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秋芳
作者:曹干云
春回又去问蝉鸣
书山路漫且徐行
自信人生无憾事
留痕岁月伴深情
2025.4.12于韶州
………………………………
附文武泰斗世纪顽童任兄剑老大作:
春之望
任剑
又见春归去,
才华亦落英。
书山迷所往,
酒海寄余生。
岁月痕难觅,
文章老未成。
惟诗如信仰,
愈爱愈坚贞。
乙巳岁三月十五
【每诗一评】两首诗构成“春日的双重镜像”:曹诗如朝阳:以“蝉鸣”“徐行”等意象铺陈希望,在季节轮回中锚定生命的意义;任诗如暮色:借“落英”“酒海”倾吐怅惘,却在诗性信仰中重获光明。二者共同诠释了“春望”的丰富内涵——既是自然的凝视,亦是心灵的叩问及意境深度契合。
曹干云《春望秋芳》以“春去秋来”为时间轴线,借季节更迭抒写人生哲思。首句“春回又去问蝉鸣”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淡然,蝉鸣象征夏日的生机,与任剑诗中“春归去”的落寞形成对照。后三句聚焦于“书山”“岁月”等意象,以“自信人生无憾事”传递豁达态度,末句“留痕岁月伴深情”,则展现对生命价值的坚守。
任剑《春之望》以暮春为背景,抒写对才华消逝与人生迷茫的感慨。“才华亦落英”以落花喻文思凋零,颔联“书山迷所往,酒海寄余生”将求索的困惑与精神寄托并置,与曹诗“书山路漫且徐行”的坚定形成反差。尾联“惟诗如信仰,愈爱愈坚贞”,凸显诗歌对心灵的救赎。
春与秋:曹诗“春望秋芳”将春秋并置,暗喻人生不同阶段的交融。春去蝉鸣(夏)的过渡,与秋芳的沉淀,象征从热烈到成熟的升华。两诗均以“书山”喻求索之路,但曹诗强调“徐行”的从容,任诗则流露“迷所往”的彷徨,任诗“酒海寄余生”以酒释怀。曹诗“留痕岁月”以岁月为刻刀,强调生命痕迹的珍贵;任诗“岁月痕难觅”则叹时光虚无,两者形成“留痕”与“无痕”的张力,体现文人面对时间的不同姿态。
曹干云的积极书写:“自信人生”与“伴深情”体现当代文人对传统豁达精神的继;任诗通过“诗如信仰”将个人困境转化为精神寄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