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湖险恶——「柳洪昌百度高产作家独具特色大作专刊鉴赏」「百度名家精品典藏」权威发布!
□江湖险恶
□作者:柳洪昌
众所周知, 白衣秀士王伦,是梁山泊的创始人,第一任梁山首领,论地位,他贵为山寨之主,第一代领导核心。但在《水浒传》中的脸谱,却是一个“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枉送了卿卿性命的悲剧人物。
王伦是被豹子头林冲杀死的,并且林冲是在王伦胸口上一刀毙命,然后还割了头,死得惨不忍睹。他真的该死吗?先看看林冲杀害王伦时给王伦定的罪名:“量你一个落第秀才,胸中没有文学,怎做得山寨之主。”“你也无大容大才,也做不得寨主!”(水浒传第十八回)。试想:占山为王,落草为寇,什么时候需要“文学”这玩意儿了呢?晁盖的学历,以及文学水平肯定不如王伦吧?现在看来,林教头在强词夺理的时侯,很有些“英雄”风韵。但在高衙内欺负、甚至霸占他媳妇的时侯,他反倒怂了,变成了一个怯懦无能,甘受屈辱的窝囊废。
平心而论,王伦这个人不算太坏,也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善良的人。纵观全书,他根本也没干过什么坏事,至少也比晁盖那拨人干得坏事要少的多。虽然他有自己的小算盘,害怕林冲、晁盖一干人等抢了自己的宝座,欲排挤他们。然而,从头到尾,他只会用一些小孩子过家家式的办法,诸如给人家脸色看,出点小难题,或者希望破财送神等等,都没有跳出普通人的思维模式。
王伦虽然是一白面书生,但也在江湖上行走多年,难道他不知道江湖险恶,不知道弱肉强食的江湖法则吗?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难道从来就没有想过要用阴谋的手段,对威胁自己的地位和利益的人来一个“彻底解决”吗?林冲、晁盖等人固然勇武过人,但毕竟人少势单,强龙难压地头蛇,初来乍到,立足未稳,局势仍在寨主的控制之下,这个时候,他只需稍微动动脑筋,只要在接风宴席上的酒里放点蒙汗药,结局就会改写。这 对于一个老江湖来说,不过是雕虫小技,王伦焉能不知?但他最终摒弃而不用,究竟顾忌的是什么?是江湖的名声?还是对英雄多少存有一种怜惜之意?这已经成了千古之迷。
而 反观另一个阵营,却全然是一个不同的套路。晁盖等人到达梁山的第一个晚上,王伦便设宴洗尘。当夜,吴用却定下了“教他本寨自相火并”的计策,而此时,晁盖等一干豪杰,竟无一人表示异议,也没有人担心会因此在江湖上落下骂名。相反,他们个个欢天喜地,跃跃欲试,做好了精心的准备。
到了林冲和王伦正面交锋的时侯,吴用等人哑口无言,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只想着刺激林冲,让他当机立断,痛下杀手。可怜的梁山第一任寨主!终于在林冲“谅你是一个落第穷儒,胸中又没文学”的斥骂声中倒了下去。
吴用绰号‘智多星’,文韬武略,足智多谋。但诱使林冲火并之计并不高明,可他们毕竟成功了。早在火并之前,吴用的一席话透露了天机。他对晁盖说:“这一回定叫晁盖哥哥做山寨之主。”显然,这一干人的目的,绝非在梁山栖身,而是早有雄图大略。至于林冲火并之后,吴用等人虚推林冲做山寨之主的表演,不过是让这出好戏又多了一层滑稽的色彩而已。
显然,王伦的悲剧不在于气量狭小、容不得人。而在于他本是一落魄秀才、文不得武不得、脸不厚心不黑、手不辣、心不狠,没有魔鬼般的手段。却偏偏坐在让那些刀尖上讨生活的人个个垂涎的“第一把交椅”上,“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所以,王伦血溅聚义厅就是逻辑的必然。
于是,晁盖便毫无争议地坐上了梁山的第一把交椅,并由此开启了晁盖时代。
然而,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弄潮儿,都有自己的时代英雄,这是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更迭的规律。等到众好汉劫法场将宋江迎上山寨之后,梁山的权力中心便开始俏俏转移。宋江的上山,标志着梁山新时代的开始。
梁山好汉从北宋崇宁四年,即公元1105年兴起,到宣和二年,即公元1121年方腊被剿灭,一共约15年的时间。三任寨主分别是:
王伦死于政和5年
晁盖死于宣和元年
宋江被毒死于宣和6年
王伦采取关门主义是死;晁盖采取了开门主义是死;宋江采取了投降主义同样也是死。
王伦排斥异己是死;晁盖五湖四海也是死;宋江替天行道同样更是死。只是他们的死法稍有不同;一个是刀下;一个是毒箭;一个是毒酒。
总之,江湖险恶,梁山好汉善终者寥寥无几。
请注意:历史与文学是存在差异的。从1119年宋江在梁山泊宣布起事,到1121年海州战败投降,历时只有三年。
作者名片:柳洪昌:笔名韶年,衡水市人,当代文学集萃平台签约作家,小说主编。现为《百度人才文学院》旗下《红豆文学名人堂》榜上诗家平台,特邀金牌金笔小说主编,《精品作家网》首席小说主编,《百度名家精品典藏》美文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