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金茂
有些雨,不打伞也不走路,只站着听,就够了
——题记
八年没有回家
我听见四月的 檐雨
和梦呓一起 滴答
客厅的墙壁
也会在黑暗的禁锢中
低垂着
闪闪泪光。仿佛又
经历一场情与思的 挣扎
不知哪颗泪
会裹着我沉重的方言
在异乡 悄然崩塌
2025-04-10中午12:10
嫉妒这场雨
文/陈金茂
她奔跑着。细雨落在发间
像一颗一颗的星星落进夜色
我站在伞下。聆听雨的
韵脚,却无法忽略
她头发上的每一滴 闪光
突然嫉妒这场雨
它那么轻巧那么自然地
贴在她的发梢、眉睫与嘴角
我收起伞
把自己也交给了 雨
她没有回头
但雨在我们之间开了一扇门
我轻轻走进去
像靠近一首她还没写完的诗
2025-04-07上午12:12
爆米花
文/陈金茂
那时候的街头没有肯德基
我和一脸黑灰的师傅
站在烟雾边缘
砰一声巨响,世界安静了
然后就
蓬蓬松松 软软甜甜地
落回我的手心
呵,那味道
是不需要糖的童话
是课本夹不住的放学时光
如今走在街头,又闻到
熟悉的香气,一回头 童年
正站在风里等我
爆米花,不是花
却开在我最纯真的年华里
2025-04-05晚8:26
四月,我寻觅花魁
文/陈金茂
苔色漫上琴键,风正吹走
最后一页雪。跌进窗的
春光,打翻砚台。在宣纸上
洇出碧绿的影
我要去寻觅第一个举火者
在北风氤迴的骨缝里
在枯枝托举的晨露中
在所有怀疑春天的心跳上
梧桐站成时间的标本
马蹄金在墙角一路呼喊
酢浆草蜷缩着
细数去年米粒儿大的 回音
唯你——鲁依娜(注)
举起淡黄小伞
接住了第一缕解冻的 阳光
冬天将你折成纸鸢,系在
最高的枝桠上
春风一来,便抖开
裙裾之涟漪。我听见
蝴蝶振翅
有千万朵蓓蕾正在 破茧
原来花魁不在高处摇曳
她住在种花人胸腔左侧
每片叶脉里都住着
永不迷路的季风
2025-4-2下午5:57
注:鲁依娜是我散文《寻觅花魁》(原载北美《世界日报》家园版)中的人物。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又寻觅了街边公园、小树林,还有大海边,都没有见到盛开的花朵,心中不免有点落寞。快到家时,我的眼角不经意间瞥见一道彩光。循光望去,只见我家对面的草地上,不知什么时候撑开一柄淡黄色的遮阳伞。那伞下的躺椅上,正斜倚着鲁依娜老太太。哦,久违了!整个冬天我都没有见到她的踪影,甚至揣测她是否孤老在她那幢白色的房屋𥚃⋯⋯现在见到,着实给了我不小的惊喜。看她今天,穿着一袭长裙,女人风韵,由花而生。绚丽的田园印花,在衣摆上绽放,像通过万花筒望向斑斓的世界。就这样,简洁的款式,搭配3D立体印花,完美地演绎季节的新风尚,比大自然里的“花魁”,更加美丽动人。是的,在她沧桑的心灵深处,早就充满了融融春意。整整一个冬天,她就是这样不动声色,甚至不露出头脸,在悄悄地积攒着展示的力量⋯⋯”
写给种子
文/陈金茂
风托起,水送走,光抚弄
在掌心滚动了一会儿
一粒微尘,它的去向
谁又会在意
黑夜 将它揽入掌心
沉寂比水更深
潮湿的呢喃藏进 肌理
没有人看见那微小的裂隙
像黎明时分一缕无声的
叹息。然后某天
泥土被轻轻地 拱起
——真正的种子
终究要在光与暗之间
破开自己
2025-04-01晚8:55
早落的花瓣
文/陈金茂
尚未绽放你的憧憬
就从枝头遗落
檐雨为你唏嘘不已
念着省略号般的悼词
一缕芳魂
依然不散
默默染香土地
汲取日月的精华
拼作一次勇敢的尝试
终于
用自己的躯体
写成一行警句――
季节迈着自己的脚步
走向缤纷的花事
但春寒怀揣一柄匕首
正做最后的窥视
后院里的一个黄昏
文/陈金茂
蝴蝶撞碎在落地窗时
音符被渲染成了 琥珀色
风打捞起折翅的颤音
用触角书写一封未寄的 信
蒲公英抖落绒毛占领了
整片黄昏,每根经络
都藏着一场季风
偶尔飘来的雨滴
是天空的标点,我在等待
那个迟迟不肯落下的句号
直到彩虹从晾衣绳上
偷走最后一枚晾晒的 纽扣
蜗牛背着螺旋的琴箱
沿砖缝爬行,苔藓
在阴影里 擦拭年轮
而所有悬而未决的句子
沉入池塘,成为浓绿的涟漪
2025-2-4
老人与狗
文/陈金茂
背着旧枪
在回忆里行走
枪膛空着,像他沉默的心——
只装得下一些旧日的冲动
两只狗一左一右
像时间的两端,牵着他的晚年
白的像初雪未落
黑的像梦还没醒全
他低头看一块石子
像在辨认一个失散多年的名字
狗静静地看着他
像看一棵树
在风中犹豫要不要落叶
这不是归途
只是黄昏借他走一小段
让岁月,看一眼
自己养大的 孤独
2025-03-28清晨7:05
诗人简历
陈金茂,北美中文作协
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协全委委员,ACC上海惠风国际文学编委;出版有历史小说、诗集、儿童文学等著作:作品获2021第二届(香
港)紫荆花诗歌奖、福建省政府百花文艺奖和福建文学优秀作品奖,被收入《福建文学四十年》《福建文学五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