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巴厘岛(散记)
二月梅

这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那年,按照安排我去北方的一所大学学习,学习中,有一个出国研学的计划,我们班被分配去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途中要中停巴厘岛,于是,便有了一次去这个号称“天堂之岛”的机会了。
从驻地乘飞机,大约飞行了八个多小时即达到了巴厘岛上空。飞机穿透云层时,阿贡火山正披着金纱安坐云端。机翼下蜿蜒的海岸线像天神打翻的翡翠匣,深浅不一的绿意顺着山脊滚落,坠入印度洋的蓝绸之中。在伍拉莱国际机场降落时,我透过舷窗望去,一片翠绿中点缀着红色的庙宇屋顶,宛如翡翠上镶嵌的红宝石。这便是巴厘岛给我的第一印象——神秘而瑰丽。

巴厘岛位于印度尼西亚群岛中,与爪哇岛仅隔一道狭窄的海峡。人口400多万,90%信奉印度教。这座面积约5620平方公里的岛屿,恰似一串珍珠中最璀璨的一颗,静静地躺在赤道以南8度的碧波之中。 早在公元前3000年,这里就有了人类活动的痕迹。公元10世纪,印度教传入,与当地原始信仰融合,形成了特有的巴厘印度教文化。15世纪,随着满者伯夷帝国的衰落,大批爪哇贵族逃难至此,带来了更为精致的艺术与宗教传统,使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厚重的人文景观深度融合在了一起。从而也就逐步确立了巴厘岛作为世界级旅游胜地的地位。
我们走下飞机,乘巴士车驶向下榻的拉玛达酒店。路上,整座岛屿在车窗外徐徐舒展。火山灰滋养的沃土上,芭蕉叶宽大如翡翠屏风,椰树林将阳光筛成碎金洒落地下,一群群白鹭,掠过层层叠叠的梯田飞向远方。农舍的炊烟与山巅云雾缠绵交织,分不清是人间烟火还是神仙笔墨。

酒店临海而建,推开窗便撞见整幅水彩长卷。悬崖下的海浪将黄昏揉碎,金箔般的夕阳从乌鲁瓦图断崖直铺到天际。我们放下行李便迫不及待地奔向海边,赤脚走进沙滩,细沙还带着白昼的余温,涛声忽远忽近,像梵唱混着甘美兰乐音。头戴花冠的少女踏浪而行,纱丽被海风鼓成彩帆,发间茉莉与晚霞同色。我们一到巴厘岛,就被这旖旎的风光所深深吸引了。

第二天一早,主人安排我们参访岛上最重要的景观圣泉寺。圣泉寺位于坦帕克西冷总统行宫附近,因寺内有喷涌不息的圣泉而得名。传说很多年前有位暴君,因欺压百姓遭到反抗,他就下令在所有池塘都下了毒,使百姓没有水喝。无奈之下,百姓只好祈求上天,结果在一块沙地上突然喷出泉水,解了百姓的断水之苦。这便是圣泉的由来。

清晨的圣泉寺笼罩在一层薄纱般的雾气之中,路旁的鸡蛋花树上,晶莹的露珠在晨曦中闪烁,仿佛在为我们指引方向。转过一道弯,便到了圣泉寺门前。该寺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的石阶通向寺庙深处。晨光中,古老的石雕门楼显得格外庄严,门楣上雕刻的神像似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穿过门楼,便听见了潺潺水声。

