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浩然
作 者:刘万军
人们常说,一心不二用。意思是一个人的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情上,否则,思想分散必定一事无成。可有一位有42年军(警)生涯的战友,退休后却创造了“一脑三用”的奇迹。他能悬纸左手反书毛笔字,同时右手颠乒乓球、口中背诵圆周率。单就悬纸左手反书毛笔字这一项,常人就难以企及,深得书法家、悬纸书法第一人穆治钢老师的盛赞(穆老师是右手悬纸正书)。一个人能同时完成三项高难度操作,截止目前,全网搜索还没有这方面的报道。那么,这位战友的“一脑三用”奇迹是怎么创造的呢?蛇年春节前夕,我在西双版纳度假时专门采访了他。
这位战友叫霍云春,1963年出生,1981年以优异成绩从吉林松原考入蚌埠坦克学院并入伍。因表现优秀,入学第二年便入了党,毕业后在排长岗位仅任职20天,就被选调到团机关,之后到师机关、军机关任干事、副处长、处长,再到人武部任政委。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荣获沈阳军区学雷锋金质奖章、全国“四五”普法先进个人、全国精神文明先进个人,荣立二等功。2010年作为优秀转业干部平职安排到长春市政法委,在多个重要岗位任职,都取得了突出成绩,晋升为一级高级警长,2023年退休。
与云春战友相识近三十年,在军机关共事三年,他的优秀是同期战友公认的,但并未听说他有什么特殊本事,他有“一脑三用”的功夫是最近几年才听说的,并在抖音等平台上有诸多视频展现,还成功申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等待认证。我虽然对此毫不怀疑,但这一“绝活”是怎么练出来的,它对常人有没有启发和借鉴意义,这是我比较关注的。下面就是我采访他之后对“奇迹”的揭秘,不知是否对您有某种启发,或解开您的某些疑惑。
一句不经意的赞美,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用左手写字的意识
我的一位沈阳籍学生考试时,用左手执笔工工整整地答卷子,曾令我印象深刻而好奇,仔细了解得知她从小就是左撇子,用左手书写比用右手写既好又快。而云春战友不是天生的左撇子,从小到大一直习惯用右手书写。但从他小时候经历的一段往事中,我找到了埋藏在他幼小心灵里的那颗种子。还在他上小学的时候,他发现生产队会计和一位小学同学都是左撇子,都很聪明。他好奇地跟妈妈说起他们时,妈妈说“双手能写梅花篆字那叫才”,这句话深深地刻在了他幼小的心中,并对用左手写字产生了好奇心,而且时常下意识地用左手写写画画,以期成为妈妈心目中的“才子”。虽然还达不到象右手一样熟练书写,但日久天长也会写出点模样,有时开会、学习时也时不时用左手记记笔记。令他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退休后经过有意识的磨练,不仅双手能够同时用毛笔书写正反“梅花篆字”,还练出了“一脑三用”的绝活。更不可思议的是,这项绝活还成为他身体康复的良方。

一次身体的变故,开发出“一脑三用”的康复良方
时间拉回到2015年底,还在工作岗位上的他,突然觉得右手无力,右侧身子不听使唤,紧急送医后查出患上了脑血栓。一时间,肢体失去了平衡与协调,语言功能出现障碍,连吃饭喝水右手都难以配合,见到熟人就情绪激动、控制不住落泪。住院17天做了常规的治疗后,在家人的陪同下去海南三亚休假疗养。因为右侧肢体功能失常,正好给左手提供了表现的机会。为了尽快恢复语言和右侧肢体功能,他在坚持正常的功能恢复训练外,每天坚持念报纸、用左手写字。假期结束、身体初见好转,他便返回了热爱的工作岗位。虽工作加身,功能恢复训练不但没减,反而增加了难度和强度,由过去用左手写钢笔字改成写毛笔字。再后来受穆治钢老师鼓励,开始练习左手悬纸反书毛笔字,并在单位纪念建 党100周年大会上,现场左手反书“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幅标语,引起轰动。2019年在广西防城港休假时,又开始练习用球拍颠乒乓球,最长纪录达到100分钟行走3000米连续颠球不掉。经过不懈努力,到2020年疫情爆发时,他发现自己身体基本恢复正常了,医生和家人都觉得是个奇迹。但他没有满足于此,2021年开始,不断向自己提出新的挑战:没有乐理基础,他开始练习吹葫芦丝,一年后开始挑战萨克斯,现在已经能够在文娱活动中登台表演了;同一年,他尝试背诵圆周率,最高纪录是14分钟背写到小数点后2100位,而且1100位以内他能随口说出第几位是几。2022年开始尝试左手反书毛笔字,右手颠球“一脑两用”合练,一个月后“一脑两用”训练基本协调;接下来又开始尝试“一脑三用”训练,即左手悬纸反书毛笔字,同时右手颠乒乓球、口中背诵圆周率。2024年侄儿帮他成功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等待认证。如今,他患脑血栓后出现的症状都不见了,而且不但没有出现花甲年纪常出现的丢三落四等健忘症状,反倒觉得记忆力增强了。
