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辈子的风光与风险
走着走着,春节将近;想象一下亲友的团聚,无比温馨。虽现在过年比猪都害怕,但年还得过,年年难过年年过,年也过了。
盼着盼着,春天来了;回味一下春天的气息,心旷神怡。虽现在春已将近身处冬,但冬还得过,年年寒冷年年过,春又来了。
一生里一辈子,把心留在春天,你会风光无限;将心归于贪婪,你会身处险境。因此,人一辈子的风光与风险是并存的,把人做好,把事办正,心怀善念,相信风光无限。如胡作非为,坑蒙拐骗,心怀邪念肯定会风险无边。虽风光固好,但切记风险。

先说说上半辈子
上半辈子基本上是上行段,向上走,走的是上坡路,相对艰难。
从娘胎萌动也就是上半辈子命运的开启,已有爱的渴望,本能希望得到爱的回应并传递爱的温度,这是生命的真谛。从上学开始就享受着好成绩的风光,同时也背负着差成绩回家挨揍的风险。从上班开始就享受着进步和收获的风光,同时也肩负着退步和跌落的风险。一路都是这样,从未间断,朝朝暮暮,起起落落,上半辈子基上本是在抉择中忐忑着,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风险,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道路,不同的选择也就有不同的结果。上半辈子基本上就是多道选择题,对对错错,反反复复。

从历史的唐宋元明清来看,虽人已不是那时的人,但事还是那些事,人性始终没有改变,历史一直在重演,故事一直在重播。比如明朝大奸臣魏忠贤,将一生的悲喜无不体现的淋漓尽致。在风光时的无耻行径,在风险降临时的龌龊狼狈,将人性的丑恶和为难他人的恶性演绎的酣畅淋漓。历朝历代从南宋宁宗时期到民国四年“六君子”惨案反复上演。正如历史所说,你是怎么开始的就会怎么结束。所有的过程看似梦幻,实为天道!这是规律。从大奸臣魏忠贤事例来看,多行不义必自毙。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还是多行好为好,害人没有好下场,风光和风险是成正比的。

对于旱涝保收达官显贵来说,退休前也就是上半辈子,为了争权,为了做官,为了利益,为了金钱,只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忘记了自己是家里的天和地,忘记了身体才是自己的本钱。为了所有和虚荣和私利,拼命的干,玩命的争。为了风光,冒着风险,将自己折腾的非人非物了。比如说喝酒吧,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不同单位出现的周公斤,王四斤,刘不醉,张不够等等绰号,在当时反应了好酒量,敬佩!后来人说:当年酒桌上的好汉,全是康复中心的骨干。等隐退江湖才醒悟了,明白了,通透了,原来自己舍命拼搏所付出的一切都是浮云。喝酒拼命是一种不理智的愚昧的思想,想想看,得到的不过如此,失去了也就那么回事。

对于乡村农民和市井百姓来说,为了生计一生都在劳作,为了糊口苦了一辈子,上半辈子养子女,下半辈子养自己。为了穷光阴和苦日子,没日没夜都在为了口粮奔波,没有休息和休养的可能,这是生活所迫,也是困难所逼,至今还有靠天吃饭的农民和没有棉衣过冬的孩子,确实很苦也很难。新农民工在城市背负着房贷债务和高额的开销在艰难的煎熬,因为物质的需求没有办法满足生活的欲望,因为生活环境的变化无法填充自己的私欲,同时也有大的社会环境进步对个人心理平衡造成的不平衡冲击使得忘我所以的拼命挣碎银几两,这也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悲哀吧。

再说说下半辈子:
下半辈子也就是下行段,向下行,走的是下坡路,相对轻松。
《论语》:六十知天命,七十而从心所欲,意思就是六十能顺应天命,理解人生。到了七十则达到民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的境界。在这个阶段基本看透了人生,悟透了人性,我看只针对部分人,有些可能还到不了这个境界,活不明白,不通透,对生命和生活的认知有欠缺,仅次活着而已。没有质量,没有价值,也没有什么意义。比如明末清的范文程,上半生为大明王朝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下半生为大清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连他自己也说:他是大明骨,大清肉。很可惜哪有即表又立的好事呢!这也算是在风光和风险中不能自我的真实体现。