圣泉池内,清澈的泉水从十二个龙首石雕中喷涌而出。信徒们排着队,依次在每一个泉眼下沐浴。我注意到一位身着纱笼的少女,她将双手合十,闭目祈祷片刻,才俯身让泉水浸湿全身,水珠顺着她的长发滴落,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芒。“每一处泉眼都有不同的功效。”导游解释道,“有的可以祛病,有的可以祈福,有的则能带来智慧。”听到这样的解说,于是我也学着当地人的样子,将手伸入泉水之中,清凉的触感从指尖迅速蔓延至全身。我又轻轻地掬起一捧泉水吸入口中,那种清澈甘甜立马沁入心扉,仿佛触摸到了巴厘岛的灵魂。寺庙的庭院里,几位老妇人正在编织祭品。她们的手指灵巧地翻飞,将嫩绿的棕榈叶折成精致的小盒,里面盛放着鲜花和米粒。我蹲下身,看着她们将祭品摆放在神像前,口中念念有词,空气中弥漫着燃香的芬芳,让人心神宁静。正午时分,远处,一位僧人正在敲击铜钟,悠扬的钟声在庭院中回荡。这座古老寺庙的泉水,不仅洗涤了我的双手,也似乎使心灵得到了深深地净化。

木雕艺术是巴厘岛的一大文化特色。主办方专门安排我们参观了岛上的木雕厂。踏入木雕厂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空。空气中弥漫着檀木的清香,耳边传来凿子与木头碰撞的清脆声响。一位头发花白的雕刻师告诉我们,巴厘岛的木雕艺术可以追溯到九世纪,最初是为寺庙雕刻神像。说着,他指向厂房深处一尊高大的毗湿奴神像。神像面容庄严肃穆,衣袂飘飘,仿佛随时会从基座上走下来。“每一刀都要倾注灵魂。”老雕刻师说着,拿起凿子在一块红木上轻轻敲击。木屑纷飞中,一个模糊的轮廓渐渐显现。我注意到他的工作台上摆放着几十把不同形状的凿子,每一把都磨得发亮,见证着无数个雕刻的日日夜夜。


在展示厅里,我们见到了该厂的镇馆之宝——一座高达三米的“罗摩衍那”群雕。数百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在整块柚木上演绎着古老的史诗,每一个表情都细腻传神,每一处衣纹都流畅自然。导游说,这件作品曾在大英博物馆展出,让无数观众叹为观止。参观中,一位学徒向我们展示了他正在雕刻的巴龙舞面具,虽然细节还不够精致,但已经能感受到那种神秘的力量。“现在机器雕刻越来越普遍,但我们仍坚持手工制作。”老雕刻师说着,轻轻抚摸着一件即将完成的作品,“因为只有手才能传递心的温度。”他的手指抚过木纹,仿佛在聆听木头的呼吸。太阳转西时,我站在厂房门口回望,金色的阳光为木雕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工匠们的剪影在光晕中忙碌。这里不仅是木雕的产地,更是艺术的殿堂,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巴厘岛人的信仰与智慧。离开时,我买下了一个小小的舞者雕像,虽然不及大师作品精美,但那种跃动的姿态让我着迷。握着这个雕像,我仿佛握住了巴厘岛对传统的坚守,对艺术的虔诚。

最能代表巴厘岛艺术成就的当属绘画中心了。我们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在导游的引领下,走向巴厘岛绘画中心。路旁的画廊鳞次栉比,橱窗里陈列的画作在阳光中熠熠生辉,空气中飘散着油画颜料特有的芬芳。绘画中心坐落在一座殖民时期的老建筑里,斑驳的白墙上爬满了九重葛,紫色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推开沉重的木门,时光仿佛倒流。宽敞的展厅里,一幅幅画作在柔和的灯光下好像静静地诉说着什么。

