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李惠利医院看医生
4月9日
蔡典明
一
夜来胸胀痛持长,直到次晨才复常。
整理行装忙赶路,宁波医院看医匡。
二
七号医生初诊断,胆囊结石助炎猖。
吊针防住晚来复,徽创拟除根治方。
三
八号清晨穿病服,忍从饥渴待回春。
午过推进医师室,一觉醒来无苦辛。
四
今和腑首永分离,叹我人生少一官。
从此口无相照语,化传水谷靠谁完?
五
皆因贪食损安康,累及清官失故常。
祈愿宽饶阿主过,愧教卿体永凄惶。
附:第"五"首诗简析
这首七绝诗以胆囊摘除为切入点,通过拟人化手法和双关隐喻,表达了对健康问题的反思与自嘲。
1. 表层解读:胆囊病症的拟人叙事
首句"皆因贪食损安康":直接点明病因——因饮食无度(贪食)导致胆囊病变,呼应现代人暴饮暴食的生活习惯。
次句"累及清官失故常":将胆囊拟作"清官",暗喻其本为消化系统的清廉"官员”(分泌胆汁),却因主人贪食而被迫"失职",功能失常。
后两句"祈愿宽饶阿主过,愧教卿体永凄惶":以忏悔口吻向被摘除的胆囊致歉,愧疚因自身过错(贪食)令其"永别"身体,语言悲悯而诙谐。
2. 深层隐喻:对现代生活的讽刺
"贪食"的双关:既指生理层面的暴饮暴食,亦可延伸为对物质欲望的贪婪追求,暗讽现代人放纵无度的生活方式。
"清官"的象征:胆囊被赋予"清廉官员"的形象,暗示健康器官本应恪尽职守,却因主人"腐败"(不良习惯)而被迫"罢官"(摘除),隐含对身心失衡的批判。
"永凄惶"的荒诞感:器官摘除本为医学常规,诗人却将其升华为一场"生离死别",以夸张的悲剧感反衬现代医疗对身体的干预与异化。
3. 诗体特色:幽默与自省的交织
拟人化叙事:全诗将胆囊病症转化为一场"官场风波",赋予生理过程以戏剧冲突,消解了疾病的沉重感。
口语化表达:如"阿主""卿体"等称呼,以家常对话式的语言拉近读者距离,增强共情。
古典与当代的碰撞:借用七绝传统形式书写现代疾病,形成"古典雅言 vs.手术摘除"的反差幽默。
总结
此诗以胆囊摘除为引,借"贪食—损官—谢罪"的叙事链,完成了一场对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微型寓言。在幽默自嘲的表层下,隐含着对健康危机与欲望控制的深刻反思,堪称"以小事见大道"的当代讽喻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