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碑下藏着的皇后传奇
权 郁
常听人念叨:“西安乃十三朝古都,遍地皆文物,举步见古迹。”起初,我还半信半疑,觉得这是夸大之词,可经历这次奇妙的周末踏青后,我算是彻底信了这话绝非虚言。
周末,我和家人前往渭南天留山景区游玩。春日暖阳洒在身上,山间草木葱茏,满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到了中午,肚子开始咕咕叫,我们便在曹峪寻了个“农家乐”吃饭。停车时,我无意间瞥见路边立着两块石碑。一块上面刻着“皇后故里”,另一块写着“皇姑上马石” ,石碑上还有两个小小的脚印,看着煞是有趣。
我和家人只当这是商家吸引游客的小把戏,压根没当回事,还在饭桌上你一言我一语地调侃起来。这时,邻桌一位女士脸上挂着盈盈笑意,朝我们走来,说道:“这石头可有大来历,这儿确实是曹娥皇后曾经住过的地方,你们要是不信,完全可以查查历史!”
她这话一下子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赶忙掏出手机,打开百度搜索。嘿,还真查到了相关记载:“曹皇后,传说她是宋仁宗的皇后,名叫曹娥。她早年住在渭南河下游的清水河旁,模样生得不好看,可被迫进宫之后却出落得十分漂亮。曹皇后成为皇后之后,即便尽享荣华富贵,也从未忘记故乡的山水。每年她都要回清水河看一看。宋仁宗还特意在清水河边为她建造了一所行宫,修了一座御花园,位置就在如今的花园镇,花园镇也因此得名。”
看到这些,我又惊又窘,为自己刚才的贸然揣测感到羞愧,赶紧向那位女士道歉。一番交谈后得知,这位张女士是当地花园镇一家民营企业的老总。一说起家乡的故事,她就像打开了话匣子,眼里闪着光,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讲起了曹娥从一个丑村姑摇身一变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的传奇经历。听完她的讲述,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这个精彩的故事整理出来,分享给更多的朋友。下面这个美丽的传奇故事,就是根据张女士的口述加有关史料整理。
北宋仁宗年间,后宫风云暗涌。原本的郭皇后心胸狭隘,性情暴躁,善妒且多疑,整个后宫被她搅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仁宗皇帝忍无可忍,一怒之下将她废黜,打入冷宫。这正宫之位一空,前朝后宫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纷纷开始了争权夺利的勾当,都对中宫之位垂涎三尺 ,志在必得。皇帝和百官们为新皇后的人选愁眉不展,寝食难安。
就在这关键时刻,终南山上的老神仙陈抟老祖来到汴梁讲道。这位陈抟老祖可是个传奇人物,据说已经活了一百一十多岁,堪称人瑞!仁宗皇帝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心想或许能从老神仙那里求得天意。于是,他连夜将老神仙请到御书房,满脸恭敬,急切又虔诚地说道:“老祖宗啊,您神通广大,快给算算,天下间哪家闺女有母仪天下的命数啊?”陈抟老祖,这位白胡子飘飘的老者,眯起眼睛,神秘地一笑,缓缓念道:“西边千里外,秦岭护宝地,清水养灵人。将门虎女贵,一曲落沉阳,坤德镇六宫。”话音刚落,一阵云雾腾起,老神仙已然没了踪影,只留下仁宗皇帝满脸惊愕,呆立原地。
按照老神仙的指引,御前张公公带着圣旨匆匆往西而去。一路上,风餐露宿,马不停蹄,足足赶了九天九夜的路。终于,在渭南秦岭山脚的清水河边,寻到了一处破落的门户。这家主人姓曹,祖上竟然是开国大将军曹彬!此时,曹将军的后人已不复往日荣光。只见一位姑娘,正歪着脖子蹲在河边洗菜。走近一看,张公公心里“咯噔”一下,这姑娘竟是个患有癞头疮的哑巴,模样十分丑陋。
张公公心里直犯嘀咕,暗自思忖:“莫不是找错了?难不成真把乌鸦当成凤凰了?”可他又仔细琢磨老神仙的那句“一曲落沉阳”,“一”字下一个“曲”字,再下面一个“日”字,组合起来可不就是个“曹”字嘛!想到这儿,张公公顾不上擦去额头的汗水,急忙上前询问情况。曹老爹在一旁老泪纵横,擦着眼泪说道:“小女曹娥,年方十六,小时候聪明伶俐,乖巧可爱,谁知十二岁那年患病高烧,因无钱医治,落下了残疾,颜丑口哑……
