹是创世者力量的颂扬。水的力量更是无坚不摧。孟门,及禹门,两岸奇石巍峨,形如门阙,峭壁夹持,河水奔腾汹涌。经过黄河水千万年的激流冲刷,便形成象斧凿过一样壁立的陡崖,蔚为大观。如果到孟门和禹门之前,做一段文化功课,再融化到此情此景中,那就会灵感大开,真正感受到华夏文明的魂魄。
所以禹门口就是河津突出的地理标志,古人又称禹门为龙门。河津在秦代置县治,开始为皮氏县,后因为张扬地域品牌,改县名为龙门县。宋朝后又更名河津县。禹门口,即龙门也是历史与文化的沉淀。是黄河文明最为灿烂的一笔。
相对运城其它县市来说,河津的文化不算很古老。运城十几县,靠南围绕中条山的几县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如垣曲,芮城,平陆,夏县等县份。靠北的几县是黄河冲积型平原,文明的根扎的稍浅。河津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存在,又是一河之隔的晋陕门户。与陕西名城韩城隔河相望。春秋时韩城为诸侯国梁,河津是耿国。

自古以来,禹门口天险既是战略要地,又是风光绝佳之处。最早在汉代就修建了七祠八庙。其中最壮观的是大禹庙。历经一两千年。剩下的都是故事。过去的祠堂大多化为历史云烟。
禹门口称为龙门,饱含着对黄河隘口的自然崇拜。龙是九五至尊,龙门意味着天下人必须尊重敬仰。河津之地名挺好,但还是不如龙门磅礴气势,豪情万丈。未来有朝一日或许改为旧称龙门市,更具历史与文化内涵。
不去禹门非河津。
所以初到河津游览,当然头一道文旅菜肴即是禹门口。今天的河津,在禹门口修了座公园,山上有观景台。站在禹门的上方俯视,才明白什么叫大气磅礴。左望群山逶迤,黄河岀峡口,波涛翻滚。若拟人化的描述,禹门口内的黄河,如脾气暴烈,粗野奔放,激情无限的阳性帅哥。一出禹门口,黄河瞬时便展示出另外一种脾气,款款流动,润物无声,温顺和畅,阴柔毕现。仿佛是无比柔婉缠绵的靓丽女性一般。
禹门口天堑已变为中国东西向的交通要塞。
站在高山上俯瞰,黄河铁桥,晋陕黄河大桥,公路铁路两用桥三座横跨黄河的桥梁飞架,如三道闪烁在大河上的钢铁长虹。
禹门口承载了历史的厚重。是国人就不能忘记。抗日战争期间,山西人为中华民族做出的巨大牺牲。山西是全民抗战的主战场。日本人想用铁骑横扫全中国,山西成了他们的死亡之坎。日本人想突破黄河天堑,占领陕甘宁等华西地区。运城中条山与禹门口之战尤为重要。抗日将士在禹门口浴血奋战,以血肉之躯抗争飞机大炮。终以巨大的牺牲代价阻挡了日本侵略者,让日本人突破华西的梦断。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也给悠久历史的禹门口增添了文化光彩。
河津最早称龙门。有人就费解了,有成语"鲤门跳龙门"的典故是否就在河津呢。黄河有两地称龙门,一地是河津,一地是洛阳。洛阳有龙门山,黄河与伊河汇合之处,成语故事发生于此。黄河鲤鱼急流勇上,跳龙门的寓意是矢志不渝,发奋图强。抽象的是一种激扬奋进的文化精神。