“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一脑三用”奇迹的背后是辛苦的付出
今天,凡是现场见识过他“绝技”的人们,几乎毫无例的第一反应都是“厉害”“天才”“奇人”“不可思议”“天下一绝”……我与他深度交谈后,爱因斯坦的“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句名言更深地植入了我的大脑。云春战友告诉我,所谓的“奇迹”是他长期苦练出来的。毛笔书法他是零基础,别说左手悬纸反书,就是右手平面正书对于初学者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开始左手练习悬纸反书时,没有教材、没有字帖、没有老师。其中最大的两个困难,一是用逆向的大脑思维写出的反字,结构很难把握,从正面很难看。二是宣纸悬起来后受力非常小,一不小心就被毛笔捅破了。为此,他先在宣纸上规规整整地写出正笔字,然后翻转过来,从反面当字贴看,以把握字的结构。为了避免把宣纸捅破,他就反复进行力道练习,并在笔毛的软硬度、蘸墨多少上作研究。为了练习左右脑的协调,他反复练习左右手同时反正书写同一个“福”“寿”等字。为了克服心理因素对书写的影响,他到大桥下、广场上、公园里等各种公共场合练习。功夫不负苦心人,如今,他的书法作品有送给日本友人的,有被朋友收藏的。
背诵圆周率是最枯燥的,那些无限不循环的冷冰冰的数字没有规律可循。根据最新报道,瑞士科学家们利用超级计算机,已经将π的精确小数位计算到了105万亿位,但仍然没有算到π的尽头。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早在1500年前的中国南北朝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就发现了圆周率。现在人们之所以这么关注圆周率,是因为在圆周率的数字里面包含了我们日常所能使用到的数字,这些数字无限不循环没有尽头。如果把宇宙视为一个圆,那么它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也将没有尽头。换句话说,宇宙如同圆周率一样没有尽头。问题来了,圆周率和宇宙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奥秘?对此,有些人认为圆周率其实就是宇宙中的终极密码,只要我们可以解开它,那么我们就可以真正的了解宇宙。
交谈中,云春战友坦言,他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2100位,动力正在于想探索宇宙的奥秘。1976年3月8日,吉林市降临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场陨石雨,曾在这座城市驻扎部队服役生活多年的他,很想通过背诵圆周率,与天外来客陨石带来的珍贵宇宙信息建立起某种联系。这一成绩虽然与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吕超比差距巨大(2006年11月20日,1982年出生的吕超创造了无差错背诵圆周率至小数点后67890位的最新世界纪录),但霍云春已经是花甲年龄了,而且他的“绝活”在于,他能将圆周率1100位以内的某位数字是几脱口说出。这背后是他不计其数的苦练和孜孜不倦的记忆方法研究。
采访的过程中,我与云春战友有两点共识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一是天上不会掉馅饼,收获与付出是成正比的;二是年龄不是探索求知的障碍,专注于某一件事情不断努力,成功就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