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畔的红色回响
翟基生
“四渡赤水出奇兵”这样一句充满力量与智慧的诗句,它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生动写照,更是对伟大领袖毛泽东用兵如神的赞誉。我们铁道兵战友网管理团队的战友、学兵、军嫂们齐聚一堂,怀着崇敬的心情,从遵义市乘车来到“四渡赤水纪念馆”,开启了一次跨越时空与先辈对话的旅程,一次心灵的洗礼。

前往四渡赤水纪念馆的路上,车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而车厢内的气氛却异常庄重。战友们纷纷分享着自己对四渡赤水战役的了解,从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艺术到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每一个细节都让我们对即将到来的参观充满了敬畏。
学兵们则认真地听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历史的尊重。军嫂们则用温柔的话语讲述着自己心中对英雄的敬仰,她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和平的珍惜和对先辈的感恩。

还未走进纪念馆,那庄严的建筑便吸引了我的目光。它宛如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地矗立在那里,散发着一种沉稳而庄重的气息。馆前宽阔的广场上,绿树成荫,鲜花簇拥,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那段不平凡的岁月。阳光洒在地面上,映照出一片宁静与祥和,然而,这宁静之下却隐藏着曾经的烽火硝烟。

当我们迈入“四渡赤水纪念馆”的大门,恰似穿越了时空隧道,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瞬间将我们包围。序厅的浮雕栩栩如生,生动地再现了红军四渡赤水河的宏大场景,红军战士们英勇无畏的形象跃然其上,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
馆内的陈列琳琅满目,文物、图片、文献资料与现代化展示手段相互结合,陈列的每一件文物、每一幅图片、每一段文字,都如同生动的历史教科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战火纷飞年代的大门,默默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岁月。

我驻足在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画面前,眼中浮现的是红军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前行的身影。他们穿着简陋的衣衫,却怀着坚定的信仰,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那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庞,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气概。不禁感叹,这是一支多么了不起的队伍!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前行,在困境中不屈不挠,最终创造出“四渡赤水”如此伟大的奇迹。

展厅中,红军战士使用过的斗笠、草鞋、马灯、草鞋编织器等物品映入眼帘,这些看似平凡的物件,却真实地展现了红军在艰苦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它们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与坚定信念。
而从青杠坡战斗遗址中发掘的头盔,以及其他红军使用过的武器,则直观地反映了当时的战斗装备情况。与四渡赤水战役相关的文字资料,如战役的详细经过、战略部署、电报往来等,为我们深入解读了战役的历史背景和细节。
纪念馆综合运用声、光、电等技术手段,营造出逼真的战场氛围,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些描绘战役场景的油画和雕塑,生动地再现了红军战士们在赤水河畔的英勇无畏,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他们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我们深入了解了四渡赤水战役的全过程。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中的精彩华章,是运动战的典范之作。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指挥红军在赤水河畔与敌军展开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毛主席用兵如神,巧妙地运用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等战术,带领红军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穿梭,一次次化险为夷,成功地摆脱了敌军的围追堵截,为中国革命保存了宝贵的火种,取得了战略性的胜利。
这次战役不仅展现了红军高超的军事智慧,更彰显了他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讲解员的生动讲述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们的英勇和智慧。

站在展厅里模拟的四渡赤水的场景前,我仿佛听到了激昂的冲锋号角声、震耳欲聋的枪炮声、战士们的呐喊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壮丽的历史交响乐。
看着那一件件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文物,有破旧的枪支、有泛黄的信件、有满是补丁的军衣……我仿佛被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些看似普通的物件,背后却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热血与信念。
它们见证了红军战士们的艰苦卓绝,也见证了他们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它们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红军战士们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依然能够坚持战斗,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不惜一切代价。这种对历史的震撼,让我深刻认识到,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在红军当年的标语墙上,一个军民鱼水情故事吸引了我。1935年1月28日,红军在贵州遵义土城战役失利后,开始一渡赤水。当时9岁的车盛寅在太平镇上见到了刚过河的红军。
红军战士邀请他一起写标语贴标语,车盛寅还帮助认读标语底稿上的文字。车盛寅见证了红军与当地百姓的鱼水情,红军的到来并没有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带来灾难,而是为百姓谋福利。他的故事展现了红军与百姓之间的深厚情谊。

参观过程中,战友们不时地交流着自己的感受。有的战友感慨地说:“红军战士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依然能够坚持战斗,这种精神太令人钦佩了。”有的学兵则表示:“通过这次参观,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先辈们的伟大,也更加坚定了我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决心。”军嫂们则深情地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英雄的付出,我们才能过上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

走出四渡赤水纪念馆,阳光依然明媚,但我们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这次参观,不仅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坚韧不拔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如同一座座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槛外人 2025-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