不管如何,黄河鲤鱼不比寻常水塘里养起来的,自带大河的魂魄。从禹门口山顶上下来,景区修了一条颇有风尚的沿黄步行美食街。早就对黄河鲤鱼垂涎三尺了。水塘的鲤鱼与黄河鲤鱼天命就不同。身在禹门口,近倚母亲河。徜徉于黄河边,然后到餐馆坐下来,正是美不迭的享受。畅饮黄河水,又食黄河鲤。心情大好。
最早去河津市是20多年前了。有好友李顺福时任河津公安局长。他几次邀请,说过来看看吧,河津是山西发展最美的一座小城。咱也是走南闯北惯的。现代都是工业兴市,经济开道。河津当然得天独厚,黄河津养。因为有水资源,山西改革开放先行一步,把国内最大的铝工业基地落脚在河津。河津铝厂成为闪亮的工业明灯一盏。孝义的铝矿,拉到河津加工。也有意思,一线牵两端,似乎孝义也沾了黄河的光。到了20年后的今天,山西也只有中部孝义和南端的河津两个县级市,跨入了全国经济百强的行列。
如今的河津,城市不大,全市有近40万人口,一半多居住在城区。小家碧玉,不亚于大都市的风景,高楼林立,大马路纵横,绿植公园等,建设的有模有样。人居环境优雅。闹市不逊都会繁华。虽是粗放的煤电铝工业基地,仍有小城的典雅幽静。长久被母亲河拥抱的文化温暖。秉赋天赐。生活在黄河边,自古地灵人杰。古代出现过一批文武英豪,如唐代的名将薛仁贵,名士王通,王绩,西汉创作了伟大历史著作《史记》的司马迁等。司马迁的墓地就在河津。可能有人说,司马迁的故里不是西岸的韩城吗?用不着纠缠。一河之隔两块宝地,都算是滋养伟大人物的热土。
来河津旅游一趟,除了到禹门口,还有几处古迹值得游览。会有不同的文化收获。
薛仁贵故里那是一定要看的。看生养薛仁贵的土寒窑,感慨万千。
中国民间流传的许多文学故事。其中不亚于《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四大名著的,脍炙人口,乡野传播最广的有《三侠五义》《杨家将系列》。还有就是薛家的系列故事,《薛仁贵传奇》《薛丁山征西》《薛纲反唐》等。有口皆碑的戏剧人物王宝钏与薛平贵,素材也是以薛的发迹史为素材。王宝钏是丞相的爱女,名门闺秀,却不惜寒窑之苦。丈夫薛平贵征战18年不归,她挖野菜饥寒交迫,贫寒之中彰显爱情的弥足珍贵。最后上天不负痴心女,终是花好月圆。
薛仁贵是草根文化,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文字版本,戏剧,评书,故事会千百年流传。因为薛家将展示华夏人的斗志与英雄魂魄,他又是卑贱出身,突现了改变命运励志上进的榜样力量。

薛仁贵的故里,在河津市区不远的修村。平地上一座黄土高岗,薛仁贵家的土窑千年得以保存。他有幸生长在中华最鼎盛的大唐李世民"贞观之治"年代,有鲤鱼跳龙门的气概。英雄有用武之地,为唐太宗开拓中华疆域屡战奇功。官至左骁卫大将军。薛家繁盛,儿孙也多有出息。
修村的薛仁贵故里,已辟为纪念薛仁贵的文化园。3年前来时,文化园正大兴土木。目前已辟为文化旅游景区。
河津市文物古迹遗存不少,有苍松翠柏簇拥的真武庙,有建筑华丽的琉璃庙,其中有座庙宇是一定要去看的,那就是市区西南五公里的"高禖庙"。
中国的造神,千百年来不外乎儒释道三教。山西省为古物遗存全国之最,当然各类神仙齐全。到河津咱也是很稀罕,此前山西各县市跑遍了,头一遭听说。高禖,象个人名,究竟是祭祀何方神圣的?
去过高禖庙才得知了。高禖,高可以理解为高不可攀。禖,生僻字儿,与媒音同,意思也一样。高禖,是主婚姻与生育的大神,实际上是纪念人祖女祸娘娘的。传说4千年之前就有祭祀庙宇,年代很久远。全国少见,是以根祖文化为内涵的道教建筑群落。
河津的高禖庙保存修复的挺好,现存为明代复修,三进院落,有一万多平米的古建。且不说庙内雕塑的神仙们艺术精美,壁画生动。相应生发的历史故事十分的丰富。据说远古以来,为求婚姻求生育,无论是穷苦百姓,还是远道而来的帝王将相络绎不绝。笔者曾联想到,当年孔圣人不远千里来河东一带游历,猜想他应该安排祭拜高禖庙的行程。只是河津的历史没有文墨佐证。

相传伏羲女祸在黄河边的人祖山,抟土造人,繁育了众生。随着时间推移,女祸回到旧地,发现抟土坍塌,人丁衰落。便集合男女搞起了联谊派对。女娲由此成了天花板级的媒婆,专门撮合男女成双成对。俊男靓女在一起玩起来自然兴奋异常,快乐的几乎忘了耕种与纺织。女娲所以规定了日子,每年农历三月三为聚会日。后世为纪念女祸,所以冠以高禖的祭祀庙宇。千百年来,每年逢三月,河津便有大型的祭祀与庙会,热闹非凡。成为河津文旅吸引眼球的别致一景。
河津好地方,值得一游。这里的肥土盛产风流。文豪祖庭门前,咱外乡人弄墨游记,指定是粗鄙之语,更会丢三落四。
文学是枯燥的。最好的补充是,你亲历河津,来转转禹门口,薛仁贵故里,高禖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