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硝烟里的谋略博弈 · 一组唱和诗的经济叙事解码
——为次韵奉和李大君七绝《中美贸易博弈有感》而作
作者:唐宇峰(广东)
近日拜读同窗李大君兄的七绝《中美贸易博弈有感》,诗中“破局还期解万愁”一句如金石相击,读罢心潮难平,并激荡起我提笔次韵的冲动。虽自知诗才不及大君兄,仍不揣浅陋次韵试和,以拙作回应时代命题。此番尝试,既为续同窗诗谊,亦想探索传统诗格如何言说当代风云,更是对大君兄诗思的致敬。拙作粗浅,解析或有偏颇,恳请大君兄及诸位方家指正。
*--------------------------------*
次韵诗作:
次韵奉和李大君兄《中美贸易博弈有感》
唐宇峰
商海鏖兵八度秋,西廷跋扈策难休。
庙堂纡算经纶手,稳驭长风释万愁。
(按:1、“西廷”典出魏源《海国图志》,代指美国当局;2、“纡算”语出《晋书·杜预传》“制胜纡算”,此处双关经济博弈的迂回智慧)
*---------------------------------*
大君兄原玉:
中美贸易博弈有感
李大君
贸易硝烟漫八秋,美方挑事未曾休。
中华反制凭谋略,破局还期解万愁。
○----------------------------○
诗话刍议
一、意象转换中的时代镜像
大君兄以"硝烟"直写贸易战之惨烈,令人想起杜甫《春望》中"烽火连三月"的沉痛。拙作转用"商海鏖兵",试图以水战意象暗合经济博弈的持久性——2018年3月美方发动301调查,加征关税涉及5500亿中国商品,恰似战火突燃;而华为自2019年5月被列入实体清单,至2023年Mate60携自研麒麟9000s芯片破茧,及2024年Pura70系列实现5G+AI影像全链路国产化,正是八年"鏖兵"的鲜活注脚。
大君兄“破局”如快刀斩乱麻,拙作“稳驭”若巨轮闯激流。前者似2020年中美第一阶段协议谈判的博弈缩影,后者暗合“十四五”规划“双循环”战略中,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要素的太极之道。刚柔之间,皆是应对霸凌的智慧。前者重破,后者重立,折射出不同创作视角下的时代解读。
二、话语策略的历史回响
诗歌不仅在意象上反映时代,在表达策略上同样承载着历史的回响。
大君兄直言“美方挑事”,锋芒如白居易《新乐府》中"虐人害物即豺狼"的呐喊。拙作借“西廷跋扈”曲笔讽喻,既承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世界观,又延续李商隐《咏史》“历览前贤国与家”的深婉。这种差异或源于我们对《盐铁论》的不同理解:大君兄诗中“反制”见桑弘羊《盐铁论·本议》“制四夷之术”的刚健,拙作“纡算”则带杜预“制胜纡算”的迂回智慧。
若对照现实,大君兄的直抒恰似商务部公布《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的雷霆之势;拙作的曲笔,则如《中国制造2025》白皮书通过十年规划层层破局的绵长棋路。古典智慧与当代国策,在此形成奇妙共振。
三、韵脚褶皱里的现实纹理
文字褶皱处,往往藏着最真实的时代体温。
虽同押“十一尤”韵(秋、休、愁),但炼字之殊暗藏玄机。大君兄“漫八秋”之“漫”,似见中兴通讯2016年遭制裁后七年困局;拙作“八度秋”之“度”,暗合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十年深耕的章法。
最值得咀嚼的是"破局"与"稳驭"之别:前者如2021年9月孟晚舟归国打破外交僵局,后者似2022年RCEP生效后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突破6.52万亿的从容布局。这种差异,恰如《孙子兵法》中"伐谋"与"伐交"的辩证——前者重破局之速,后者谋布局之远。
与大君兄同窗数载,曾共读《史记·货殖列传》。他独慕范蠡"三致千金"的商战智慧,我则倾心白圭"人弃我取"的守拙之道。今观此两首七绝诗,方知少年所思早埋草蛇灰线。
此番次韵创作,愈觉大君兄原玉的珍贵——如战鼓催征,掷地有声;反观拙作,虽有雕琢之意,却少了几分原玉的锐气。或许这正是唱和的意义:在韵脚的镣铐中,触摸大君兄诗思的温度;于辞章的呼应间,记录我们对同一时代的差异化凝视。
当关税清单泛黄成史册注脚时,书页间的平仄仍应和着时代节律——这些押着古韵的文字,不仅保存着21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人以柔克刚的集体体温,更将《盐铁论》的博弈智慧、魏源“师夷长技"”的开放胸襟,铸成了新时代的诗性基因。
中美博弈的宏大叙事,终将化作历史长卷中的一行诗韵。
这或许便是诗词的永恒价值——当贸易战的简报泛黄时,这些文字仍在为后人保存着,一个古老文明在商海鏖兵中,既坚守底线又纵横捭阖的智慧结晶。
2025年4月13日

特别声明:
所有图片、音乐(音频)均来自网络(如若侵权即可删除)
投稿请添加微信:A892904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