下半辈子 ,不管你做过大官还是小官也好,靠天吃饭的普通百姓也罢,曾经发过大财和小财的也好,摔过大跟头和小跟头的也罢等等吧,关里面的还是放外面的,都没有自由,都不过如此,都是自己生命的体验和生活的经历。在自由里没有赢家,对于生命和精神自由而言都是失败者,所取得的成就和自以为是的成功都是虚无缥缈的。当面对死亡时,最想见自己最爱的人,说最想说的话,不可能生命终结时还需要哪个荣誉,哪个官职,哪些财富,只有爱,这是精神的寄托,没有爱的生命在一辈子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声也悲,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下行的路上其实都大同小异,如果按中国人的心态来看,说白了比的就是心态和健康,赚的多不如活的时间长。人常说,好死的不如赖活的,说明活着还好,能活好最好。好好的活着吧,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才有无限的可能。下半辈子,心里始终要装着爱,为了爱活着,才能活的更好。忘记上半辈子的仇和恨,权和利,只记着下半辈子自己的生和命,情和爱,把钱和权看轻些,把人和事看淡些,无限扩展自己认知的广度和深度来提升生命价值的高度。要以小爱行小善,以大爱行大善,使精神的光芒点亮一生的喜乐和安宁。

最后说说一辈子:
一辈子,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从一生时间跨度来看,还是不短,也要三万多天。但从一年四季轮回来看,不过360天,从一天来看,就是早中晚,也就24小时。就如小品《不差钱》那段经典台词,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一闭不睁这辈子就过去了。对照一下自己的过去,再展望一下自己的未来,活好是多么的重要,生命是如此的可贵。一辈子,不就是享受着风光的虚荣和风险的压力吗。活一辈子很容易,活好一辈子不容易,对于生命一生而言,没有标准的好与不好的界定。只要你认为好那就好,你认为不好那就不好,因为生命的一生只属于自己,不属于他人。
比如近期网络视频中唱秦腔的安万,上半辈子由于脸部先天性缺陷,致使在成长的学习和生活中备受歧视,在心理造成的创伤和自卑使自己深受打击。在过去别人眼里可能认为他是一个坏人,在现在来看他在事业的追求我认为他是一个上进的人,而是一个有理想和信念的人。他对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始终没有放弃,不抛弃,不放弃,坚定的执著于自己对秦腔的喜爱,视秦腔如生命。别人看不起也好,不看好罢,他自己始终没有被别人的眼光所影响,反而激发了他要活出点名堂和干出点实事的意念。果不其然,几十年如一日打下的厚实基础,用心用情唱的秦腔在西安城一鸣惊人,天下皆知。

正如西安网民说甘肃的秦腔是民间的秦腔,陕西的秦腔是官方的秦腔,也算对安万的肯定。就如安万所说的,长了一张不要脸的脸,唱的要脸的秦腔。他用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信念的坚定诠释了一生的悲喜,如当年自暴自弃就没有今天的安万,正是因他的坚持才给他的下半生带来收获的喜悦和百姓对秦腔新的认识和喜爱。给社会带来正能量,说来也是风险过后还有无限风光!反之想想,换位思考,如果自己处于安万的角色,也许我们还真没有他那个勇气和自信。

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或清贫或富贵,不论成啥样,都是一辈子。千里做官,为了吃穿,也就是这个理。世界的空间真的很大,故事的内容确实丰富,值得探索并融入宝贵生命的高贵灵魂。
一辈子风光也好,风险也罢,所享受的风光和承担的风险都将随风而去。一辈子就应该轰轰烈烈的活一遭,不枉此生,不负韶华。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角色扮演好生活的七十二变,历经人生的千难万险度过生活的八十一难。归天也好,入地也行,让上半辈子活出高度,下半辈子活出温度,使一辈子都活的亮堂。在能超出自我认知的范围使生命更有张力,使这个大千世界因你曾经的故事而无与伦比,时不时还能念起你。一辈子,成败输赢,不过如此。
曾来过,蛮好的!


作者筒介
陈发宏,曾经在原兰州军区某装甲师服役,转业后在国有企业任职。
