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品古韵】4341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版主║作者║阿春

【诗与大地 春品古韵】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崔护与绛娘的故事
版主║作者║阿春

崔护,博陵人。“博陵崔氏”是“五姓七望”中的顶级豪门,仅在唐代就出了15位宰相。
崔护自幼聪慧,熟读经史。父亲希望他靠自己的本事步入官场。
宗贞元年间,崔护来到了长安,首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是落榜了。
崔护并没有在意,见春色正好,起了游兴。一天早餐后,他信步南行,不知不觉来到了城郊。
山花烂漫,春意盎然。崔护沿着小路,走到山下。午后时分,感到口渴,想觅一处清泉。登高远眺,看到山坳处有一大片桃花林,桃林掩映中,有一户人家,竹篱围成的小院,古朴别致。
崔护想,难道会有隐士高人在此幽居,何不去拜访?崔护来到院门前,看到门口的诗板上题诗一首:

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
可怜浑似我,零落此山中。

诗板上墨迹未干,想必是主人刚刚题写的。
这时,一位白衣妙龄少女款款而出,眉眼灵动,犹如瑶池仙子一般。少女落落大方,先施一礼: “我小字叫绛娘,与家父隐居于此。不知公子前来拜访,可是寻家父?”
崔护赶紧还礼,说明了来意。得知崔护是来讨水喝,绛娘便请他进了书房。看到墙上的诗联,颇有大家风范,崔护不禁对主人的身份感到好奇。只可惜绛娘的父亲远游,无缘得见。
绛娘端上了茶,崔护一边品着,一边与绛娘攀谈。发现她虽深居林泉,却精晓诗书。聊着聊着,不觉间太阳已经偏西,崔护只好告辞。
在长安留连两日,崔护便回了老家。虽然只是一面之缘,绛娘的身影总是在脑海里浮现。
次年开春,崔护再次来到长安,准备寻绛娘一表情思。
当他来到小院,院门紧闭,庭前荒草丛生,已经败落。遗憾之余,崔护在诗板上写下了《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心有不甘,四处打听绛娘的消息。忽有一位老者扯住了他,问他是否姓崔。
崔护如实回答后,老者哭喊着,悲痛欲绝。
崔护得知,此人正是绛娘的父亲。自从崔护离开后,绛娘便因思成疾,一病不起,如今已是病入膏肓,奄奄一息。
崔护请求老者带他去见绛娘。不曾想,绛娘见到崔护后,喜出望外,忽然有了精气神。
经崔护几日的悉心照料,绛娘竟然痊愈了。崔护便向绛娘的父亲提了亲,并赶回博陵将此事告知父母。得到父母的支持后,将绛娘娶过门,从此琴瑟和鸣,相守一生。
婚后第二年,即贞元十二年,崔护进士及第。公元806年,崔护与元稹、白居易同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后累官至京兆尹、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等。
崔护和绛娘的故事,一直是人间美谈。他那首《题都城南庄》,已经流传了1200多年。末尾两句还缔造了成语“人面桃花”,成为不朽的经典: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025.4.11

【作者简介】
董莹,网名阿春,大学本科毕业。68年毕业于辽宁省实验中学,下乡。回城后进工厂,做团书记工作,后从事教育工作,至退休。
热爱生活,爱好文学,喜欢写作。
。
【音频总监、主播简介】
箫 雅,辽宁阜新人,小学国学教师。
诗与大地创办人,副总裁,音频总监。多家平台特约主播。
喜欢写作、朗诵。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阜新市、县作家协会会员,朗诵学会秘书长。多家平台的主播。诗歌散见于《文学月报》《当代新诗实力诗人》《中国风》《辽宁作家》《中国当代散文实力作家》《阜新文艺》《蒙古贞日报》《辽西风》《阜新日报》等报刊杂志。曾获得多项蒙古贞文学征文及朗诵奖项。

声明:插图 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总编联系方式15841806399文字 版权属原作者。
音频来自主播。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栏目:
【诗与大地·蒙古贞部落】
【阜蒙诗词·现代诗】
【诗与大地·名家有约】
【诗与大地 驼铃】
【诗与大地·拓展】
【诗与大地 塞北散文】
【诗与大地 新荷流韵】
【诗与大地·绝句小说】
【诗与大地·读诗心得】
【诗与大地·诗情画意】
投稿请微信搜索关注“诗与大地”。
总裁总编辑:
微信:荆枫wu2630582695
副总裁音频总监:
微信:箫雅jia745405216
投稿请附200字以内作者简介,照片一幅。有声作品MP3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