“这里曾是沃尔特·史毕斯的画室。”一位策展人轻声介绍。这位德国画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来到巴厘岛,被这里的风光和人文深深吸引。他的画作《巴厘岛舞者》就诞生于此,画中舞者的每一个手势都充满灵性。展厅中央悬挂着一幅巨大的油画,这是安东尼奥·布兰科的《生命之树》。绚丽的色彩在画布上流淌,巴厘岛的神话与现实的界限在此消融。据说这幅画创作时,布兰科每天清晨都会在画室冥想,直到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户才开始作画。我注意到一面墙上挂满了老照片。查理·卓别林在一幅描绘梯田的画作前开怀大笑;甚至还有一张爱因斯坦站在抽象画前沉思的照片。这些老照片记录着艺术与思想的碰撞。午后的阳光透过彩绘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斑斓的光影。我坐在长椅上,静静欣赏着一组描绘巴厘岛日常生活的画作。画中的妇女在稻田里劳作,老人在寺庙前祈祷,孩童在椰林间嬉戏,每一笔都饱含深情,仿佛能听见画家的心跳。“真正的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一位正在临摹的年轻画家对我说。他的画架上是一幅未完成的《巴厘岛集市》,画中人物的表情生动传神,仿佛能听见集市上的喧闹声。在二楼的露台上,我遇见了几位正在写生的画家,他们的画布上,乌布的梯田在夕阳下泛着金光,远处的火山若隐若现。一位画家告诉我,每天傍晚,这里都会聚集许多艺术家,用画笔记录巴厘岛最美的时刻。

离开时,我回头望了一眼,这座承载着无数艺术梦想的建筑,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庄严。它不仅是一个绘画中心,更是一座连接东西方艺术的桥梁,一个孕育着美的摇篮。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参观的最后一个景点便是情人崖。乌努瓦图情人崖位于巴厘岛最南端,高耸的悬崖直插印度洋,像一位孤独的守望者,日复一日地凝视着浩瀚的海面。这座海拔70米的断崖,不仅以其壮丽的景色闻名,更因一个凄美的传说而蒙上了神秘的面纱。相传,古时有一对相爱的青年,男子是渔夫,女子是贵族,他们的爱情遭到女方家族的强烈反对,绝望之下,两人携手从悬崖跃下,以死明志。这个悲剧性的故事,为情人崖增添了几分浪漫与哀愁的色彩。沿着蜿蜒的小径走向悬崖,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走近崖边,惊涛拍岸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海浪一次次撞击着崖壁,激起千堆雪浪,又化作细碎的水珠洒落下来,这壮观的景象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悬崖顶端建有一座小庙,庙前的猴群悠闲地晒着太阳。这些猴子似乎早已习惯了游人的到访,时而顽皮地抢夺游客的眼镜或帽子,时而跳到客人肩上玩耍,真的让人心惊。站在悬崖边缘,俯瞰脚下汹涌的海浪,一种渺小感油然而生。大海是如此浩瀚,而人类又显得是如此微不足道,然而,正是这种对比,让人也更加珍惜生命的美好。我想起那个古老的传说,虽然结局悲壮,但那份为爱献身的勇气,应当也是人性中的一束动人的光芒。夕阳西下时分,情人崖迎来了最美的时刻。火红的太阳缓缓沉入海平面,将天空染成绚丽的橘红色。海面上泛起金色的波光,与悬崖的剪影交相辉映。这一刻,仿佛时间静止,天地间只剩下这壮丽的景色和澎湃的心跳。夜幕降临后,崖边的露天剧场开始上演克差舞。舞者们手持火把,在激昂的鼓点中演绎着古老的传说。火光映照下,他们的身影与背后的悬崖融为一体,仿佛穿越时空,将观众带回那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中。离开情人崖时,我回头望了望这座沉默的悬崖。它见证了无数游客的到访,也见证了千百年来海浪的冲刷。那个古老的传说或许只是杜撰,但它所传递的爱情真谛却是永恒的。情人崖不仅是一处自然奇观,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在巴厘岛的时间不长,但我们都被这里独特的文化所震撼。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艺术家都选择在这里定居。巴厘岛就像一首永不完结的诗,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离开巴厘岛时,我在机场买了一串茉莉花环,花香依旧,却已到了告别的时候。这座岛屿带给我的不仅是视觉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里,我看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明的和谐共处,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巴厘岛,这个赤道以南的明珠,将永远闪耀在我的记忆深处。

(写于2025年4月12日泉城济南)
作者简介,二月梅,山东邹城人,研究生学历,山东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