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江杨氏十修族谱大屯营、道林片区工作启动仪式纪实
文/ 唐利如
图/ 杨 彬
2025年4月12日,农历乙巳年仲春三月十五,靳江河畔,杨柳摇曳生姿,大屯营杨家塘一片生机勃勃。来自四面八方的杨氏族人,怀着对家族的深厚情感与敬意,齐聚大李庄,共襄靳江杨氏十修族谱之盛举。

俊彦咸集 共襄盛举
此次盛会,汇聚了族中众多精英。族务理事会会长应军公,以卓越的领导才能统筹全局,把控着修谱工作的整体方向;国斌顾问凭借丰富的经验与深远的谋略,运筹帷幄,为各项事务出谋划策。文武、国军、彬三位理事也各展所长,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履职。
同升村的春桃公与贤内助利如夫人不辞辛劳,远道而来。利如夫人更是肩负重任,以纸笔为工具,详实记录着活动的每一个精彩瞬间。石家湾的文超公一路风尘仆仆赶来,韶光村的雄龙公精神饱满,意气风发。金狮村84岁高龄的道芝公,在夫人的陪伴下,携手出席,令人感佩。金狮村的后起之秀国兴公,作为家族新生力量的代表,也受邀参与其中。书湖村的杨萍,巾帼不让须眉,以飒爽英姿投身家族事务。同荣村的东海、富民二公结伴而至,共商修谱大事。大李庄的正和公,始终在严父东山公身旁悉心侍奉,尽显孝道。三仙坳的开明公风采依旧,韶光村的杨阳朝气蓬勃,充满活力。靳兴村的东山公德高望重,为家族事务不遗余力。此外,还有荣光、杨帆等宗亲也踊跃参与,积极为修谱贡献力量。杨彬理事手持相机,在人群中来回穿梭,不放过任何一个珍贵的画面,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
大典启幕 古韵悠长
辰时三刻,清脆而庄重的九声钟响,拉开了大典的序幕。
1. 沐手焚香,敬祖祈福:众宗亲怀着崇敬之心,依次净手,在应军公的带领下,向先祖牌位敬献高香。袅袅香烟升腾而起,仿佛是族人对先祖的思念与敬意在空气中弥漫。国斌顾问高声诵读祖训:“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一字一句,都在提醒着杨氏子孙传承家族的优良品德。
2. 授谱明责,重任在肩:仪式进入高潮阶段。首先是唱名点将环节,文武理事手持朱册,依次念出参与修谱人员的名字,每念到一位,在场众人齐声应答,声音洪亮,响彻屋宇,彰显出家族的凝聚力。随后的授谱大礼更是庄严肃穆,应军公将象征家族传承的鎏金谱匣郑重地授予雄龙、东海二公。匣中不仅装有珍贵的谱册,还特意备有毛笔一支、墨锭一方,寓意着“笔墨传家”,期望家族文化能代代相传。
3. 立誓明志,不忘初心:众人右手抚谱,左手相叠,在杨国军先生的带领下,庄严宣誓:“吾辈杨氏子孙,当同心同德……”利如夫人在一旁奋笔疾书,将誓言完整地记录下来;杨彬理事则不断变换角度,或蹲或立,用相机定格下这一神圣的时刻。
4. 影像留真,铭记历史:仪式结束后,大家纷纷合影留念。前排就座的是家族中的长者,他们是家族历史的见证者;中排肃立着的是中坚力量,肩负着家族传承与发展的重任;后排少壮则登高而立,展现出家族的朝气与希望。杨彬理事在一旁指挥调度:“东山公请居中,春桃公稍向左...好!”随着快门声的响起,这一刻被永远定格,成为家族记忆中珍贵的一页。
5. 翰墨飘香,共谱新篇:国斌顾问兴致盎然,挥毫泼墨,题写对联一副。上联:同荣韶光书湖金狮共襄盛举;下联:应军国斌文武国军同谱新篇。巧妙地将与会主要人员的名讳嵌入其中,为此次盛会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录丁共识 温情传承
会议针对当前录丁工作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并达成了重要共识。录丁工作人员在面对被录宗亲时,要特别注意沟通方式。对于那些因困难、不理解或其他原因而不愿意交录丁费的个别情况,一定要耐心解释,讲清修谱的意义和重要性,绝不强迫收费。同时,对于经济困难交不起费的宗亲,一个都不能遗漏,一律收录入谱,并诚挚欢迎他们到祠堂来。人丁资料,包括人丁信息和人丁费(尽量通过扫描宗族财务二维码上交),都要及时、准确地上报和上交,确保修谱工作的顺利进行。
分工明确 展望未来
临别之际,应军公满怀期望地进行了工作部署:“雄龙、东海二公负责片区统筹,全面协调各项事务;文超、开明二公走访核实,确保信息准确无误;杨萍、杨阳负责联络沟通,加强宗亲之间的联系;利如夫人整理文案,为修谱工作提供文字支持;杨彬理事制作影像,让这一历史时刻以影像的形式永久保存。”众人领命而去,心中充满了使命感,相约改日再聚,共同为完成十修族谱的大业而努力。
木有本而枝繁,水有源而流长。此次靳江杨氏宗亲齐聚祖地,启动十修族谱大屯营、道林片区的工作,意义非凡。修谱,是为了明确家族世系,排列昭穆次序,联络宗族情谊,传承祖先美德。愿杨氏子孙齐心协力,续写家族千年的辉煌文脉,让先贤的遗风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
审稿:湖南靳江杨氏理事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