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功勋写在大地上》
成就了两个定位
——在王长新老师新书研讨会上的发言
刘本科
《把功勋写在大地上》这部书成就了两个定位或者说填补了两个空白:一是全面精准定位了张国忠劳模一生的璀璨业绩和劳模精神;二是定位了茌平红色书籍的新制高点。
张劳模的一生,上对得起组织、对得起党,他一生对党鞠躬尽瘁、忠心耿耿;下对得起群众,他一生全身心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担当本色。
张劳模作为新中国成立之时便担任小杨屯村党支部书记,且一干就是大半生的基层干部,他的精神魅力体现在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不论政治站位、产业致富、村貌改造、文化建设等等,都做出了突出业绩,以致曾被国务院原副总理姜春云称其为“鲁西黄土地上的擎旗人”,并赞小杨屯是“鲁西的一颗明珠”。
纵观作者在书中对张劳模精神的定位,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简单的煽情贴标签,而是建立在张劳模在深厚广袤大地上真实存在的内心感受。作者认为张劳模一生的精神核心不单是对党、对人民做出了突出贡献,更是具有发自内心倾其一生对党、对人民矢志不渝无私奉献的超越精神。
而张劳模的吃亏经最是完美地诠释了他的奉献精神。时至今日,在全党注重抓廉政的大背景下,张劳模的吃亏精神的确不是一般注重廉洁就能企及的自我约束高度。更何况张劳模不单做到了吃亏,更做到了在吃亏中干事,在吃亏中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力促乡村振兴,是甘愿通过吃亏实现创业奉献的一代传奇标兵。
可以说《把功勋写在大地上》一书,以纪实的方式,以生动的文笔,以创新的思路,淋漓尽致地真实反映了张劳模一生的璀璨业绩和劳模精神,全面而真实、独到而典型。
另外,《把功勋写在大地上》一书,也是茌平红色书籍的经典之书,类似茌平英模书籍之前也曾出版过一些,而且有关张劳模的书籍之前亦是出版过多种,但《把功勋写在大地上》一书从装帧到内容、从文笔到艺术,都能算得上茌平红色书籍的又一制高点。

作者简介:刘本科,退休公务员,山东省作协会员。文学、文史爱好者。尤其在谱牒文化传承以及本县区文史资料的挖掘考证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作品发表于省内外报刊若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