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野象谷里看大象
——在云南旅游之六
文/刘玉伟
今年2月28日上午,我们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大渡岗乡的古荣山茶叶有限公司,又来到了位于西双版纳勐养镇勐养自然保护区的野象谷景区游玩。这里距景洪市22公里,是以展示、教育、研究和保护亚洲象为主题的中国首批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是《濒危野生动物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中保护的物种,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此,我们来到西双版纳,也不能错过前往野象谷,近距离感受大象的威严与温情,聆听它们深沉的呼唤,见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画面。野象谷地处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之内。据考古发现证明,亚洲象曾广泛地分布在长江流域,两广及贵州地区,甚至北至黄河流域。随着气候和地理环境的恶化,亚洲象被迫一路南迁,西双版纳是亚洲象在我国的栖息地。因此,西双版纳古时候就有“乘象国”之称,如今依旧能见到大象的身影。
西双版纳野象谷内沟河纵横,森林茂密,一片热带雨林风光,亚洲野象、野牛、绿孔雀、猕猴等保护动物都在此栖息。据专家调查研究发现,野象谷有野象大约50群,300到350只左右,平均4.4天有一群野象出没、漫步、洗澡、嬉戏。野象谷景区是1990开始建设的,以此为中心修建了这座以观赏夜象和游览热带雨林为主要内容的森林公园。1996年野象谷景区对外开放,里面除了有人工蝴蝶养殖园、网笼百鸟园外,还有我国第一所驯象学校,每天上午11点到12点,下午2点到3点为游客表演节目,我们那天就赶上了上午11点到12点的大象表演时间。
我们来到野象谷时,景区里已经是人山人海,导游们举着各种颜色的小旗,一边在空中摇晃,一边大声呼喊着他们的团员的名字。我们走进大象表演场时,观众席早就坐满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我们几个人是见缝插针,就坐在了前排有空隙的地方。驯象表演学校有驯养大象16头,演出开始,有五头大象排队进入表演场,后边的大象用鼻子挽着前面大象的尾巴,每头大象身边都有一名训象师。它们在场地里走了一圈,前面的3头大象就回去了,场地里只留了2头大象为游客们表演节目。
这两头训练有素的庞然大物,整齐地向游客鞠躬,表示欢迎。它们还表演用象鼻子吃苹果、吃香蕉、吃西瓜等,它们还用象鼻子吸水,然后又调皮地喷向游客。有准备的游客会打开太阳伞,有些人就被大象鼻子喷出的水把衣服弄湿了。那几天西安还在冬季供暖期,西双版纳已经很热了,近30度的气温,让好多游客都穿上了短袖裙子。学校的工作人员还为游客表演了为大象体检,给它们秤体重、看牙、量身高等。主持大象表演的姑娘还和观众互动起来,让大家猜猜大象的体重是多少,答案最接近的游客还有小礼品。大象有时候还会作头顶地,脚朝天的倒立,有时还会合着音乐的旋律跳舞,用象鼻子作“踢”球表演等等。
我们走出大象表演场,就来到景区里的“想象吧”,享用了一次雨林象餐。就像在贵州吃长桌宴一样,里面摆了好多长桌子,上面都已摆满了大象平时喜欢吃的水果和蔬菜,又根据人们的饮食习惯,进行加工改造,制作成生态、健康的美食盛宴。由于食材新鲜,色泽缤纷,加上景区各种秘制的酱料和酸甜可口的味觉体验,不仅让我们怦然心动,垂涎欲滴,也纷纷为这顿难得的“象餐”拍手称快。野象谷景区真的很大,我们一是时间有限,二是都是老年人,因此,我们在野象谷景区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看,像大象科普园、亚洲象博物馆、高空观象栈道、蝴蝶园、雨林小剧场等景点都没有去游览和参观。
我们能够来到西双版纳的野象谷,能够看看大象表演,能够吃上一顿“象餐”,我们就很心满意足了。西双版纳野象谷真不愧是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云南亚洲象种源繁育基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森林氧吧、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金奖”等荣誉称号。
刘玉伟,2025年4月12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