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绝 咏腊梅
李作华
斗雪凌寒傲骨身,娇容风韵露朱唇。
谁知蕾绽千般泪?一脉馨香报早春。

赏析:九歌
李作华先生的这首咏物诗以腊梅为歌咏对象,通过凝练的笔触刻画出梅花傲雪迎春的品格,同时暗含对生命坚韧与奉献精神的礼赞。
全诗四句结构紧凑,起承转合间形成强烈的情感张力。
起句"斗雪凌寒傲骨身"以动态意象开篇,动词"斗"与"凌"赋予梅花以战士般的英勇气魄,将自然界的寒冬转化为对抗的战场。"傲骨"二字点睛,既呼应了梅花枝干遒劲的物理特征,又将人格化的刚毅品质注入物象。
承句"娇容风韵露朱唇"笔锋陡转,以"朱唇"这一极具女性特质的喻体,巧妙化解前句的凛冽之气,在视觉上形成红白映雪的惊艳画面,暗含阴阳相济的东方美学理念。
转句"谁知蕾绽千般泪"堪称诗眼,以设问句式打破物我界限。梅花绽放本是自然现象,诗人却将其解读为"千般泪"的凝结,这既是寒冬孕育花蕾的真实写照,更是对生命成长必经磨难的哲学思考。
合句"一脉馨香报早春"收束全篇,以通感手法将无形香气具象为传递春信的使者,使全诗意境由苦寒转向希望。"一脉"既写梅香之幽微,又暗喻精神传承的绵延不绝。
全诗在艺术手法上实现了三个层次的交融:物理之真(腊梅特性)、人情之美(傲骨品格)、天道之思(生命轮回)。诗人通过梅花这一传统意象,既延续了古典咏物诗托物言志的传统,又注入了现代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苦难与芬芳的辩证关系,个体奉献与群体觉醒的互动关联,都在短短二十八字中得到了诗意的呈现。
是一首值得欣赏的好诗!

七律•元旦
李作华(湖北)
溪水长歌咏旧篇,钟声报晓又逢年。
梅花含笑优姿舞,爆竹消愁艳景连。
瑞气同欢新曲谱,佳音共喜好题编。
与春相约风流数,再创辉煌美梦圆。
庆祝白云文苑创建五周年
(新韵)
李作华
文苑生花已五年,佳刊闪烁聚才贤。
挥毫泼墨当今赞,寻句填词往古宣。
韵海笺中欣唱和,书山字里喜流传。
弘扬国粹吟诗乐,立志白云赋美篇。
咏腊梅
李作华
斗雪凌寒傲骨身,娇容风韵露朱唇。
谁知蕾绽千般泪?一脉馨香报早春。
清明祭
文/李作华
梨花淋雨泪留痕,杜宇空山啼断魂。
缕缕寒烟难散尽,纸灰知意叩茔门。
暮 春
李作华(新韵)
今日雷鸣带雨归,芬芳褪去绿争肥。
笔荷狂草东风老,陌野桃魂出未回。
禾雀花
李作华
翠蔓攀爬倚石桥,玲珑玉串扭纤腰。
层层叠影如灵雀,展翅难飞花撒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