昨日,有只喜鹊衔着三颗核桃,落在我家窗台,当夜三更,曹娥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中,一位金甲神人捧着三颗核桃来到她面前,说道:“念你祖上平定南唐,不妄杀生灵,积下阴德,今赠你三颗仙果,给你一场造化。”曹娥惊醒,发现怀里真的揣着三颗核桃。
张公公听后惊喜交加,连忙传来曹娥,问了梦中情景,让曹娥按照着金甲神人的叮嘱吃下核桃,吃完第一颗,只听头顶传来簌簌的声响,瞬间乌油油的长发如瀑布般垂到了脚踝。她又将第二颗核桃抛入河中,捧起河水净面,神奇的事情再次发生,满脸的疮疤如同揭面纱一般纷纷掉落,再看水中的倒影,已是月牙眼、柳叶眉,柔嫩的皮肤吹弹可破,美若天仙。
张公公大喜过望,咐嘱下边的随从人员:即刻摆起仪仗,接皇后娘娘回宫。
曹娥正要把第三颗核桃藏进荷包时,突然,锣鼓喧天,原来是官轿来接她了。新长出的青丝太长,绊住了她的脚,手中的核桃骨碌碌地滚进了石缝。待曹姑娘坐上八抬大轿,准备启程时,村民们都来相送。当曹娥掀开轿帘,露出那张倾国倾城的芙蓉面时,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看傻了,纷纷交头接耳:“这还是河滩边那个丑丫头吗?”
后来,曹娥顺利当上了皇后。但她心里始终惦记着那第三颗仙果,便派弟弟曹佾回乡寻找。曹佾回到家乡后发现,自家旁边的河滩竟神奇地变出了上千亩核桃林。他心想,此处山清水秀,灵气十足,倒也适合修行。于是,曹佾便在清水河畔搭起茅棚住下,一边啃着野核桃,一边修仙悟道。
日子一天天过去,仙果虽然始终没有找到,但曹佾潜心修炼,终有一天,竟修成正果。你们猜怎么着?他就是后来八仙里身着绛纱袍的曹国舅!这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也在民间口口相传,流传至今 。
时光悠悠流转,曹娥的传奇故事在家乡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与那片神奇的核桃林、澄澈的清水河紧紧交织在一起。
得益于核桃林里富含营养的核桃,以及清水河中蕴含神秘力量的河水,这片土地仿佛被施下了永恒的美丽魔咒。当地的姑娘们自幼便以河水洗漱,常食核桃,岁月温柔以待,赋予了她们与众不同的容颜。她们个个生得乌发如瀑,柔顺亮泽,只需轻轻一甩,便能漾起动人的波浪。那肌肤更是细腻如雪,吹弹可破,泛着自然的光泽,眉眼间尽是灵动与妩媚,一颦一笑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十里八乡的人们纷纷传颂,是曹娥的福泽庇佑了这片土地,让这里的姑娘们出落得如此美丽动人。而那片核桃林与清水河,也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圣地,承载着对美好生活与无尽美丽的向往,吸引着远方的旅人前来探寻这藏在山水间的美丽传奇。
一块石碑,一段传奇,这块饱经岁月洗礼的石碑,静静矗立在路旁,却如同一把神秘的钥匙,开启了一段尘封已久的传奇故事。这次踏青之旅,本是一场亲近自然的惬意之行,却因这块石碑而变得意义非凡。它让我真切触摸到了十三朝古都那厚重的文化积淀,每一个镌刻在石碑上的文字,都承载着历史的余温;每一个口口相传的故事,都闪耀着往昔的光芒。古都的魅力,不仅在于它辉煌的过往,更在于那些散落在民间各处、山川角落,等待被发现的文化瑰宝,它们就像繁星,照亮了我们对历史的探寻之路,也让这份千年的底蕴,在时光里愈发熠熠生辉。
图片由作者提供
权郁 原铁二师八团学生十四连文书。中共党员,大学研究生学历,副高职称(主任记者)三线退场后被选为干部,先后在县委宣传部当过通讯员,在团省委《当代青年》杂志社担任过采编室主任,总编助理。后调入西安电视台担任过综艺部主任、新闻综合频道副总监,直到退休。曾在《陕西日报》《八小时以外》,《青年一代》等数十家国家正式刊物上发表文章近百篇,拍摄制作的电视专题片曾荣获各种奖项,有一部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
主编 李汪源
校对 张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