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 椿
李明
在老家前院的西南角有三棵香椿树,给我带来了无穷的童年乐趣和不尽的味觉体验。香椿,犹如一位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静静地伫立在小院的一角。清明前后,一阵春风吹过,春雨在树梢划过,春雷唤醒了香椿储藏了一个冬天的嫩芽,它们星星点点探出枝头。刚发的香椿芽是一簇簇的,细小红嫩,摸上去有点黏手,其独特的气味也随着清冽的春意一丝丝在院子里弥漫开来。香椿通常和美食联系在一起,没吃过香椿,不能算过了春天。古时候,香椿是宫廷贡品,清代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写道:“菜能芬人齿颊者,香椿头是也”;明代屠本畯在《野菜笺》记载:“(香椿)嚼之竞日香齿牙”。
在香椿树还没发芽的时候,父亲就提前准备好竹竿,绑缚上精致的小铁勾,准备去摘取那惦记了一年的香椿幼芽。采摘香椿要将刚刚萌发的嫩芽从芽基整个掰下,同时要留少量芽苔,以便分生叶片。香椿的吃法很多,常见的有凉拌香椿、香椿炒蛋、香椿炒肉、油炸椿芽鱼、香椿拌蒜台、香椿拌豆腐等等。在老家,烹食香椿不需要高超的厨艺,也不需要复杂的调料,烧热大铁锅,配上少许油盐,就能炒出一道春天的时令菜。无论哪一种吃法,都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滋味。吃香椿要赶早,一旦过了谷雨,香椿嫩芽不复,入口索然无味,俗话说“雨前香椿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质”就是这个道理。

香椿静静地生长着,装扮了整个院落,似一幅精致的水墨丹青画,构成了这个小院春天里的一道独特风景。独立树下,香椿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思索。庄子在《逍遥游》里说:“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香椿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是大自然的馈赠和给予,用她芬芳的嫩芽,为这个世界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需要学会欣赏和接纳,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和包容性,香椿用它独特的存在方式,诠释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简介:李明,茌平区作协会员,爱好写作。作品发表于多家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